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世界百科全书》条目:詹姆斯·麦迪逊

已有 1276 次阅读 2023-4-21 09:08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世界百科全书》条目:詹姆斯·麦迪逊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34月21日发布(第32534篇)

【信件手稿纪实资料】(GRZL编号第GRZL3-学术研究055)

 

这里发布的是由我主持的《世界百科全书》美国部分中的条目:詹姆斯·麦迪逊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百科全书》条目译文  B:BK117.WPS

左上角条目编码: 337320 A   右上角条目编码: 13198

条目的英文名称: Madison, James

条目的中文名称: 麦迪逊

中文译名前三字汉语拼音: Mai Di Xun

中文译名前三字笔划数: 7, 8, 9  中文译名前三字部首:

译者姓名: 黄安年

姓名各自笔划数: 11, 6, 6       姓名各自汉语拼音: Hunag An Nian

校订姓名: 黄安年

姓名各自笔划数: 11, 6, 6       姓名各自汉语拼音: Hunag An Nian

插图幅数: 0                    地图幅数: 0                       

译文字数: 1000                译稿页数: 2

译者对条目的处理意见: 1. 照用; 2.须改写; 3. 可删除。①

 

Madison, James 麦迪逊

 (1751-1836), 是美国1809-1917年任职的第四位总统。由于他规划了美国政府权力制衡原则的制度而通常被称为“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之父”。他就任总统期间美英之间爆发了1812年战争。

    麦迪逊1751316(旧历35)生于英属殖民地弗吉尼亚的康韦港(Port Conway)。1776年他在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任职

, 结识了托马斯·杰斐逊(参见杰斐逊, 托马斯)。两人遂成了莫逆之交。1779年麦迪逊被选为大陆会议代表,1783年回到弗吉尼亚担任了三届州议会议员。

    1787年麦迪逊代表弗吉尼亚出席了制宪会议, 此会旨在为新的独立国家建立一个政府。麦迪逊在发言中倾向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并主持起草即将诞生的宪法计划。他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一起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发表在报纸上名为《联邦党人文集》。学者们始终认为这些论文是对联邦宪法的最权威的解释。

    1789, 麦迪逊被选入美国众议院。他协助组织政府部门, 并为起草美国宪法前10条修正案, 即权利法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797, 麦迪逊退出了公共政治生活, 但保持旺盛的精力抨击联邦党人的政策。1801年杰斐逊当选总统时, 他被任命为国务卿。杰斐逊期望麦迪逊成为自己的继承人。1808, 麦迪逊以民主共和党候选人身分击败联邦党人反对派, 当选总统。

    麦迪逊在外交政策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英法之间的拿破仑战争。美国与交战双方进行贸易的不少船只被战舰扣留。许多美国人指责英国人煽动印第安人闹事。美国人还认为通过战争使他们可以控制加拿大和佛罗里达。

    然而麦迪逊知道他想要同英国开战的准备尚未就绪。1812618, 美国国会批准对英宣战。他的联邦党人批评者反对这场在麦迪逊重新当选总统后的战争并称它是“麦迪逊先生的战争”。

    1812年战争的结果打成平局。1815年根特条约Treaty of Ghent宣布了战争的结束, 但导致战争原因的问题却一个也没有解决。不过它维护了美国领土的完整。(参见1812年战争)

    战争结束后的两年里, 美国经历了巨大的国内发展。由于公路、铁路的改进促进了西部的移植, 土地制度使之较为容易地取得边疆的地产。美国的工业得以保护以对付外国的竞争。

    他的第二任期在1817年结束后, 麦迪逊退休回到了弗吉尼亚他的蒙特彼埃庄园。1836628日他死于蒙特彼埃庄园Montpelier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85042.html

上一篇:书生伉俪—忆何兹全先生、郭良玉先生
下一篇:《世界百科全书》条目:约翰·昆西·亚当斯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