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 Francis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dfmarketing 全球领先的学术出版社,提供专业的学术出版服务与全球网络支持!

博文

走进编辑部 | 英国诺丁汉大学徐玉炜副教授从编辑角度分享教育学SSCI期刊的发表秘籍 精选

已有 2922 次阅读 2024-5-31 15:26 |个人分类:教育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近日,我们“走进编辑部”栏目组特别采访了担任Taylor & Francis旗下期刊Pedagogy, Culture & SocietyTeachers and Teaching编辑Early Years编委的徐玉炜副教授。在本次采访中,徐玉炜副教授分享了国际期刊成功发文的主要因素,期刊审稿流程及拒稿原因等,为您的投稿选刊带来不一样的视角,移除您文章发表之路上的绊脚石,助力您顺利发表文章

受访者介绍

徐玉炜.jpg

徐玉炜博士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他是全球童年研究小组(GCRG)的创始人和联合召集人,也是教育学硕士课程的负责人。此前,徐玉炜曾在伦敦大学学院(现为荣誉讲师)和朴茨茅斯大学担任学术职务。徐玉炜博士是一名研究(早期)儿童、教育和性别问题的社会学家,他的研究具有跨文化性和比较性,曾在英国、中国、欧洲、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地与国际研究人员合作开展项目。

访谈内容

徐玉炜-6改.PNG

(点击查看采访视频👆)

Q1:期刊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徐玉炜:

如果从数据的角度来定义期刊的成功,那么可能主要是看影响因子、引用率。但是近些年也开始尽量的不单一的以影响因子来作为评判一个期刊的标准。

比如说因为学前教育是一个非常小的领域,Early Years是一本SSCI期刊,所以它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高等教育相关的期刊,影响因子都很高。所以用数据来评判一本期刊是非常单一和有问题的。

除了数据以外,我们还考虑期刊是否能够推动领域往前发展,是否能够提供一个优质的相关领域人员交流的平台。所以期刊有更多元的作者和投稿来源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如果学者需要去找这个领域的文献或者投稿,他们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这一本期刊,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Early Years是一本如果想到学前教育,大部分的学者会去关注的一本期刊,尤其是澳洲。如果你想跟北美那边的学者多一些对话,那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期刊会更加适合你。如果你想写一篇不是理论性很强,但是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的文章,想让更多的一线工作人员去看到,那么Education 3-13就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你想和哪些人进行对话,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

Q2:中国的人文社科研究要想在国际期刊上成功发表,需要注意什么?

徐玉炜:

从中国学者的角度来说,目前一个比较普遍而且广泛的问题是,很多中国的学者非常的适应发以量化为主体的文章,去描述一些庞大的数据,然后去认证这些数据和一些主要的相关因素之间的有效性。但是很多中国学者还不适应偏向于纯以质性为主的,要从一个解释主义的角度去写作的模式,作者很难把理论和他们的解读结合起来,很难让他们的数据有很好的理论支撑。

有一些文章会用很庞大的数据去证明一些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并没有进一步在既有的知识基础之上提出新的知识或者看待问题的角度;对于当下的时事和当前的一些主要的问题,也没有提供解决的思路。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文章的作者没有把问题置于他们所研究的文化背景,或者说是政策社会背景之下去探讨。

Teachers and Teaching期刊经常会收到一些来自中国学者的文章,作者经常会使用一些被验证的、可以适用于中国的量表,然后去找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比如说,他们会把性别、工作年限、很多东西去考虑进来,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经常会忽略背景,就比如说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环境下,在什么样的教师教育相关政策的背景之下,在什么样的工作背景之下,这些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信息在他们设计那个项目的时候,包括后期收集数据解读数据的时候,以及在写文章的时候经常都会被忽略。

-----------------------------------------------------------------------

Q3:请您详细介绍您所参与编辑的几本期刊的同行评审过程,以及常见的拒稿原因都有哪些?

徐玉炜:

同行评审的程序取决于主编团队的构成。

Teachers and Teaching这本期刊,我们的主编团队有一个首席主编和几位编辑,这个期刊的评审程序是首席主编会初筛所有的文章,然后他会根据领域和专长把文章分配给对应的副主编。我一般也会再筛选一遍。我决定是否送出去同行互评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我知道这篇文章是很不错的,我想送出去让同行给一些其他意见来让这篇文章变得更好。另外一种原因是,对于我不熟悉的非常小的话题,我会把它送出去让相关领域的更专业的专家来进行一些评判。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文章一旦送出去进行同行互评了都能够被直接录用,在一审回来之后被拒稿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也有可能会在二审被拒稿,作者改完之后回来,我们觉得还是不满意,或者说审稿人也觉得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

另外一本期刊Pedagogy, Culture & Society是5个平行主编,所以办公室的行政人员在派稿的时候,就是一人一篇轮流给到每一个主编,然后我们每一个人直接给出建议,没有两层筛选的过程。

被拒稿的原因,如果是从初筛的阶段直接被Desk Reject,第一个理由就是文章不符合期刊的目标和范畴。然后第二个比较常见的理由是缺乏理论支撑,很多作者很难把理论放到他们的研究里面去。第三个就是没有新的知识贡献,有些文章只是重复把其他国家已经做过的研究再做一遍。第四个原因就是文章不够严谨或者是不合理的研究设计,用非常小的样本去支撑特别大的论点。

-----------------------------------------------------------------------

Q4:什么因素促使您参与期刊编辑工作?

徐玉炜:

一个原因是团队和人,想和亲近的同事一起做事情,和他们有更多的联系。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把期刊当成每一个特定领域的把关人,而作为期刊主编,会对这个领域有什么样的知识被生产出来,有什么样的知识被大家能够看到和阅读到,起到了一个筛选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我自己本身是来自全球南的学者,我很希望能够通过担任期刊主编的角色,去鼓舞更多的非西方学者在这些国际平台上面把他们的声音和学术的见识传递出去。

关于期刊:

聚焦K12教育研究 | 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和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Taylor & Francis致力于搭建国际交流的桥梁,将中国高水平的成果和重大突破传播到世界,助力中国优秀学术科研“走出去”,为中国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国际传播平台,讲好中国故事。通过主编访谈,向中国的科研人员更加全面地介绍Taylor & Francis优秀国际期刊,深入了解期刊收稿领域、审稿流程,助力更多中国优秀科研成果顺利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74014-1436367.html

上一篇:捕捉环境生态新风向!这些SCI期刊火热征稿中!
下一篇:聚焦气溶胶研究领域,JCR Q1期刊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收藏 IP: 18.139.138.*| 热度|

1 周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0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