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年3月29日
地点:阳光100
主持、撰稿:熊乐天
摄影:王彬涵、刘宏宇、谢钰文
参与者:余小波、刘潇华、张欢欢、熊乐天、王彬涵、刘宏宇、谢钰文;
(线上)秦煜萱、梁东云、姜美霞、黄亚丽、王贺楠、王春艳、陈德炯、蔡艳璐、余春艳、梁展华
今年3月,河北邯郸三名初中生霸凌同学并将其杀害掩埋;同月,福建晋江某初中生跳楼自杀,遗书称遭同学霸凌;去年12月,江西景德镇某初中生生遭欺凌3小时,被轮扇耳光导致耳膜破裂;去年9月,山西大同某小学生遭同寝学生辱骂、殴打、欺凌...每有一则校园霸凌新闻,总会引发民众哗恐,既有对施暴者残忍行为的愤怒与质疑,又有对受害者的惋惜与同情。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面对藏在校园这一育人摇篮中的暴力,教育如何拨动正义之弦、吹散阳光下的阴霾,值得深思。本期沙龙聚焦校园霸凌现象,围绕“校园霸凌是什么”“校园霸凌为何发生”“如何阻止校园霸凌的发生”等问题展开漫谈与思考。
一、频发与隐匿:霸凌现象诊断与察觉的困难
校园霸凌作为不利于校园生态构建与发展的不良现象,虽有频发倾向,但难以在原初状态与发酵阶段被察觉,导致霸凌现象诊断进度的滞后。沙龙中,同学们聚集近日校园霸凌新闻,结合自身经历指出了霸凌现象的频繁多发与消极影响。
(一)霸凌现象因模糊特征形成的界定困局
对于校园霸凌的内涵,同学们大多视其为一种发生在校园内同学间的肢体暴力与言语攻击,认为在明显的攻击行为下产生了消极影响的就是校园霸凌。学术研究定义的校园霸凌不仅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还存在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此外还包括一些故意冷落同学甚至在微信群组或朋友圈中对同学明嘲暗讽的行为。其中,认同度最高的一种定义是: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一般认为是霸凌者(一个或一群人)对被霸凌者进行重复的伤害行为。换言之,校园霸凌是一种包括发生在受施双方行为交互但仅对其中一方产生消极作用的恶劣行为。在此概念中,校园霸凌应具备至少双方主体参与、长期且反复的行为周期、已然造成消极影响的基本特征。而事实上,无论是实施与接受霸凌者,还是有无发觉意识的旁观者,都对校园霸凌行为的预见与察觉能力极弱。一方面,大多教师与家长固持“霸凌是小概率事件”的观念,自然地基于成人逻辑将霸凌行为理解为童稚间的戏耍打闹。谢钰文、梁东云指出校园霸凌发生并非偶然稀有,求学时期的校园霸凌发生频次远高于被教师察觉后被调解处理的频次。另一方面,多数人对霸凌行为的感知力与批判思维较为薄弱。由于霸凌字眼背后的严肃性与消极性,多数人尤其是学生与教师会提升霸凌行为界定的阈值,认为只有产生类似极为严重程度的影响才可被判定为霸凌。这就导致教师与学生不会将口角争执、肢体接触、讽刺玩笑等行为与霸凌现象联系起来,甚至会因为干预成本大等原因不对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矛盾进行处理。王春艳、梁展华指出当前学校对校园霸凌重视程度不足,被霸凌者的不反抗与家长教师的不作为加剧了霸凌者的行为倾向。
(二)霸凌现象因主体不言导致的干预不及
校园霸凌得不到根本缓解的重要成因之一是被霸凌者“不敢言”,教师与家长难以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参与或接受霸凌行为的情况,导致对霸凌行为干预的滞后或缺位。受霸凌者不言行为的选择并非偶然,有研究指出“被欺凌者不说”是当前校园欺凌治理的难题。王彬涵指出诸多校园霸凌新闻中的受霸凌学生选择向网友发声却不向身边人倾诉,这既是因“身边人”漠视敷衍导致的受霸凌者无奈之举,也是已有干预不力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导致的必然抉择。基于受霸凌者不言这一现象,同学们大多持两种观点。一方面,受霸凌者对霸凌遭遇的“不敢言”。受霸凌者会因为对实施霸凌行为者的恐惧、畏惧其变本加厉的报复性霸凌行为选择忍气吞声,也会因为害怕家长做出过激行为选择缄默不语。谢钰文谈到自己就读的初中学校就曾有学生因为难以忍受霸凌行为进而选择转学或辍学,未成年学生在面临超出自身解决能力范围的问题往往被迫选择了逃避或隐瞒,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霸凌问题。另一方面,受霸凌者对霸凌遭遇的的“不愿言”。受霸凌者可能会因为受凌行为的蒙羞感不愿向他人倾诉,或是不愿让家长、教师担心,亦或是向家长教师倾诉后得不到有效解决,最终选择独自承受。王贺楠指出多数霸凌事件中的孩子因为对霸凌的认知不够健全,对于具体的霸凌行为往往表现出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向班委打探消息、对孩子旁敲侧击或引导提问才能知悉一二。
(三)霸凌现象会因各类现实因素导致发生概率与频次的差异
校园霸凌现象的发生概率和频次与城乡区域分布、家庭成员结构、学校教育水平等现实因素存在某种关联。例如有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大规模调查数据,发现来自单亲家庭的小学生或流动、留守儿童更容易遭受霸凌。此外,就霸凌行为类型而言,存在与学龄年级、学生性别等因素相关的特点。例如有研究通过奥维尤斯中小学调查问卷对32所中小学的3432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语言欺凌发生率最高、网络欺凌最低,同时男生受欺凌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等。沙龙中,大家针对“校园霸凌发生频次与哪些因素有关”展开了讨论。王彬涵、陈德炯认为校园霸凌的发生存在城乡区域分布的差别,其中农村中的留守儿童往往更容易遭到同龄人的霸凌。此外,陈德炯还认为与受教育文化水平有关,越是素质教育发达的地区霸凌现象就越少。因此,刘潇华认为教育研究者要着重思考乡村教育与家庭教育如何为校园欺凌赋能。不少同学们认为校园霸凌的发生与原生家庭同样密不可分。其中,梁东云认为家庭教育中的思想道德引导、社会伦理规训都非常重要,如若孩子在家庭呵护中能够意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与不可侵犯性,就能够更及时地自发抵制霸凌行为对自身的侵害。由犯罪学中的社会失序理论可知,群体中的成员越是缺乏联系,社区失序、解组的程度就越高,越轨行为与被害现象就越频繁,同时留守儿童的亲子分离加剧了其外在保护的弱化,导致他们在面对外部侵害力量时表现得更脆弱和无力。此外,家庭教育类型也与霸凌行为发生频次有关。刘宏宇指出专制型家庭简单粗暴对待孩子的方式间接形塑了孩子攻击性的行为模式,孩子在模仿过程中形成了扭曲与破坏的心态。民主型家庭更鼓励孩子表达观点,更有利于家长掌握孩子的在校思想动态与情感变化,更及时、敏锐地捕捉孩子的心绪波动和举止变化。
二、多元与复杂:校园霸凌演发根源的错综
校园霸凌并非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其高危害性与潜藏性不仅直接指向了霸凌现象的消极影响,更反映出其演发逻辑的复杂与形成原因的多元。沙龙中,同学们针对校园霸凌的成因,从相关主体、保障机制、学校教育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一)相关主体:干预意识薄弱、整体投入不力
当我们仔细研判诸多校园霸凌的新闻,就会发现很多现实案例里教师与家长的干预力度不强,导致诸多微小的欺凌行径最终演化为恶劣的霸凌事故。蔡艳璐认为不少霸凌行为都是由最初一个小动作引发的,这种微小的试探最后却演变为一场悲剧,如果能及时发现及时遏制想必还会有诸多有益转机。一方面,学校与教师自发参与校园霸凌行为干预的意识不足。学校与教师作为纠正校园霸凌行为的关键主体。但是学校与教师习惯了将霸凌行为视作小概率事件,同时认为中小学阶段应以学业为重,大多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业成长,忽视了学生精神品质的修炼。黄亚莉指出教师对班级学生的态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激化霸凌行为的受害程度。另一方面,成人的身份权威无法平等地参与学生群体矛盾化解。姜美霞认为教师在校园霸凌事件解决中的实际参与程度其实很低,教师无法掌握事件的原委始终,学生对教师或家长大多保持抵触、畏惧、保留的态度,担心后续影响无法承受或带来更消极的影响而选择沉默不语。
(二)保障机制:基础建设欠缺、法律机制欠缺
保障机制作为维护校园安全的重要屏障,在防范校园霸凌中却遭遇了缺位现象。一方面,学校关于防范霸凌的基础建设匮乏。这里的基础建设包括校园能够及时发现霸凌行为的硬件设施与学校抵制霸凌行为的教育宣传。梁东云、王贺楠认为当前学校对校园霸凌的重视程度不够,诸多基础设施设备与专门教育也没有同步跟进,导致诸多霸凌行为难以被及时监测,学生也很难意识到这些危害行为背后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针对校园霸凌的法律法规未成体系,防范校园霸凌的保障机制缺位。秦煜萱认为校园霸凌的产生与社会未形成强制机制有关,基于班杜拉心理实验她阐释了个人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个体行为会产生影响,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因此社会能否建立起对校园霸凌行为的强制干预力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霸凌新闻的新闻舆论的管控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刘潇华指出当前很多网友呼吁要降低刑事年龄限制来实现惩罚目的,降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容忍度,他认为其中某些评论过于盲目跟风,这种利用新闻博得噱头的“吃冷血馒头”行为是对遭遇霸凌者的二次伤害,他认为民众对于网络新闻和社会舆情都应当保持冷静客观的判断能力,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三)学校教育:处理经验匮乏、主题教育不足
学校教育作为启迪学生思维、磨炼思想品质的第一重镇,有义务对学生防范校园霸凌行为开展专题教育。事实上,学校存在着重视应试教育弱化道德教育的现象。刘宏宇认为不少学生在学业成绩较弱的情况下,会为博得教师或家长关注而采用诸如校园霸凌等极端的行为方式,或是在霸凌行径中获取成就感和关注度。一方面,学校在处理校园霸凌经验的积累较为匮乏。谢钰文指出中学在处理校园霸凌方面并没有丰富的成系统的经验,表现为学校与教师对学生霸凌行为的忽视、学校处理校园霸凌事件时没有体系化的对策方案等。另一方面,学校开展主题教育的力度欠缺。主题教育是针对防范校园霸凌现象的重要途径,发挥着匡正学生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的重要作用。但在围绕校园霸凌的主题教育匮乏的情况下,霸凌行为会像初期火苗后势不可抵挡。刘宏宇认为这些因教育缺位而需要为自身行为买单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不当教育的被霸凌者”,如若对学生予以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能够促使学生形塑对基本行为道德规范的认同与效仿。
三、“三全”齐下:霸凌现象消解的可能路径
作为危害校园师生、生生关系和谐稳定的现象,全社会应当形成对校园霸凌统一的抵制态度,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对霸凌现象说“不”。沙龙中,同学们基于基础设施完善、主体联动协作、学校专题教育的视角提出了有益于消解校园霸凌现象的可行之策。
(一)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全方位”监管生态
校园作为霸凌现象的发生与察觉的第一现场,应当承担起对霸凌现象判定与防范的首要战线,第一时间对霸凌现象予以察觉并进行干预,持续完善校园的全方位监管生态。其一,学校应完善监控摄像、智能警报装置等硬件设施,营造校园全方位的监管监控环境。蔡艳璐指出当前学校更多在教学实践场域使用了监控摄像头,存在诸多校园周边的监控死角与视觉盲区,这些地方是霸凌行为常发地,学校应当实现监控摄像的全覆盖。其二,学校应增设线上线下监督平台。检举监督平台应鼓励学生、教师、家长对校园霸凌行为的及时报送。黄亚丽指出学校应设置报警信箱、检举信箱、校长信箱,让被霸凌者有倾诉求助的校园渠道,并在处理相关行为后全校通报。网络检举渠道则是鼓励全社会对发生在校内的霸凌行为进行举报。黄春艳认为学校应设置匿名举报电话、儿童帮助热线、社会监督热线,在校园公众号或官网增设网络留言板块。其三,学校应成立霸凌辅导咨询室。辅导咨询室应充分发挥疏导受霸凌学生心理、受霸凌学生行为思想动态追踪、实施霸凌行为学生批评教育与后续成长跟踪等作用,黄亚丽认为学校还应增设解压宣泄空间,通过运用空椅子环境来鼓励学生释放情绪。谢钰文认为要开展专门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此外,保障机制同样不可或缺,同学们也针对校园霸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讨论。其中,张欢欢分享国外发达地区针对校园霸凌采取的经验做法,一是未成年人抵消机制,二是恶意补足年龄机制,即如校园欺凌事件双方均为未成年人,或欺凌事件中的恶意超出未成年人普遍认知情况可以视为犯罪。
(二)促进联动协作,构建“全过程”干预闭环
校园霸凌虽然主要发生于学校这一特定场地,但背后的育人逻辑要求全社会的联动合作。其一,家校合作构建霸凌防范协作体。学校一方面要通过家长会、家校代表交流会、家校沙龙等活动进行校园霸凌的科普宣传与专门培训,使教师与家长学会甄别孩子是否处于霸凌或被霸凌的状态,蔡艳璐认为教师与家长最应当引导孩子开口表达的能力,尤其面对诸多侵害个人权益安全的行为要勇敢拒绝和向成人倾诉;学校另一方面要与家长建立霸凌工作公共台账,详细地记录、跟踪、整理、分析每一例校园霸凌事件的原委始终,对示范案例在匿名化处理后作为典型开展集中学习,熊乐天认为每一起校园霸凌事件都应当被重视并得到妥善处理,学校对于有代表性的案例要重点汲取经验与创新做法。其二,社区组织参与防范霸凌活动。社区应当定期上门宣传、走访排查、园区宣传,及时了解家庭成员结构、监护者陪伴学生情况、学生在校基本表现等,开展校园霸凌的上门普及与解读宣传,姜美霞认为社区也有义务参与防范霸凌的行动中,同时学生不应过度向学校其他同学透露家庭情况,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戒备心。其三,警校联动加强专项监督。警察局要与学校建立杜绝霸凌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并就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讲解介绍。王彬涵、秦煜萱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三观尚未成熟健全,对于是非黑白对错优劣没有明确的概念,专制严肃的监管力量干预到其中能发挥良好的威慑警示作用。
(三)加强专题教育,提升“全员”防霸凌意识
想要在根源杜绝校园霸凌行为的发生,需要学校与教师积极开展专题教育。其一,学校应加强防范校园霸凌的主题教育。课堂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要场域,所有的教学目的要依托课堂实现。陈德炯认为学校要通过开展以防范校园霸凌为主题的教育班会、案例分析、活动策划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校园生生朋辈关系的处理,同时学校要开展霸凌自救培训,引导学生善用学校处理霸凌行为的硬软件渠道。其二,提高全民对校园霸凌现象的重视。地方应当依托当地新闻媒体、社区公告栏、“三微一端”等平台进行校园霸凌常识、检举、防范的宣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官方教育公众号进行科普推送,引导民众了解校园霸凌的特征与防范手段。其三,加强对教师霸凌事件处理胜任力的培训。姜美霞认为教师应充分发挥班长、课代表的“小雷达”作用,及时向班级学生骨干了解班级学生参与霸凌行为的“苗头”。熊乐天指出学校应通过系统培训、小组沙龙、一对一指导谈话等方式提升教师对校园霸凌的重视与应急处理能力。一方面要引导教师重视对霸凌事件危害的关注,促使教师提高对霸凌事件处理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倡导教师要调动教育智慧,正自身衣冠发挥榜样作用。秦煜萱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教师应充分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榜样形象在霸凌教育中发挥作用,时刻注重行为规范与道德宣扬,将温良恭俭让的文化传统结合到学校德育中。
校园霸凌是侵害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毒瘤,全社会都应高度关注并协同合力解决。余老师从“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什么”“我们对待校园霸凌的应有态度为何”“教育在校园霸凌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的三维角度分享了个人见解。从校园霸凌的概念、属性、特征来说,他肯定了“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并受到消极影响”的定义阐释,认为校园霸凌有着反复持续、长期进行、主被动交互下产生消极影响的基本内涵,表现为精神、网络、肉体层面的霸凌途径。在对待霸凌行为基本态度方面,余老师认为这是一种成人“游戏规则”在儿童世界中的“投射”,儿童存在对成人暴力行为模仿的可能,霸凌行为成因复杂且不可完全避免,但社会所有个体都应加强关注、主动干预。对于一线实践的教师而言,应当注意三点:一是把握教育的分寸尺度,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原则,三是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积极发挥班主任与班委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曾言:“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校园本是精心呵护稚嫩心灵的温床,而校园霸凌则是藏在学校角隅的阴霾,吞噬着少年身心的康健。教育应是一束温暖积极的阳光,不断吹散消逝那些阴霾,抚平那些被折叠的心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