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等)
宋朝时期,汴河上有几座多跨木结构梁柱桥作为水陆交通咽喉要道,因桥柱碍事,时常发生艚船撞桥、柱折桥塌沉舟事故,严重阻碍了国计民生依赖的水陆交通。兹事体大,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朝廷希望在汴河上建造河中没有桥墩的桥梁来免除船撞之患。
大约1033—1034年左右(具体时间不太确定)开始出现河中没有桥墩的虹桥,虹桥的模样见《清明上河图》和《江山秋色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虹桥技术发明者为一“牢城废卒”,一名身有残疾的狱卒。后经由陈希亮(宋·官员)推广,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八记载:青州城西南皆山,中贯洋水,限为二城。先时跨水植柱为桥,每至六七月间,山水暴涨,水与柱斗,率常坏桥,州以为患。明道中,夏英公守青,思有以捍之。会得牢城废卒,有智思,叠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至今五十余年,桥不坏。庆历中,陈希亮守宿,以汴桥屡坏,率尝损官舟害人,乃命法青州所作飞桥。至今沿汴皆飞桥,为往来之利,俗曰虹桥。
“牢城废卒”发明了“世界桥梁史中绝无仅有的木拱桥”(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贯木拱桥。
靖康之后,宋室南迁,将包括贯木拱桥在内的许多北方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至今在浙闽等地仍有不少贯木拱桥在使用。
近年在浙闽发现的贯木拱桥一览表(摘自《王澍的结构密码》)
达·芬奇 于1502年左右设计出贯木拱桥,晚了“牢城废卒”约500年。达·芬奇的设计还只是一张原理草图,并没有建成过实物。
达芬奇的设计手稿
从取得的成就来看,“牢城废卒”完全可以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相比达·芬奇的名闻遐迩,“牢城废卒”甚至没有留下姓名。
“他”发明了世界桥梁史中绝无仅有的贯木拱桥,比达·芬奇早近500年。“他”为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桥梁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技术发明造福了千万百姓。不知姓甚名谁,只能用代词“他”称呼,一个充满智慧、创造过奇迹、身有残疾的不知名狱卒。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