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超强太阳耀斑与特大地震的关系值得研究

已有 461 次阅读 2024-5-14 09:43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超强太阳耀斑与特大地震的关系值得研究

                                                   杨学祥,杨冬红

值得研究的报道

1959-1961年太阳系引力骤然变大事件

刘成松

1959太阳系引力骤然变大,发生超强太阳耀斑爆发事件,发生特大地震,发生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大干旱饥荒、发生特大潮灾。

超强太阳耀斑爆发事件

1959年7月及1960年11月发生太阳貭子爆发。

​1959年7月15日,人们观测到太阳突然喷发出一股巨大的火焰 (它就是太阳风的风源)。几天后,7月21日,也就是这股猛烈的太阳风吹袭到地球近空时, 竟使地球的自转速度突然减慢了0.85毫秒,而这一天全球也发生多起地震;与此同时,地磁场也发生被称为“磁暴”的激烈扰动,环球通信突然中断,使一些靠指南针和无线电导航的飞机、船只一下子变成了“瞎子”和“聋子”。

​特大地震

1960年​5·21智利地震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发生9.5级大地震。从这一天到5月30日,该国连续遭受数次地震袭击,地震期间,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5月21日的9.5级大地震造成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海啸。这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智利2万人死亡。

与此同时,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智利沿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智利地震,成为了世界震级最大的地震。​

​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引发大干旱饥荒

1959-1961年在中国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

从气象、水文、农业、民政和统计部门记录的原始资料文献看,“三年自然灾害”是中国建国以来第一场连续多年的严重干旱灾害。

特大潮灾

​日本伊势湾顶的名古屋,这里地理位置和海底地形条件很适合风暴潮的成长,在1959年9月26日发生了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最大风暴增水达3.45米,强台风引起的激浪,汹涌地扑向堤岸,使60万户民房被毁,损失船舶近3千艘,人员伤亡7万多,经济损失近10亿美元。

发布于 2022-02-04 16:06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3949626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433805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大事件并不是孤例。2003年10月的太阳黑子“万圣节风暴”不仅带来极光,而且带来非典病毒的突然消失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这是偶然巧合还是必然规律?

        同样,1921年5月的太阳风暴,也带来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的结束和1922年11月10日智利8.5级地震。

       在人类已知的一些最严重的太阳风暴中,1859年的卡林顿事件是其中之一。这个事件以天文学家理查德·卡林顿的名字命名,他在1859年8月28日至9月2日期间观察和记录了一次超级耀斑事件,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太空天气事件之一。1861年2月1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5级地震。

       超强太阳耀斑与特大地震的关系值得研究。       

相关资料

公元1604-20128.5以上地震进入活跃期 

1-2显示,从1361年到1835年为小冰期时期,共发生8.5以上地震18次,平均26年发生一次;从1861年到2012年为温暖期,共发生8.5以上地震20次,平均7年发生一次。由此可见,8.5级以上地震发生频率,温暖期是小冰期的3倍以上。这意味着,小冰期与全球变暖的交替导致8.5以上地震进入持续活跃期。 

1  全球869-18358.5级以上地震与小冰期的对应性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气候特征

震级

1

869-07-09

日本东北海

8.9

2

1361-08-03

日本四国

小冰期

8.5

3

1575-12-16

瓦尔迪维亚智利

小冰期

8.5

4

1604-11-24

Arica, 智利

小冰期

8.5

5

1611-12-02

日本北海道

小冰期

8.9

6

1647-03-13

Santiago, 智利

小冰期

8.5

7

1687-10-20

秘鲁利马

小冰期

8.5

8

1700-01-26

美国和加拿沿海

小冰期

8.7–9.2

9

1707-10-28

日本四国

小冰期

8.7

10

1730-07-08

Valparaiso智利

小冰期

8.7

11

1737-10-17

俄罗斯堪察加

小冰期

8.5

12

1746-10-28

利马秘鲁

小冰期

8.5

13

1751-03-24

Concepción智利

小冰期

8.8[3]

14

1755-11-01

大西洋,里斯本 ,葡萄牙

小冰期

8.5–9.0

15

1762-04-02

孟加拉吉大港

小冰期

8.8

16

1787-03-28

瓦哈卡州,墨西哥

小冰期

8.6

17

1822-11-19

Valparaíso, 智利

小冰期

8.5

18

1833-11-25

印尼苏门答腊

小冰期

8.8

19

1835-02-20

Concepción,智利

小冰期

8.5

全球869-20128.5级以上地震在14世纪发生1次,16世纪发生1次,17世纪发生4次,18世纪9次,19世纪发生7次,20世纪发生10次,21世纪发生6次。小冰期高潮的17世纪地震进入活跃期,温暖期的20-21世纪数量激增, 

2  全球1861-20128.5级以上地震与温暖期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对应性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拉马德雷

震级

1

1861-02-16

印尼苏门答腊

8.5

2

1868-08-13

智利阿里卡

9.0

3

1877-03-09

Iquique, 智利

8.5

4

1896-06-15

日本东北海

冷位相

8.5

5

1906-01-31

厄瓜多尔,哥伦比亚

冷位相

8.8

6

1922-11-10

Atacama Region智利

冷位相

8.5

7

1938-02-01

印尼班达海

暖位相

8.5

8

1950-08-15

Assam印度,中国西藏

冷位相

8.7

9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冷位相

9.0

10

1957-03-09

安德烈亚诺夫群岛阿拉斯加,美国

冷位相

8.6

11

1960-05-22

Valdivia,Chile智利

冷位相

9.5

12

1963-10-13

俄罗斯千岛群岛

冷位相

8.5

13

1964-03-27

美国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冷位相

9.2

14

1965-02-04

拉特岛阿拉斯加 美国

冷位相

8.7

15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冷位相

9.1

16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冷位相

8.6

17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冷位相

8.5

18

2010-02-27

Offshore Maule, 智利

冷位相

8.8

19

2011-03-11

日本东海

冷位相

9.0

20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冷位相

8.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7246.html

每天,太阳在太空中爆发出包括太阳耀斑、太阳黑子和日冕物质抛射(CME)在内的太阳风暴,向地球传播着。当这些强大的风暴扩散到距离地球9400万英里的距离时,它们带有的带电粒子会强行进入高层大气,带来了危险和乐趣的混合体,包括电网损坏、通信中断和辐射暴露,以及美丽的极光显示。#太阳风暴#

1859 年卡林顿事件

在人类已知的一些最严重的太阳风暴中,1859年的卡林顿事件是其中之一。这个事件以天文学家理查德·卡林顿的名字命名,他在1859年8月28日至9月2日期间观察和记录了一次超级耀斑事件,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太空天气事件之一。

这次事件与两次日冕物质抛射(CME)有关,其中第二次非常严重,引发了一场地磁风暴,瞬间瓦解了地球5%的臭氧层,并使流经全球电报线的电流增压,据报道导致电线间发生火花现象。在纬度较低的地区,如古巴附近,甚至可以看到红色的极光。

通过再分析,科学家估计这次太阳耀斑的分类在X40和X50之间,这是最强大的太阳风暴级别。据NASA太阳物理学家Alex Young博士称,这次事件释放的能量足以满足当今全球数十万年的能源需求,可见其强大之处。

1582 年的极光风暴

科学家们最近对东亚古代极光事件的记录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惊奇地发现,1582年3月发生了一场极其强烈的风暴。

甚至在赤道28.8度的观测者都记录到北方天空出现了大火般的光芒。现今的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红色极光很可能是由一系列Dst值在-580到-590 nT范围内测量的CME引起的。尽管在16世纪先进技术几乎不存在,但这场壮观的极光事件却毫不受影响,被完整地记录下来。

1921 年 5 月的大地磁风暴

另一方面,1921年5月的大地磁风暴也是一次极其破坏性的太空天气事件。在5月13日至16日期间,一系列CME轰击了地球磁层,其中最强的达到了X级强度。《纽约时报》报道称,所谓的“太阳黑子”导致了百老汇灯光的变暗,并使纽约中央铁路暂停运营。

1967 年 5 月“冷战”太阳耀斑

而在1967年5月23日,“冷战”太阳耀斑的爆发差点改变了美国历史的进程。根据《太空天气》杂志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美国政府差点下令对苏联发动空袭,他们认为苏联干扰了美国的雷达和无线电通信。幸好,当时空军的太空天气预报员及时向NORAD发出了太阳风暴事件及其破坏性潜力的警报,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1972 年 8 月太阳耀斑

另一次极端的太阳耀斑发生在1972年8月,即太空竞赛接近尾声的时期。这次耀斑的超快风暴云仅用了14.6小时就到达了地球,打破了记录。

一旦进入地球大气层,太阳粒子就会中断电视信号,甚至在越南战争期间引爆美国海军的水雷。尽管这场风暴发生在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16号和17号任务之间,但如果宇航员在执行登月任务时遇到了它,将会受到致命的辐射。

1989 年 3 月地磁风暴

1989 年 3 月 10 日,一次强大的 CME(日冕物质抛射)在太阳上爆发,引发了一场地磁风暴,持续到 3 月 13 日。这次事件异常强烈,南至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都可以看到北极光的壮观景象。同时,它还在北美大部分地区的地下产生了电流。特别是在加拿大魁北克,太阳风暴导致该国的魁北克水电电网停电长达 9 小时,导致 600 万居民断电,形势严峻。

2001 年 4 月太阳耀斑和 CME

2001 年 4 月 2 日,太阳西北部附近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太阳耀斑爆炸,以每小时 720 万公里的速度将日冕物质抛射到太空中。当时,这次耀斑被记录为有史以来最大的 X 射线太阳耀斑,在 NASA 的太阳爆发等级中被评为 X20 或更高,堪称震撼世界的天文事件。

2003 年万圣节太阳风暴

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太阳耀斑并未直接指向地球,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然而,太阳在 2003 年 10 月 28 日却选择了一次极其可怕的太阳耀斑,以欺骗我们人类,而不是对待我们。这次太阳耀斑使测量它的传感器超载,当时被记录为 X28 级别,但在后来的重新分析中,被估计为 X45,几乎接近卡林顿事件的最强大耀斑之一,创下了历史记录。这次事件的威力之大令人震惊,向人们展示了太阳作为宇宙中最强大的能量源之一的无可估量的力量。

2012 年 7 月的太阳超级风暴

太阳风暴,那些壮观的天象,在宇宙中时常上演着。然而,只有那些直接针对地球的风暴才会对我们星球造成影响,而其他的风暴只是匆匆从我们身边经过。就像2012年7月23日,一场被认为是卡林顿级风暴的CME穿越地球轨道时一样。

科学家估计,如果火山喷发在一周前发生,地球可能正好处于火线之中。(不过,相反的情况发生了,这场风暴却袭击了NASA的日地关系观测站卫星。)根据NASA的说法,如果一次太阳超级风暴袭击我们,可能会导致价值超过2万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损失的20倍。

2017 年 9 月太阳风暴

而在2017年9月6日,太阳上发生了一次X9.3 X级大型太阳耀斑,成为第24太阳周期(2008-2019)中最强烈的一次。这次耀斑引发了一场地磁风暴,导致R3(强)级别的无线电中断,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后来报告称,在当天的八个小时里,航空、海事、业余无线电等紧急频段使用的高频无线电都无法正常运作——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天,5级飓风艾尔玛正在穿越加勒比海。这次太阳风暴引发的地磁风暴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潜在影响不可忽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4228997129078363&wfr=spider&for=p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0465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33986.html

上一篇:2024年5月14日早报:弱潮汐组合和太阳黑子增加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上升区间
下一篇:2024年5月14日午报:弱潮汐组合和太阳黑子增加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上升区间
收藏 IP: 125.32.106.*| 热度|

3 许培扬 宁利中 高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