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43:宏观安全系统管理方法

已有 330 次阅读 2024-5-14 06:32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43:宏观安全系统管理方法

宏观安全系统管理是国家或机构安全部门的基本职能,宏观安全系统管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等,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和个人有关安全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和个人在安全方面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和有效发展。

宏观安全系统管理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技术、信息等方面;范围涉及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产业。由于安全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生产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各种时空状态,因此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及连续性。目前我国安全系统管理实行的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指导方针。

1. 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目的

在安全生产领域上讲,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就是以国家劳动保护法规、标准为依据,预防和控制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即控制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使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受到的伤害风险降低到能够承受的程度,以及在劳动者劳动保护权益受到侵犯时,依法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等手段,及时进行维护。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就是通过有效的安全系统管理,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防止劳动关系矛盾激化,避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2. 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对象

宏观安全系统管理中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企业。政府行政执法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工会组织以及新闻单位等,对企业是否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规、标准,履行劳动保护义务所实施的监察、管理和监督。

3. 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内容

要想使企业的所有劳动现场都能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就要求各个部门从不同角度对劳动现场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控制。

1)安全法治管理。包括有关劳动安全卫生、工时制度和女职工与未成年工保护的立法、守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立法机构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标准;企业依法进行经营管理,控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执法监察机构对企业实施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惩戒;法律监督组织依法对守法者和执法者的守法情况和执法情况实施监督,以保证法治体系正常运行,从法律上保障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利。  

2)安全行政管理。包括行业的组织管理和企业的组织管理。行业的组织管理是指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组织指导、督促检查。企业的组织管理是指企业决策机构及其法人代表依据劳动法及有关劳动保护法规所实施的一整套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安全技术管理部门和人事教育等职能部门、车间班组的行政管理。

3)安全技术管理。包括安全技术检查、隐患辨识、危险控制与消除等技术管理工作。安全技术管理主要是指工程技术、工艺技术、设备、动力、基建等工程技术部门各负其责,并由企业的总工程师负总责。

4)安全环境管理。包括对劳动现场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对职业危害的控制。这主要是职业卫生部门和安全技术管理部门应负责的管理工作,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控制职业危害措施,改善劳动条件。

4. 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

    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首先应当是系统科学、管理学和安全学,如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3953.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42:安全系统管理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44:微观安全系统管理方法
收藏 IP: 58.20.11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