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水利学院的成立——老河海在新中国的新生
钱恂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由于国民党政府终日忙于反共内战,致使当时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境地,水利设施长年失修,江河堤坝千疮百孔,水旱灾害连年不断,平民百姓怨声载道。仅1949年,全国洪涝灾害面积就有一亿亩,灾民达4000万人,灾区遍及华东、华北、中南、东北等地区。
“安邦必先治水”。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就将水利建设放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仅一个月,水利部成立仅8天,就召开了有各解放区负责人参加的全国水利联席会议,确定了当时的水利建设方针,组织了民工460万人、解放军32万人,开展了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工程,使洪涝灾害面积逐年下降至1950年的6000万亩、1951年的2100万亩、1952年的1600万亩,同时还增加了灌溉面积18400万亩,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增长。但是,水利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不足。即使在高等院校相对集中、水利专业相对较多的华东地区,相关力量也是既薄弱又分散,各校的水利专业教师多数不到10人,学生亦仅数十人。为应急需,当时还采取了部分学生提前一年毕业、有关高校赶办培训班等措施来支持水利建设。
1952年,国家开展了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根据水利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南京组建华东水利学院。同年8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和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决定,华东水利学院由南京大学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水利专修科组成(1953年又有厦门大学土木系水利组、山东农学院农田水利系、淮河水利学校水利工程专修科等并入)。
建院初期的华东水利学院校门
南京大学水利系即建立于1915年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延续,历任系主任有原素欣、黄文熙、顾兆勋、许心武、须恺、张书农,主要教师还有沙玉清等。建有水工实验室、土工实验室、测量仪器室和图书室等,开设水文学、水力学、土力学、渠工学、防洪工程学、水力发电工程、海港工程学等课程。
交通大学水利系成立于1946年,历任系主任有王达时(代)、徐芝纶,主要教师还有严恺、刘光文、伍正诚等。建有水力实验室等,开设水文学、河工学、水工结构设计、农田水利工程、运河工程及设计、水电工程设计、港工设计等课程。
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于1949年设立,主要教师有郑肇经、刘宅仁等,开设水文学、治河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港口工程学等课程。
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于1950年设立,主要教师有汪胡桢、李崇德、梁永康、钱家欢等,开设水文学、水力学、治河工程、水力发电、水工结构、灌溉排水等课程。华东水利专科学校建于1950年,水利专修科开设水利工程和水文两个专业,主要教师有金选青、陈骏飞、雷鸣蛰等。
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和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还决定,成立华东水利学院建校筹备委员会,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刘宠光为主任委员,严恺为副主任委员,梁永康、徐芝纶、张书农、裴海萍、郑肇经、刘晓群为委员,并宣布在中央未任命院长之前,建校筹备委员会为学院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学院各项工作的计划、布置和执行。
华东水利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独立建制的、规模最大的高等水利院校,是老河海在新中国的新生,也标志着我国的水利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和南京市政府批准,华东水利学院校址选定在环境清静、交通便利的南京市西部清凉山北麓,并立即开展了大规模的校舍建设工作。按照建校筹备委员会的要求,在决定成立华东水利学院仅一个月后的9月下旬,即完成了各相关院校的人员及仪器、设备、图书的搬迁工作。
建院初期的主教学楼“工程馆”至今仍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
当时到华东水利学院集中的师生有:南京大学黄文熙、顾兆勋、张书农、沙玉清等教师10人及学生71人,交通大学严恺、徐芝纶、刘光文、伍正诚等教师14人及学生106人,同济大学郑肇经、刘宅仁等教师6人及学生28人,浙江大学李崇德、梁永康、钱家欢等教师7人及学生57人,华东水利专科学校金选青、陈骏飞、雷鸣蛰等教师10人及学生71人。为了使在上海、杭州的教师能安心到南京任教,建校筹备委员会决定根据文化水平和专长安排教师家属担任学院相关部门的职员,这样既解决了建院之初管理人员奇缺的问题,又打消了教师的后顾之忧;为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校舍尚未建成的情况下,决定借用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校舍办公、上课和住宿。
1952年9月下旬,建校筹备委员会根据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有关精神,在组织全体干部教师讨论后决定:学院设立水文、水利土壤改良、水力发电、水工结构4个系,由刘光文、张书农、伍正诚、顾兆勋分别任系主任;设置水利土壤改良、水利建筑工程、水力发电站建筑、水道港口工程4个本科专业和陆地水文、水利土壤改良、水力发电土木、水工结构4个专科专业;成立10个教研组:工程画教研组,组长许永嘉;测量教研组,组长张慕良;工程力学教研组,组长徐芝纶;水力学教研组,组长梁永康;土壤力学教研组,组长黄文熙;水文学教研组,组长刘光文;水工结构教研组,组长李新民;水力发电教研组,组长伍正诚;土壤改良教研组,组长张书农;水道港口教研组,组长刘宅仁。学院于当年就参加了华东区高校招生,共招收新生700人,其中本科生400人,专科生300人。至10月,学院共有专任教师70人,职员40人,工人30人,学生1017人。随着各项工作的筹备就绪,10月27日正式开始上课,这一天也就成为了华东水利学院的校庆日并一直延用至今。1952年12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提名,中央正式任命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兼任华东水利学院院长,严恺为第一副院长,裴海萍为第二副院长;学院党、团组织也同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以新的姿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之中。
水利部副部长兼华东水利学院首任院长钱正英
建院之初,师生们就参与了我国自主设计的佛子岭、梅山、新安江等第一批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此后又参与了新中国所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大批国内外领先的科研成果,为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至1985年恢复河海大学校名前,华东水利学院培养的数万名毕业生中,产生了沈珠江、陆佑楣、郑守仁、吴中如、茆智、张建云、王超、钮新强、徐祖信、唐洪武、周创兵等两院院士,叶建春、吴存荣、张基尧、娄溥礼、何璟、王守强、张晔、黎安田、汪峡、翟浩辉、金忠青、索丽生、周保志、胡四一、周学文、陆桂华等部省级领导,朱熹能、周大兵、张世英、杨进国、李京武、梅锦煜、张春发、张立强、方义、卢学东等将军。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南水北调、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中国最大、世界瞩目的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的主要负责人都是那一时期的毕业生;“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也产生于那一时期。
华水教师集体研究教学方案
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华东水利学院恢复“河海”校名。华水首任院长、时任水电部部长钱正英请邓小平题写了“河海大学”四个大字,并亲临学校参加70周年校庆暨恢复“河海大学”校名纪念活动,在庆祝大会上作了题为《祖国在召唤你们》的讲话。她说:
“恢复河海大学传统校名,不但是广大师生员工的强烈愿望,也是水利电力事业和我国四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标志。邓小平同志为河海大学亲笔题写校名,这不但肯定了从河海到华东水利学院七十年来的办学成就,更体现了祖国对我们的召唤,要求我们为国家建设更多更好地培育人才,更多更好地出科研成果。……因此,我们需要在华东水利学院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一所有自己特色和专长的综合性的大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九十年代以至下世纪培养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合格人才,这就是我们建设河海大学的目标。”
水电部部长钱正英与江苏省副省长杨咏沂共同为“河海大学”新校牌揭幕
从此,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