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外国图书馆史读书笔记三则

已有 1532 次阅读 2024-2-24 19:27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1)杨威理勾勒了一幅生动的西方图书馆史五千年画卷

   杨威理先生,今年100岁,读过三所大学(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台湾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系),念过3个专业,掌握日、英、德、俄语。24岁开始担任编译局图书馆馆长,凡40年(1949-1988)。《西方图书馆史》开辟了我国系统研究西方图书馆史之先河,这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西方图书馆史的专门著作,从公元前4000多年的两河流域的泥版文书开始,一直写到现代图书馆,囊括了西方图书馆5000多年的历史。取材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且把史料融会贯通,作以适当剪裁,给读者以明晰的历史轮廓。

    《图书馆学研究》从1980年开始连载杨威理撰写的外国图书馆事业史(每期刊发)。杨威理在后记(写于1985年10月1日)中说,“从动笔到定稿,将近两千个日日夜夜过去了。无论是酷热的夏季,还是严寒的冬天,我都紧握着笔杆。甚至在出差途中,到国外访问也好,到国内讲学也好,飞机的起落,火车的轰鸣,都不能使我的双眼离开史料,使我的笔触离开稿纸。”。《西方图书馆史》39.7万字,“作者查阅、参考的书籍有400余部之多。其中包括引文论著273部,俄文论著40部,德文论著55部,日文论著17部,法文论著14部等。然而,占有丰富史料的目的是要驾驭它,认识它,分析它。《西方图书馆史》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全书涉猎广泛,又相对集中,或历史地概括研究对象的全貌,或详尽论述某一侧面,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西方图书馆史画卷。”(引自:金恩晖,陈瑞玲.坐拥书城四十载 事业学问皆楷模——集读者、馆长和学者于一身的杨威理先生[J].图书馆学研究,1993(6):5-11,23.)

(2)“专业馆员”提法溯源

 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 P385:英国1964年颁布了新的图书馆法——《公共图书馆法和博物馆法》(Public Libraries and Museums Act)。“英国的图书馆法规定的最低标准是,在4万人口以下的地区,每人平均应有图书馆藏书1.5册,每2500人中应配备1名图书馆工作人员,其中专业馆员应占33%,同时规定要从地方税中抽取大约2%作为地方图书馆的经费。”(杨威理. 西方图书馆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385.)原文线索:https://www.legislation.gov.uk/cy/ukpga/1964/75/contents,笔者尚未进一步获取原文并进一步阅读相关内容。此处应该属于国内文献,较早的关于“专业馆员”提法(源自英文文献,距今已有60年)。

(3)西洋图书馆发展史中的三件历史事实

    我们读史的目的,在于“察往以知来,鉴彼以诲我”(梁启超语),读图书馆史自不例外。从西洋各国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詹森教授特别指出几项具体的事实:

    第一,各类型图书馆,只有在与实际需要相配合的情形下,才会有发展。以学校图书馆为例,如果所藏的书籍不适合学生阅读,或者学校的教学方式和过程,与图书馆完全不相关涉,学校图书馆就只是如同虚设,不会产生作用,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发展。第二,在任何社会之中,并未曾有大多数民众起而要求设立图书馆,像起而要求和争取其他的权利一样。图书馆的发展,从古到今,只是靠少数人的热心、努力、和奉献。其中有的自己收藏书籍,设立私人图书馆。如匹尔龙·摩根(J.Pierpont Morgan),和亨利·汉鼎顿(Henry E.Huntington)。有的是实际从事图书馆事业的人员,如曾任大英博物馆馆长的班尼西(Anthony Panizzi)和制定十进分类法的杜威(Melvil Dewey)等。有的是慷慨捐输,兴建图书馆和关心图书馆事业的企业家,如卡内基(Andrew Carnegie)等。第三,图书馆必须有各级政府的提倡、辅导、和支持,才能稳定健全地发展。时至今日,图书馆的重要性已是举世皆知了。要发展图书馆,无论是西方或东方,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对这三件历史事实,都是很值得注意的。(图谋摘自:(美)Elmer.D.Johnson著,尹定国译. 西洋图书馆史. 台湾学生书局, 1983:译者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22885.html

上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511期 20240223)
下一篇:谢涛:图书馆观察与思考
收藏 IP: 172.233.130.*| 热度|

4 宁利中 许培扬 刘进平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