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uspe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ruspex

博文

考研高考化,高考应“科普化“ 精选

已有 7438 次阅读 2023-4-11 09:0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2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基本接近尾声了,该面试的、该调剂的都快完成了。与去年457万报考人数相比,今年增加了17万,达到474万。比2021年到2022年的21%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量要小一些。但考研难度却大了不少,从三个方面就能看出。一是以往400分的考研高分,今年被调剂的不在少数。二是一些学生为了确保能考上研究生,甚至采取了“逆向考研“、即报考双非院校的保守策略。三是今年考生中二战三战的比例比以往也增加了。

因为机会成本的上升,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考研的人数仍然会继续维持上升趋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唯分数来初筛研究生的弊端会越来越明显。

因为唯分数,考研的学生们就会沿袭高考时的学习模式,通过刷题来固化对各种题型的记忆,提高得分的稳定性。尤其是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依靠考场上的灵光一闪来解难题就非常有风险。然而,纯靠记忆反映出的高分,事实上与研究生的科研定位是背道而驰的。

也因为唯分数,多数考研的学生可能会把绝大多数时间投入到对专业课的学习上,一而再,再而三。但事实上,现在的科研其实已经相当细化,即使在同一个学院,不同老师之间的研究方向也是千差万别。靠考研专业课的分数,一是无法鉴别考生的科研能力;二是专业课的学好学坏,对具体的科研方向其实用处也不是特别明显。除此以外,他还无形中将许多非本专业、但却对该专业相关研究方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拒之门外了。

也还是因为唯分数,通过面试来甄别学生科研能力就变得特别重要。这导致了不少高分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良好表现,而被淘汰。也让一些在本科期间有过丰富科研经历,如提前进入实验室、发表过高质量论文的学生,在初试不利的情况下,可以翻盘通过复试。然而,复试给每个学生的时间并不长,15到20分钟,每个面试老师问问题的角度也很难保持一致性。在主观因素占比太多和有限面试时间的情况下,筛选真正具备科研能力的难度并不小。很有可能,有一些第一印象科研能力窄看“不错”的学生被选上了。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都是考研“高考化“产生的问题。要避免这一问题,在研究生考试中增强科研能力的筛选比重就变得尤其重要。

既然专业课的分数不等同于本专业具体科研方向的科研能力,那可能合理的策略是通过考试来评估考生的“泛”科研能力。比如通过对科普文章、和科技文献的阅读理解来评估。

为什么呢?一方面,科研能力本身就应该是一种触类旁通的能力。是研究生期间需要掌握的,即使毕业后换科研方向也能快速运用该能力解决非本专业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科普文章、科技文献的阅读能力,也是研究生在解决科研问题中的必要环节。

将这一环节前置至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可以避免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专业课的刷题、却无助于科研能力的提升上。也能快速且尽早地提升考生的科学素养,减少了在研究生入学后再培养该素养的时间。

事实上,近两年的高考已经能看到国家对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重视。比如2022年高考语文乙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就出现了三篇科普文章,分别选自杨振宁的《对称与物理》、尹传红的《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和肯尼思利布雷希特的《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其目的是希望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养成良好的科学观察习惯,并能运用科学思维来探讨所见事情背后的科学本质。无独有偶,2023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中,也有16分的题分配给张军平的人工智能科普书《爱犯错的智能体》。该题是期望考生通过分析陆汝钤为该书撰写的序来推测书的结构,同时学会关注学术前沿,以有利于培养考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从2021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来看,今后高考中科普文章的出现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而非昙花一现。

这也意味着,我们同样需要对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做一些变革,既然考研可能“高考化”,那我们也应该将“高考化”的考研科普化。

具体来说,可以在考研考试中单独设置与科普文章或科技文献的阅读相关的考试科目,或替代专业课的考试。

更具体来说,一是通过科普文章或科技文献的阅读来评测考生对科学知识了解的广度和平时相关知识的积累程度;二是通过科普文章,可以考察学生对文章的阅读能力,包括能否了解全文撰写的结构、中心思想,是否可以快速发现文章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可能可以探索的方向等等。三是帮助考生形成适合科研的严密逻辑,因为多数科普或科技文献都有其内在的逻辑。除此以外,还可以引入短科技文献和短篇科普文章的写作,来提升考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我相信,通过在考研中前置科研能力的考察,不仅可以让考生在准备考研中就间接地提升了科研能力,而且能更好地筛选真正具备科研能力的考生,还能缩短考生进入相关科研方向的学习时间,更快地产生科研成果。

 

张军平

2023年4月11日星期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9532-1383757.html

上一篇:舌尖上的人工智能
下一篇:当科研左右了科普
收藏 IP: 202.120.235.*| 热度|

18 王涛 郑永军 马浩 马泳波 齐彦收 曾荣昌 王安良 陈万浩 晏成和 雷宏江 刘全慧 孙颉 曹俊兴 周忠浩 周浙昆 徐长庆 段含明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