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参加一些会议,看到当下管理学科方面的优秀的学生和年轻学者,都在研究现象而不是解决问题,感觉十分可惜。于是,写下一些不太成熟的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当前管理学方面的实证研究都在论证各种显而易见的现象、问题的描述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来验证一些假设是普遍存在的。研究结果当然是概率性的,并且这个概率会因为样本的变化而变化,毕竟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群体和群体也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无法消除(这与自然科学研究有本质的不同),人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永远同在。那么,这样的实证研究价值何在?
所以,问题及现象是否存在,猜想到的相关因素是否存在,直接去问具体的那个特定企业和具体员工就可以了,直接问,就能得到答案。想得到普适性的规律和理论,在这个层面,是不可能的。
那么,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具体存在问题如何得以解决的实证上。现在很多管理学实证研究的论文最后都有对管理的启示,而这样的启示倒是最需要深入研究的,对特定组织存在现象和问题的企业和员工是有意义的。但大部分论文却只是一笔带过,泛泛而谈,让读者感觉隔靴挠痒,看完就像没有看一样。
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属于设计科学。设计科学是建立在理论和机制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的。因为研究不透问题的机理,怎么能有设计的思路?但问题机理本身,在管理学的企业这个层面也是应该是特定性的,也要针对特定组织研究才准确。
所以,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重点终究还是要针对特定组织的研究。实证重点可以往前移,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有效性上面。而这种有效性实证,需要实验和行动来获得数据,不是调查问卷。解决方案有效性验证本身,恰恰也验证了方案设计中隐含的对机理的猜想和假设。这种验证,是百分之百的实证。研究结论仅对特定组织有效,对其它组织只能是可借鉴。
只有当这种解决方案有效性实证研究达到一定规模,背后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理论和机制才能涌现出来,从而形成理论研究成果。管理学的前辈们的研究,基本上都是这样一步一步从实践中实证出来的。对照来看,自然科学的规律和机理的论证,也都是通过实验的验证。
说到底,还是大师德鲁克的观点:管理是实践。这句话,我的进一步解释是:管理中,通过实践的验证,才是实证。而不是从问卷到论文的“纸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