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新年新思考:专创融合教育之路怎么走?

已有 1853 次阅读 2023-2-7 17:42 |个人分类:教育课题|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新年新思考

专创融合教育之路怎么走?

 我是2019年开始接触创新方法的。当时已经走了将近十年的信管专业CDIO(MIT等高校发起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运动的简称)教改之路,对未来该怎么走,有点茫然,感觉前面好像突然没了人,也没有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参加了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校内培训班。在培训第一天(2019年1月16日)结束后,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这样记录到:“好事多磨,哈哈,起了个大早,没想到坐反了(公交)车。呵呵,还好什么都没有耽误,吃了(早)饭,完成了英语打卡,培训也没有迟到,看来早起的鸟儿的确有虫吃。今天的培训含金量很高,哈哈,虽然拉得很快,但比想象中容易理解,欢迎对TRIZ感兴趣的亲们一起学习起来,可以直接在MOOC中搜索冯林老师的TRIZ创新课~”现在再次翻看那一天获得的TRIZ学习资料才想起来,也就是那一天,让我在新管专业CDIO教改之路上又重新发现了一条隐约可见的新路——专创融合教育之路。之后,我便开始TRIZ创新试验,并尝试将TRIZ方法应用到青少年信息科教中,但尝试之后发现,越来越多的知识盲点开始涌现,怎么办?这时候,我遇到了莉莉老师。

第一次听莉莉老师说我国也有自己的原创学科——可拓学时有点半信半疑。因为那时对TRIZ认识不深入,对可拓学更是不了解,所以就更加好奇,特别是听到莉莉老师将“可拓创新方法”与“TRIZ创新方法”相提并论时,总是会忍不住的想去弄清楚——可拓学与TRIZ之间到底有何联系和区别呢?作为我的可拓学领路人莉莉老师,她当时也不能很明白的为我解答这个问题,所以从2019年8月22日开始,我便踏上了可拓创新方法的自学之路。很幸运的是,通过微信搜索引擎,我发现了来自可拓学创始人蔡文研究员在2013年8月17日-18日于“首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研讨会暨可拓学创立三十周年庆典大会”中做的专题报告资料——可拓学的科学意义与未来发展。里面介绍了可拓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可拓学的基础理论可拓论、可拓学的方法体系可拓创新方法,以及可拓学对数学、逻辑理论、系统论和方法论的拓展,最后还有对可拓学的未来发展展望。看完这篇专题资料后,我在微信朋友圈记录到——“功能分析到底该怎么划分超系统、系统和子系统?如何识别组件和功能?可拓学和TRIZ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TRIZ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简称,发起人是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其理论成型于1956年,那一年阿奇舒勒和夏皮在《心理学问题》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创造发明心理学》的文章。而可拓学的发起人是我国广东工业大学的蔡文教授,理论诞生标志是1983年在《科学探索》学报发表的一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可拓学的诞生源于1976年蔡文研究的一个“物元分析”选题。什么是“物元”。物元分析主要研究什么的?根据1988年物元分析教研室发表的综述了解到:物元就是“描述事物基本元素”,简称“物元”。而物元分析就是研究解决不相容问题的方法和理论,主要包含物元理论(研究事物的可变性,即变化的条件、路径和规律等)和可拓集合论(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数学形式来表达,以便最后用计算机来处理不相容问题,属于定量化研究决策问题。)如果你学了TRIZ后,对功能分析法依然困顿,建议再看看可拓学的物元分析,可能会一定程度缓解困扰。预祝学习快乐。”这条朋友圈现在看来,自己当时对物元、物元分析的认识还是很肤浅,只能依葫芦画瓢,而且画的还是早期的瓢。可能正是这种无知、好奇又肤浅的学习状态促使后来我参加了可拓学的线上讲座,还误打误撞的得了一个三等奖,还获得了蔡文先生捐赠的300元奖学金,这些无疑都成为后来我组织“可拓创新分享会”的动力。

其实第一次听闻“创造学”这个词是MATRIZ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的一次TRIZ一级培训课上,听说在国内目前有三种主流创新方法,TRIZ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创造学。记得当时培训过程中也因为好奇搜寻过创造学的资料,大概了解了来自美国、日本等国的创造学发展大体情况,因为当时培训内容很多,培训时间有限,所以也没有来得及深究。后来在2020年10月28日第一次组织“可拓创新分享会”时,我有幸邀请到了创造学专业的莹莹老师来做分享。她是当时我认识的第一位TRIZ、可拓、创造学方法都有学习的一线创新课教师,1996-2000年在自动化与创造工程专业学习,2000年开始从事《创造性思维与技法》教学,后来又学习了TRIZ、可拓学,并于2015年参加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培训班,2017年还通过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师资培训。现在她已经加入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还开设了可拓创意思维及训练公选课和基于可拓建模的思修课。因为莹莹老师的引导,我才知道原来我国创造学有自己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派——普通行为创造学。

我国普通行为创造学创立人是中国矿业大学的庄寿强教授。现在回想起来,普通行为创造学的书是2020年听完莹莹老师讲座后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但第一次与寿强先生线上交流却是一年后的事情了。记得那天是2021年12月30日,大雁老师把他拉入到一个创新群里,群友简单交流时,我惊喜发现寿强先生也在线,于是立马加了他微信。一开始的交流只是大概介绍自己的学习研究经历,只花了17分钟。第二次线上交流则是在一周后,也就是2022年1月6日,主要由寿强先生介绍他的普通行为创造学研究历程,这次交流了99分钟,让我对国内创造学研究历史、现状和问题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受益匪浅。但真正开始系统学习和琢磨普通行为创造学则是在2022年7月,记得在7月25日朋友圈分享的学习记录中,我首先仔细阅读并分享了庄寿强先生于2005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最小思维过程单元”及思维科学意义》的论文。然后就这篇论文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寿强先生做了一些探讨,这次探讨让我对可拓学基元理论中所经常提及的“特征”一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什么是创造?能否透过外在的创造行为洞察内在思维过程及其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趁热打铁,快速通过手机知网搜寻了寿强先生历史发表的所有论文,看完长达70多篇的论文列表后,我惊喜地发现庄寿强教授的整个科研之路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专创融合教育之路。特别是看了在他于1984年发表的《教书育人方法探析》一文,惊喜的发现他当时的教育理念与我最初选择教育事业的初心非常相似。现在把这篇论文全文摘录如下,期望对想走专创融合教育之路的小伙伴有帮助,预祝新学期学习快乐~

附录1:普通行为创造学派创始人庄寿强教改系列文章:

庄寿强:教书育人方法之探析(1984)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人类知识的总量正在急骤地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在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中能否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育工作如何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形势对高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谈谈自己在探索教书育人道路上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讨论。

一、大学教师应该时时想到如何把学生培养成超过自己的人

当前一般高校中以传播知识为主。实际上,一个大学教师很难将自己的全部知识在极有限的时间内统统教给学生的,学生对于所教的那一部分有限的知识,也不太可能完全接受。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现象:学生的知识总比老师的少,如此下去,只有“老”的教师才最有知识,也才最有资格当权威、专家。(这大概也是常见的论资排辈的来由之一吧)。学生要想在大学期间就搞出什么超过教师的发明创造之类的名堂是很难的。这样的教育不能适应“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需要的。我们教师应该要有改变这种状况的勇气,要相方设法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近或超过我们的水平,以适应科学技术竞争的需要。

我是搞地质科学的,我想,能多培养出一个人才也许比自己多写出一两篇学术论文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因此,我把许多时间与精力放在如何教好学生,如何教书育人,如何培养人才上。我认为这是四化建设所赋予我们教师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为四化建设所做的贡献,主要应该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上。

当然,如要在知识的数量方面苛求同学全面达到或超过老师显然是困难的。但是,要在智力发展的各种能力上,比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达到或超过教师则并非不可能,这也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高教事业才会欣欣向荣。我在一次三年级的野外地质教学实习中对某地一个断层有我自己的见解,我便把自己的整个观察、判断过程以提问题的形式逐步渗透给同学,也把野外的一套地质工作方法详细地交给了他们,最后鼓励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索,大胆判断,不要盲从。结果有个同学除证实了我的观察外,还利用他有的知识定量地计算出了该断层地真断距,这确实超过了我当时的思考范围。于是我对这个同学进行了表扬、鼓励、加分。由于我比较注重启发、引导并培养同学的各种能力,所以他们感到实习很有收获,那个同学认为那次短短的野外实习是他学习生活上的一个巨大转折,使他学到了许多以前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关于能力方面的知识,后来,他考上了研究生。

二、要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来对待教书育人

那个同学说的“一个巨大的转折”对我是一种鼓励与鞭策,由此我想到如果这个“转折”不是发生在三年级而是在一年级的学生中,如果教师和学生能经常接触,教学相长,不是更有利于多出人才吗?大学教师决不能只是做一架简单地把书本知识照搬给学生的传送机,他应该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雕塑家。育人才的工作是一门系统的学生,应该像科学研究要做实验一样,探索全面培养人才的规律,以便从中发现一些能够上升为理论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于是,我主动地向领导申请,要求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并建议最好为4年,从同学进校直到毕业,这样做有利于全面地、系统地观察、了解并总结其中的教书育人的经验教训。我的设想是:第一年主要是打基础,了解情况,培养和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启发、鼓励他们早日成长。第二学年则根据个人之长,区别情况认真对待,启发引导,寻找好苗子重点培养。第三学年则有计划地提高同学的自学能力,指导他们看书学习,拟写读书报告及科学小论文等,了解地质上的新理论、新领域、新动向。第四学年则集中精力放在同学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上。

一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育才就要爱才,与同学们广泛地接触、培养感情是育才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与他们在感情上融洽了,才能清楚地了解同学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打算,有什么困难、要求与愿望等等。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因此我十分注意与同学打成一片,关心同学,爱护同学。凡是同学生病了,我都要亲自看望、问候,发现同学有困难,我尽量积极主动帮助解决。我引导他们养成总结地习惯,帮助搞演讲会和成立5个学习小组,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给同学们介绍地质科学地现状,分析本专业地长处和问题,鼓励他们攀登高峰。我还积极参加班里地文娱活动、体育锻炼、郊游、联欢等各项活动。总之通过各种渠道尽量多与同学们接触。我经常检查自己,要求同学做到的,我是否已经做到了,要求同学不做的,我自己是否也不做?这样,既对自己是一个锻炼,又可在同学中慢慢地树立起威信。不少同学对我都愿说心里话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整个班主任工作,我都注意按科学研究的要求,记录大量的数据及实际资料并及时做好阶段小结,以便从理性上加以考察。

三、要勇于探索教书育人之路

一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只是一个基础环节。基础固然重要,但要培养人才,还必须对同学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同学成为超过自己的人。

知识是无穷尽的,也是永远学不完的,在所谓“知识爆炸”的今天,人才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人是否能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灵活地运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开辟新的天地。知识量太少当然是不行地,缺少必要知识的人根本谈不上会具有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同学要求的知识量偏大,如不注意,将可能使真正的人才转化为“死读书”、只会跟着老师转的“书呆子”。知识量多大算恰当?我想,只要做到在某几方面能使同学们掌握课程的基础与精华,并做到在本学科内能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量即可。余下的问题主要是培养各种能力,让同学自己去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同学们具备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与能力以后,他们就可以自己重新获取新的知识,然后在运用新知识的基础上又能进一步提高能力,如此循环反复像滚雪球一样。凡能越滚越大者,即可谓为一才。知识只是在会用的人手中才会转化为力量,否则,死的只是不但不是力量,而且可能成为人们前进中的一种障碍。

所以,大学教育首先要给学生必要的知识量,即相当于“雪球”的核心,然后重要的在于教学生如何“滚雪球”,即如何获得新的知识。

我在某班的所谓“死背课程”地史学的专业课讲授中就考虑到把各种基础知识、“死记”材料尽量缩小到“雪球的核心”上,然后注意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加深已学到的知识,并得到巩固、发展和融会贯通,开发自己的智力,培养各种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正如华罗庚所说,任何发明创造都是搞人家没有搞过的东西,走人家没有走过的路,这就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但是,长期的教育使同学中产生了一种惰性,即总是希望教师多讲些,他们多记些,而他们自己则不愿多动脑子。为此,我也反复地考虑如何使同学们克服这种惰性,如何启动同学智力机器地问题。比如,我出了一道作业题:自己找出XX章的重点。要求同学写得精练、准确,字数越少越好。结果同学都带着找重点的问题首先复习消化讲课内容及教材,继而去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有的画图,有的列表,有的自问自答,十分活跃。最后,我统一把作业中的情况汇集整理成条,在辅导课上表扬重点找得好的同学,并着重分析其原因,同时也指出重点找得不妥的地方,同样也详细地探讨了原因,这样就使同学能切实地明白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及应用上是否走了弯路以及为什么走了弯路,对同学的帮助较大。另外,我还规定,在作业或实验报告写好后,必须先由另一同学审验,指出其问题所在,做好简答的评语并签名以示负责,这一工作也记入平时分数中。这样做,可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判断是非得能力和敢于负责的精神,更重要的是由于审验者与被审验者的看法观点必须直接交锋,因此常常引起讨论,甚至把“官司”打到教师处,这就使同学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而且有一些问题确实对我自己也有所启发,我感到,这是发动学生积极讨论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同学们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显然有所加深。例如在讲到国际国内八十年代新出的多重(三重)地层划分理论时,过去在别的班级曾用了很多时间,辅导课上也花了很大的力气但仍有不少同学弄不清楚,这次我讲的不多,然而重点突出,辅导课也未花什么劲,可是同学基本上都吃透了精神,少数同学还有所发展,比如有人提出两重地层划分的想法,这在国外的确有少数国家正在使用。

此外,还可采用由每个同学自拟一份试卷的做法来代替一般的小测验,并要求同学避免冷题、偏题,开动脑筋尽量出一些带有创造性的活题。这样做不仅开阔了同学的思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部分同学中“猜考题”的习惯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而且对于我自己今后出考题也无疑会有一定的帮助。现在,同学中要求我指出重点,列出复习提纲的现象大为减少了。

实践表明,能否真正地发挥学生中的各种积极性,能否真正让学生做到主动地自觉地学习从而能够表现出某一方面的能力或天才是与当前的考试制度密切相关的。我想,分数不仅仅要反映学生知识量的大小,更要的还应反应其各种能力,只有尽快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将跟同学的分数与其各种能力能直接挂上钩,才能打掉同学中存在的“惰性”,抑制“死记硬背”者的高分,才能让思路开阔有创造力的学生大有作为。现行“一次大考决定论”的考试制度只有利于培养保守型的学生,它常常妨碍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可以想象,在现在的大学中,即使存在爱因斯坦式的天才大概也会被这种考试所埋没,这的确是痛心的事。我们搞教育的人应该逐步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让所有的开拓型学生都有得到锻炼的条件,并且都可能以分数的形式反映出来,这样,“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了。

(本文发表于1984年煤炭高等教育第2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919-1375252.html

上一篇:【兔年新春.初三】东方浪漫.多彩云南~
下一篇:可拓创造法开课初衷
收藏 IP: 183.220.78.*| 热度|

1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