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来跟风聊聊大学校园开放这个话题。
许多年里,我也一直生活在校园中,有的只是身份的转变,不变的是这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环境。
在我看来,校园的“高墙”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疫情之后变成了真正的有形的阻隔,这才被大众关注到。而长久以来精神世界的隔离远比有形的高墙更加严密。这堵无形高墙实际上是群体的隔离,是身份和人际关系的再定义。
“自己人”
说起校园开放,周围人总是说,如果要开放可以优先开放给校友、亲属或者其他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因为他们有进出校园的需求。可当你提出让校园接纳周边村镇的村民,将一部分围挡变成窗口,允许他们在校园的边缘打造一个小型的商业区,闲暇之余也可以听听公开课时,很快就会遭到反对。
关起校门,我们才是志同道合的团体,封闭信息、封闭交际圈、最终封闭校园,从而实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理想境界。
经过不懈的努力,这样的做法已经初见成效了。大学生已经很大程度和社会脱节,他们成为了社会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高校却变成了一个自行其道的社会。
因此,我们谈校园开放,就不能只谈校门开放,我们要谈高校之于社会所承载的重要功能,要谈知识和人才到底应该如何融入社会。
校园能给社会带来什么?
大学校园对一座城市起到了文化熏陶的作用。
大学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有时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和对外宣传的窗口。大学校园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人文气息,以及得天独厚的学术氛围。我们很难在校园外看到谈笑风生的同学,看到老师和学生三五成群讨论问题,他们会感染城市中生活的人,他们会潜移默化的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大学可以为城市的公民提供丰富的基础设施。
从这一点来说,大学开放是必然要求。绝大多数高校都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可以说,大学的发展和建设需要仰赖全体民众的付出,因此大学校园应当也必须属于公共资源,其操场、体育馆、食堂、计算机室甚至是比外面便宜的打印店都应该被全民共享。
社会能给校园带来什么?
校园开放之后社会能给校园带来什么?这样问我们可能一时无法回答,如果换个问法,大学真的需要社会吗?我想我们可以将答案脱口而出。
社会是大学生的下一场大考,但也何尝不是那些长时间呆在象牙塔中青年教师的大考。
我们做社会调查,就不能只在学校调查;我们读圣贤书,就不能只为了掰扯透书中的内容,我们要看窗外事,更要为了窗外事。无论是什么专业,文科还是理科,站在校园里,社会是一个窗口,走出校园后,是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学校相比于社会是温床,它几乎可以满足学生所有的需求,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要求社会也这么做,食物是一直都有的、居住的环境一直是干净的,万事都应该是有是非因果的。
我问过许多学生关于大学开放的问题,从他们的回答里,我读到了那种精神世界的长期隔离,一种理所当然的傲慢:
“我费劲千辛万苦考上的学校,凭啥谁都可以用。”
“他们会在食堂和我们抢饭,那些有着专属补贴的饭菜不该由他们享用;他们素质较低会在校园里乱刻乱画,随意攀爬;他们会在上下课时间慢悠悠的闲逛,影响我们赶往下节课的教室。”
“他们会带来偷盗、骚扰、甚至是人身伤害。”
他们自己希望自己被理想社会的茧房包裹起来:你们和我的素质不匹配,你们就不能和我同处一片屋檐下。
我读到过张强《公立大学校园开放的法理、学理与治理》这篇文章,其中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倡导大学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时代,受制于资源有限和人文素质问题,校园开放过程中遭遇的尴尬局面,依然是当前我国公立大学开放过程中无法妥善化解的痼疾。”
但我也很喜欢昨天在科学网上看到的这个词:因噎废食
正如广东省教育厅在回应校园开放时说的这样一段话:大学开放是底层逻辑,如何管理则是技术问题,不能因为管理遇到困难,就连“开放”这一大学的灵魂都一并丢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