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职工被骗,万万想不到单位和个人都受处罚,最新回应来了

已有 740 次阅读 2024-6-24 09:11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今天在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一个医院的职工网上流传一个关于对XX医院单位及个人给予通报批评的决定。具体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片


从图中可以看出几个关键的信息。


1.医院职工报警称,有国外朋友联系需要借钱买机票,该职工转账49680元后发现被骗。


2.XX县卫生健康管理局,对职工所在的医院以及职工个人通报批评。


3.医院被扣除10万绩效奖,职工被扣绩效奖1000元,单位和个人都被取消2024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从这个决定中,感觉不是很对劲,甚至有点不合常理。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相处,包括家人也好,朋友也好,同事也罢,一般身边的人遭受损失。第一反应就是想到安慰受损失的人。


但是从这份通报来看,职工被骗损失钱财,心情肯定不好受,不仅没有得到安慰,个人不仅被处罚,反而连累单位也被处罚。


因为单位被处罚,扣除绩效,可能会导致单位所有员工的绩效都变少,所以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伤口撒盐。被骗员工的处境可想而知。


不过很幸运的是,XX县卫生健康管理局很快意识到该处罚规定不够人性化,于6月22日撤销了该处罚规定。

图片

从图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关键信息:


1. XX县卫生健康管理局重新研究决定,认为6月5日所作的决定不当,予以撤销。


2.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


3.感谢广大网民朋友的监督。


回到电信诈骗本身,不论是单位,学校,以及派出所等基本年年宣传,月月宣传,但依然还是经常听到有人被骗,包括高学历的博士教授,甚至是派出所天天宣传反诈的人员。


当然骗子通过广撒网,然后重点筛查对象,甚至能够了解到你的生活作息时间,然后抓住受害人的心理,通过设局,让你步步进入圈套,实行诈骗。


那么如何减少被诈骗的概率的?


以我个人的经验,首先不接任何陌生人的电话;如果有漏接的电话也没有必要回复对方,这是因为如果对方有事情找你,肯定会再给你打电话的。


其次,绝对不转账,绝对不告诉对方查询密码或者验证码。


最后,万不得已的时候,找银行官方客服咨询或者报警寻求警察的帮助。


总之,平时要提高反诈意识,遇事不慌,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被诈骗的概率。

按三秒识别关注

图片

图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439462.html

上一篇:南方医科大学救患儿被处罚的俞医生,已停诊
下一篇:三年硕士,他却花了五年,原因绝对想不到
收藏 IP: 61.135.229.*| 热度|

12 宁利中 王涛 刘进平 尤明庆 郑永军 杨正瓴 朱林 王安良 周忠浩 徐长庆 逄焕东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