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新专利报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ixiangfeixian 中美欧日韩五局及PCT专利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陈立新 Tel13592308169 QQ86065045

博文

2022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据统计分析结论:中国技术研发成就显著

已有 466 次阅读 2024-6-12 16:56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陈立新 张琳 黄颖:中美欧日韩五局专利报告3948.docx

附录3 2022年PCT国际专利申请统计分析报告

附录3.9 PCT国际专利申请数据统计分析的结论与讨论

附录3.9.1 PCT国际专利申请的重点技术领域

2022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总计272313项,比上一年增长了3.4%。从技术小类上看,2022年PCT国际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医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数据处理、无线通信、数字信息传输、医学诊断、半导体器件、化合物或药物制剂、测试或分析材料、电子商务和管理系统、电池、图像通信、图像处理、知识及数学模式计算系统、光学元件、系统或仪器、微生物或酶、通信传输等小类的专利数量最多,数量超过4000项。医疗药物、信息、通信技术是PCT专利申请的重要类别。

从技术领域上看,药品与化妆品、无线通信网络、电气元件与电路、医疗与护理、医学诊断与外科、一般车辆、农业与食品、生活与运动用品、分离与混合加工、有机化学、广播电视与电话、材料化学与纳米、光学与摄影、金属成型加工等领域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均超过8000项。

总之,PCT国际专利申请的重点技术领域是医药、通信、电气技术,还包括化学、汽车、材料、农业等传统技术。

附录3.9.2 各国PCT国际专利申请的态势和特点

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一项重要条约,于1970年缔结,于1978年生效。该条约提供了关于在缔约国申请专利的统一程序,主要涉及专利申请的提交、检索和初步审查等,但并不授予专利。只有各个国家的专利局才能授予专利。

PCT专利申请可以向所在国专利局提交申请,也可以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际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IPO)直接提交申请,最后统一由国际局进行国际公开。其中,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英国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占总量的份额为25%,美国为22%,日本为18%,韩国为8%,德国为6%,法国为3%,英国为2%。

来自中国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在2022年列全球第一名,占总量的四分之一,表明中国的技术创新潜力远超其他国家,并愿意在海外布局专利,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在24个技术领域的PCT专利申请数量列第1名,在19个领域排在第2名,在7个领域排在第3名,共有50个领域排在前3名。中国最具优势的技术领域是: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与信息检索、数据与图像识别、广播电视与电话、无线通信网络、计算机核心部件。在这些领域,来自中国的PCT专利申请数量占该领域申请总量的比例均超过40%;其中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中国的申请数量占57%。中国PCT专利申请主要布局在通信、计算机、半导体、显示等技术方面,而在医疗、材料、化工等技术方面相对落后。

美国在16个技术领域的PCT专利申请数量列第1名,在16个领域排在第2名,在13个领域排在第3名,共有45个领域排在前3名。美国的相对优势技术领域是:生物化学、网络协议、药品与化妆品、计算机核心部件、计算机安全、计算机一般部件、医学诊断与外科、医疗与护理、有机化学、人工智能、数据交换网络、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在这些领域,美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占该领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超过30%。整体来看,美国的专利布局主要汇聚在生物、医疗药物、计算机、人工智能、通信等新兴技术方面,而在电池、制冷、一般车辆、电气等技术方面相对较弱。

日本在10个技术领域的PCT专利申请数量列第1名,在13个领域排在第2名,在18个领域排在第3名,共有41个领域排在前3名。日本最具优势的技术领域是:有机高分子、半导体元器件、半导体制造、物理信号与控制、材料化学与纳米、金属成型加工、电气元件与电路、光学与摄影、非金属成型加工、发电与输变电、电池、化工、纺织与印刷、管理系统与电商、一般车辆、物理测量、制冷制热与照明。在这些领域,日本PCT专利申请数量占该领域专利总申请量的比例超过20%。日本是老牌技术强国,其专利主要布局在半导体、材料、加工制造、电气、光学、汽车等传统技术方面,而在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方面处于劣势。

韩国在0个技术领域的PCT专利申请数量列第1名,在0个领域排在第2名,在10个领域排在第3名,共有10个领域排在前3名。韩国最具优势的领域是:电池、计算机一般部件、人工智能、计算机接口、显示展示与声学、管理系统与电商、广播电视与电话、通信传输系统、生活与运动用品、半导体元器件、网络协议、数字信息传输、农业与食品。在这些领域,韩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所占比例高于10%。韩国是典型的科技创新型国家,其专利主要布局在电池、人工智能、半导体、通信、计算机等新兴技术方面。

德国在0个技术领域的PCT专利申请数量列第1名,在2个领域排在第2名,在2个领域排在第3名,共有4个领域排在前3名。德国最具优势的领域是:一般车辆、一般机械与武器、发动机与泵、金属成型加工、发电与输变电、非金属成型加工、物理测量。在这些领域,德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占该领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超过10%。德国是技术强国,其PCT专利申请在汽车、机械、电气、材料等传统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在计算机、半导体、通信、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方面相对落后一些。

附录3.9.3 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比较

与美国相比,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在30个技术领域上超越了对方。尤其是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电池、制冷制热与照明、发电与输变电、显示展示与声学、广播电视与电话、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上,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达到了美国的2倍多。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低于美国的有20个领域:医疗与护理、生物化学、医学诊断与外科、药品与化妆品、网络协议、非金属成型加工、计算机安全、材料测试、计算机一般部件、管理系统与电商、有机高分子、有机化学、建筑与采矿、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化工、分离与混合加工、农业与食品、材料化学与纳米、生活与运动用品。甚至在医疗与护理、生物化学、医学诊断与外科领域上的PCT专利申请数量还不足美国的50%。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是美国的1.2倍。预计2030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有可能达到美国的2倍,并可能在绝大部分技术领域上实现对美国的超越。

2022年,中国在46个领域上的PCT申请数量超过日本。尤其是在数据与图像识别、数据库与信息检索、计算机核心部件、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交换网络、计算机接口、数字信息传输、网络协议、半导体集成电路、无线通信网络领域上,中国的PCT申请数量为日本的3倍多。但是在有机高分子、非金属成型加工、材料化学与纳米、化工、金属成型加工、一般车辆、管理系统与电商、物理信号与控制、发动机与泵、电气元件与电路、材料测试、半导体元器件领域上,中国的PCT专利申请数量低于日本的申请数量。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为日本的1.4倍。预计2030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有可能达到日本的3倍,并可能在所有技术领域上实现对日本的超越。

综合来看,美国在医疗、生物、半导体、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日本在材料、化工、汽车、加工制造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并且在这些传统技术方面具有长年累积的巨大优势。中国要抓住当前世界技术变革的机遇,争取在新兴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因此我国要继续扩大在通信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同时大力加强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研发。争取在计算机核心硬件和软件方面取得突破,以此带动其他技术领域的发展,实现对美国、日本的大幅超越。

与韩国相比,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在所有50个技术领域上都超越了对方。尤其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核心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数据与图像识别、数据交换网络、数据库与信息检索、物理信号与控制、无线通信网络、制冷制热与照明、发电与输变电领域上,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是韩国的4倍多。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是韩国的3倍。预计2030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有可能达到韩国的6倍,并在所有技术领域上实现对韩国的超越。

2022年,中国在除一般车辆之外的49个领域上的PCT专利申请数量超过了德国。尤其是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无线通信网络、数字信息传输、广播电视与电话、数据库与信息检索、计算机接口、计算机核心部件、显示展示与声学、通信传输系统、图像处理、半导体制造、计算机一般部件领域上,中国的PCT专利申请数量为德国的10多倍,甚至是几十倍。2022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为德国的4倍。预计2030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有可能达到德国的8倍,并在全部技术领域上实现对德国的大幅超越。

综合来看,德国在医疗、机械、加工制造等传统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并有长年的累积优势。我国和德国在技术发展上完全互补,我国的技术优势在通信、互联网、计算机等新兴技术方面,而德国的优势在医药、机械、材料、交通、化学等传统技术方面。我国要借鉴德国在医药、机械、加工制作等领域的技术发展经验,快速提升我国在这些技术上研发能力,补足我国在医药和高端制造技术上的短板。韩国是新兴技术强国,我国和韩国都在大力发展通信、半导体和电子信息技术。我国要积极借鉴韩国的经验,取长补短,早日在半导体等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附录3.9.4 中国机构的PCT国际专利申请状况及应对措施

2022年,华为技术公司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其次是高通公司、三星电子公司、LG电子公司、三菱电机公司、广东欧珀移动通信公司。在前50个机构中,共有16家日本公司,有13家中国公司,有9家美国公司,有4家德国机构,有4家韩国公司,有1家芬兰机构,有1家荷兰公司,有1家沙特公司,有1家瑞典公司。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在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前50家机构中,通信、显示、芯片、计算机和互联网公司较多。总之,通信、半导体、互联网是全球专利研发的三大技术领域,造就了众多的知名企业。信息产业(包括电子、通信、计算机、互联网)应该成为我国专利技术研发的重要战略领域。

在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前50家机构中,中国的13家公司为:华为技术公司、广东欧珀移动通信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兴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大疆技术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公司。

2022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中国机构是华为技术公司,为7689项;第2名是广东欧珀移动通信公司,为1963项;第3名是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为1884项;第4名是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为1515项;第5名是中兴公司,为1479项;第6名是深圳大疆技术公司,为920项;第7名是北京小米移动软件公司,为913项;第8名是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为786项;第9名是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为690项;第10名是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为620项。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总数量很多,居世界第一,但是大多数国内机构的申请数量还不多。在前50家机构中,只有华为技术公司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较多,约占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的十分之一。其他机构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还不够多。总体来看,虽然我国企业众多,国内专利申请量巨大,但是很多企业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并不多。这反映了我国许多企业的技术研发潜力较弱,其国际化程度较低,其国际竞争潜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达到了100多家,其中有不少是科技企业和制造企业。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国内许多著名科技公司和大型生产制造企业竟然榜上无名,没有进入前50强(50强的门槛是2022年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到127项)。这也说明我国的企业只是生产强或者是营业额、营销收入较高,而不是技术强。也有可能是这些企业的技术很强,但是市场主要在国内,所以只是在国内申请了专利,而没有在国际上申请专利,其国际化程度较低,国际竞争力较弱。在研发、生产和销售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这种做法是否可取值得深思。

致谢

感谢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梁立明教授、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武夷山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丁堃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杨中楷教授对本报告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向以不同形式对本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1765-1437937.html

上一篇:2022年世界主要机构的PCT国际专利申请状况——华为、三星、高通领先
下一篇:2022年中美欧日韩五局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报告目录——共分6大部分,正文47章,1360个标题,总计2943页
收藏 IP: 125.45.172.*|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1 1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