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圕人堂文摘
图谋按: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已有一批优秀成果。比如杨沉《图书馆员新型能力:涵义、驱动因子、框架及其建构路径》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且可读性强。本文予以摘编,期待有助于引发图书馆及其利益相关者的进一步关注与思考。
摘编自:杨沉.图书馆员新型能力:涵义、驱动因子、框架及其建构路径[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6(05):59-67.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网络和商业信息服务的锲入,也影响了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生态链中的地位,将图书馆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新型需求甚至无法确证其社会价值。 图书馆要实现转型、超越与蜕变,确立起其在新时期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就必须与时俱进,提供新型服务,重构自己的业务功能和服务能力。 因此,培养一批具有开阔视野、新型知识结构与创新发展能力、适应知识服务与新型图书馆发展要求的新型图书馆员已成为每个图书馆面临的重大问题,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及其建设也成为国内外图书馆、图书馆员、图书馆协会等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单从字面理解,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即是指专业图书馆员的新能力。 这种新能力是针对原有能力而言的,它是新习得的,是一种全新的能力,或者是在原有能力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如果从图书馆员新型能力的出场语境来看,图书馆员新型能力是一种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图书馆专业馆员为适应信息环境变化、满足图书馆事业发展需求和转型需要而应具备的与新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新态度等的综合。 这种能力与图书馆新型信息技术的应用高度相关,与图书馆新型岗位设置和新型业务开展高度相关,与新型图书馆建设和新型图书馆员建设高度相关。 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具有时代性、技术性和发展性。它是新型图书馆员教育和新型图书馆建设的核心要素。图书馆员能力是图书馆员的个体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本领和能量,它既是图书馆员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积极力量。
信息技术驱动。技术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建设的三大驱动因素之一。 信息技术与工具对图书馆工作内容和事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经历了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等几个阶段,向着智慧服务的方向发展,图书馆也从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智能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方向发展。 目前,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常态,数字图书馆也已从理念变成了现实。 可以说,图书馆工作的每一次进步和创新都与技术及其工具的应用有直接关系,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有技术驱动的身影。 技术驱动不仅改变了信息生态环境,改变了图书馆的业务模式,也改变了图书馆员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 面对复杂多元的信息渠道、信息来源、信息类型、信息技术和用户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员必须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拥有新型能力,方能屹立于信息时代的潮头。
用户需求驱动。用户需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建设的首要驱动因素。 一个没有用户的图书馆将会走向消亡,用户需求从根本上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乃至生存。 当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虚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应用,用户已不满足于图书馆传统的文献检索、借阅和信息服务,而对移动数字服务、数据服务、知识发现服务等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 用户信息需求具有泛在化、移动性、数字化、虚拟性和语义化等特点,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备新型能力,并善于运用这些新型能力满足用户的新型信息需求。
图书馆生存驱动。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工具的智能化正在从根本上冲击着图书馆既有业务模式、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图书馆传统业务属性。 与此同时,网络和商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加入以及数字阅读的盛行致使到馆读者数量锐减,图书馆面临着业务被替代、社会价值被质疑、生存空间急速萎缩的困局。 图书馆到了必须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期。 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重构自己的业务和服务能力,提供新型信息服务,以满足技术发展和用户新型信息需求。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图书馆员新型能力的支撑。
新型服务所要求的能力即是图书馆员的新型能力,可概括为:数字能力、数据能力、阅读推广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应用对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图书馆员必须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资源规模聚类、序化管理为根基,终生保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的热情,方能与时俱进地满足社会和用户的需求。 与此同时,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图书馆员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环境的改变,导致图情领域涌现出一些新观念和新问题,这给图书馆的发展和实践带来新的困惑。 如何解释这些新观念、解决这些新问题,需要图书馆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通过学术研究引导业务发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就新型图书馆建设和图书馆员全面发展而言,学术研究能力必不可少。 另外,图书馆员还应具备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感知力和发现能力,能敏锐地捕捉新生事物,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创造性地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纳入当下和未来的科研和工作中,开创图书馆发展新局面。
图书馆员新型能力以图书馆员职业能力为基础,由图书馆员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构成,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 新型能力中的知识,包括与新的信息技术、信息工具相关的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新知识。 技能是指运用这些新技术、新工具和新知识的能力。 知识和技能均属于专业能力范畴,态度则属于个人素质范畴。 就图书馆员新型能力而言,态度是指面对新信息环境时图书馆员对图书馆业务转型和变革的认知,包括对图书馆改革的态度,对图书馆行业学习和使用新技术新工具的态度,对使用新技术新工具为用户提供新型服务的态度等。
部分图书馆员对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智库建设等服务颇有微词,认为图书馆跟风技术发展,丢掉了基础业务,放弃了图书馆的立身之根本。 错误的认知和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馆员的业务执行力,懈怠图书馆员新型能力构建。 因此,图书馆员新型能力构建应先从态度上着手。 新信息生态环境下,图书馆员应始终秉持积极、敏感、细心、矢志改革的态度对待新型图书馆建设。 即在情感上积极主动,在认知上认同,在行动上支持并勇于实践,在为用户服务过程中专注细微,善于发现用户的新需求。
图书馆员新型能力主要涉及五个领域:信息域、内容创建域、交流域、安全意识域和问题解决域。 具体来说,信息域即识别、定位、检索、存储、组织和分析数字信息,判断信息的相关性;内容创建域即从文字处理到图形图像、视频等的创建和编辑新内容,重新整合先前的知识和内容,产生信息的创意式表达以及媒体输出和编程,并合理应用知识产权;交流域即数字环境中的交流;安全意识域即是指个人防护、数据维护、数字身份维护、安全措施、可持续利用;问题解决域即确定数字信息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数字工具,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问题,创新性地使用技术并解决技术问题。信息域强调的是图书馆员的专业性,交流域强调了数字信息共享活动中图书馆员所应具备的能力,内容域强调图书馆员资源整合和创新能力以及遵守知识产权、遵守信息伦理的能力,安全意识域则强调图书馆员应具有信息生态系统观,问题解决域是图书馆员新型能力的最高层级,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域、内容创建域、交流域、安全意识域和问题解决域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图书馆员的新型能力。
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分为三个能力等级,即基础级、中级和高级。 从知识-技能-智能转化的路径和实践的角度来看,知识处于新型能力体系的底层,技能处于新型能力体系中层,智能处于信息能力体系的上层。 无疑,智能运用并有效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能力是新型能力的最高境界,也是新型图书馆员能力建设追求的终极目标。 每一位新型图书馆员,都应把具有基础新型能力作为新信息环境下的最低职业要求,把高级新型能力作为职业生涯的毕生追求。
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存在不足。尽管新信息技术发展势态迅猛,图书馆转型和建设也迫在眉睫,但就现状而言,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员还没有为图书馆业务转型做好准备,仍存在着严重的能力缺口。 具体表现在:(1)缺乏对多样化数字信息全面解析的能力,知识服务的着眼点仍停留在图书馆馆藏资源,忽略了存在于多种类型载体上的多样化信息及其相关关系的深度挖掘;(2)不具备协助用户提炼、挖掘、组织和链接知识的能力,更多地停留在“ 已知文献”和显性知识的文献检索与传递服务,对隐性知识的探索意识和服务能力匮乏;(3) 支持用户科研过程的能力不足,知识服务的嵌入方式牵强、嵌入功能薄弱,从而失去了与用户广泛而深入的联系,由此导致了面向用户持久信息需求的创新服务开发停滞不前。 换言之,绝大多数图书馆员的技术力、信息力、数字力不足,数据能力、知识发现能力较为匮乏, 亟需加强新型能力建构。
转型期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建设已成为图书馆业务重构和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 要建设新型图书馆必须要首先发展新型图书馆员,建构馆员新型能力。 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建设必须建立在图书馆战略规划、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以动态发展性、开放协作式和创新实干型为能力建设策略。图书馆需从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层面,根据本馆服务环境,针对业务转型和岗位设置需求,以动态发展的眼光采取开放协作式的培训方式来培养创新实干型新型馆员。 将馆员新型能力培养与图书馆员个人职业规划和价值实现相结合,使馆员新型能力有效地转化为图书馆岗位能力和服务能力。建构路径一:图书馆员层面。 首先,图书馆员要提升个人素质。 对图书馆改革和转型持积极支持态度,矢志改革;克服职业倦怠,提高职业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工作和学术研究实践中。 其次,要提高与人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技术素养、研究素养以及科学思维能力,增强自身基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再次,借助服务项目或内容,积极融入到用户团队中。 无论是全民阅读推广人,还是学科馆员、嵌入式信息专员、数据专家,都要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由协作者变为合作者,由知识提供者变为智慧发现者、智能方案提供者。 最后,要有适应环境、终生学习的能力。 图书馆员要始终保持职业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自学相关新知识、新技能。建构路径二:图书馆层面。 图书馆学会等行业组织要强化图书馆职业化建设,提高图书馆员职业准入门槛,实施职业准入资格认证制度。 图书馆要为馆员提供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创造开放共享、创新向上的工作环境,实时开展各种形式的馆员技能培训;还应通过建立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的团队和组织,以项目和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图书馆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 最后,图书馆要建立良好地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
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建构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因地制宜分层次培养问题。 图书馆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定位不同,其能力要求不同;图书馆员岗位不同、性格不同,其能力要求也不同。 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包括与当下新的信息技术和工具相关的所有知识、技能和态度,但相关新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却不是每一位图书馆员都必须精通并熟练运用的,要求每一工作岗位的图书馆员都是全能型人才和专家,这既不现实也不可取。 因此,图书馆必须要注意自身角色和功能定位问题,注意各岗位能力要求和馆员性格与岗位的匹配度问题。 在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时,更要注意分层次岗位培训问题。图书馆开展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建设,必须要从图书馆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岗位制宜。(2)能力的动态建构问题。 能力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随着成熟的新型信息技术和工具不断在图书馆业务中的应用,图书馆员能力需要及时更新,图书馆员需要通过自学、培训、实践等形式保持自身能力的提高。 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持续为图书馆员提供新技能培训,要求图书馆员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热情。(3)图书馆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 当图书馆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数据专家、智库专家,能够熟练应用可视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高效满足复杂信息需求、知识需求之后,图书馆将面临着如何留住这些高端人才的现实问题。 这就要求图书馆不能把目标定位在追赶信息技术发展的热潮上,而是要理性地看待和应用新型信息技术产品,立足于图书馆专业岗位需求培养图书馆员的新型能力,并制定相应的人才保有制度。
图书馆员新型能力建设已经成为新型图书馆建设的首要任务。 只有通过新型能力建设,图书馆员变身为知识资源建设的发现者与组织者,变身为隐性知识资源的提供者、知识资源内容的评价者和知识资源价值增值的驱动者,图书馆才能真正实现业务转型,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
延伸阅读:
王正兴.信息—知识—智能转换知识生态系统中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21):15-22.
摘要:图书馆职业能力就是图书馆人以独特的智能思维和方法服务于人类知识活动,以实现人类智能提高为目的的能力。在人类知识活动过程中,从宏观上看,图书馆的职业能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信息、知识、智能这3个作用对象的一体化认知、整体化处理和融合能力;二是在知识生态系统运动规律中,促进两个转换,推动和践行 “知行合一”的策略能 力;三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进步(包括人类知识活动智能化)方面实现“三律”(辅人律、拟人律和共生律)的执行力和生成培育能力。从微观上看,也包括3个方面,一是在信息获取与传播领域的信息鉴别、信息筛选、信息存贮、信息整序方面;二是在知识范围的知识组织、知识交流、知识关联、知识发现、知识互动方面;三是在智能生成过程中的学术情报、智慧图书馆、多类型空间组织、知识信息资本经营方面。通过这些思维理念 (思维理念也是一种能力)和技能方法,使3种宏观职业能力具体化。图书馆的这些职业能力,通过图书馆学研究与图书馆教育体系不断深入和扎根于图书馆馆员之中,形成独特的职业能力体系,对于人类智能发展来说,这是一种辅助动力,而这个体系中一些基础内容又是人类智能发展共同需要的一种能力,我们将其称为信息素养。提高全民信息素养,就是提高人类知识活动运行水平。现在全球图书馆都致力于此,不能不说是图书馆职业的又一敏感性、前瞻性的能力表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