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方一直存在着豆腐脑是咸的还是甜的的争论,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咸甜之争”的例子。豆腐脑是咸的还是甜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从这一争论中看到事物的多样性。马克思辩证思维理论告诉我们,事物并非一定要是“咸的”或是“甜的”,它可以多种多样。将这个理论延伸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辅导员的工作也面临着“咸甜之争”。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做好育人工作,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大量的日常事务,肩负着学生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担,很容易沦为所谓的“高级保姆”。那么,高校辅导员该如何打破这种“咸甜之争”,做好日常工作的加减乘除呢?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学会“加”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就像做豆腐脑一样,只有掌握了豆腐脑的基本原理,才能制作出不同口味的豆腐脑。例如,对于学生遇到的学业、生活、情感等问题,辅导员需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同时,辅导员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关注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从而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其次,高校辅导员要学会做好情绪的“减”法。面对大量的日常事务和学生的各种问题,辅导员很容易产生焦虑和压力。因此,辅导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具体来说,辅导员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缓解工作压力。同时,辅导员还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和管理自己的工作,避免因为工作繁忙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再次,高校辅导员要学会党建引领使工作加倍“乘”效。党建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党建工作,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像豆腐脑中的糖,可以使豆腐脑更加美味可口。具体来说,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党建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辅导员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后,高校辅导员要学会“除”去杂念。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杂念。这些杂念会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因此,辅导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具体来说,辅导员可以通过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辅导员还要注重与同事的沟通和协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凝聚力。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理论水平、做好自身情绪调节、巧用党建引领业务工作、除去内心杂念来打破“咸甜之争”,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是高校辅导员实现自我价值和提升工作质量的必由之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