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pingy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pingya

博文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还没有真正破题

已有 6348 次阅读 2008-1-1 14:2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1985年至2005年,20弹指一挥间,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几乎是花去了一代人的精力。一代科研人员离职了,一代管理官员退位了。蓦然回首,农业科研院所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呢?

 

作者征询几位农业科研院所领导和科研管理负责人,都说科研体制改革已经完成了,但无人评说改革的成功与失败。作者请他们谈谈改革后科研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几乎同时语塞,很难比较系统地说出体制改革有哪些“突破性”亮点。

 

怎样审视和评价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实际效果呢?科学技术部“徐冠华部长纵论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一文阐述:从科研机构的现状来看,受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制约,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科研实力和成果水平远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因此,科研机构改革势在必行:一是真正实现科研资源的合理利用,科研机构按自然生态区划布局。二是建立不同类型研究所体制和机制,科研型企业必须是研究主体和产业实体并行发展。三是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等。

 

——农业科研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了吗?回答是没有。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队伍,国家、省、地农业科研单位按行政区划分属同级农业部门,条块分交叉重复,人员集中,难以组织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缺乏科研创新所必需的学科交叉与人才流动。例如,北京地区小麦面积约100万亩,玉米面积约200万亩,20年前北京市就集中了14家小麦育种单位、17家玉米育种单位,同一单位又分设若干课题组,任务基本相同,而大部分省区亦设有同类有机构。20年后相同单位可以说是有增无减。为什么不能按专业分设在自然生态区呢?北京是首都,近水楼台先得月吗。北京有一家学科齐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还有一家门类相同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可以精简合并吗);有一所院系庞大的中国农业大学,还有一所逐步升级的北京农学院以及刚刚建立的农业技术职业学院(有存在必要吗)。类似这样的现象在各省(市)普遍存在,而且大多数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农业院校都集中在大城市。一位省科技厅负责人坦诚相告:“每年下达科研项目和经费,都要同时考虑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摆不平会招惹意见。农业科学院进入大学,我完全同意。避免资金分散,重复研究。”但他又摇头补充说,困难重重啊。

 

——转制科研型企业健康发展了吗?回答是基本没有。在“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办企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总体状况远非想象的那样风光迄今还没有树立一家成功的典型和可资借鉴的经验。科研型企业多数是将原有的科研单位一分为二,有些单位称为“一院(所)两体”,院长、所长兼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就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国有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科研型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负重前行的体制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位居劣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已经逐步深入人心,但农业科研体制及其改革方向依然模糊不清。科研型企业必须走研究主体和产业实体并存的发展路子,把科研方向与科技产业融为一体,以自身科研成果为依托,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树立优势地位。随着南方隆平高科上市公司被“新大新”民营企业兼并、北方吉农高科被北京奥瑞金种业公司控股为契机,农业科研院所办企业面临的是“进”还是“退”的问题。

 

——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改革有进展吗?回答是完全没有。鼓励农业科研院所进入高等院校或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把双方科研优势与人力资源优势、学科综合优势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发展。国家虽然做了试点并总结经验,但扩大示范举步维艰。一位省院负责人表示:产学研结合肯定是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方向,但遭遇到四种“分力”:一是目标不趋同:科研院所是以技术产品为目标,高等院校以论文为导向,而企业是以研发适销产品为需求。二是信息不对称:科研、高校和企业研发人员缺乏信息互通。三是人员分治:三种类型人员分属独立的单位,缺乏整体思考。四是行为短期化。往往是为争取项目临时组合;五是成果难分享: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高校、科研、企业的研发成果难以共享。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难题,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均为部门所有,科研单位进入院校,归属是教育部门还是农业部门?这就又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农业、科技部门的整合问题。

 

——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了吗?回答不是完全没有。一位省院负责人说:建立这种新机制主要是为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农业科研院所存在的传统观念和机制弊端,束缚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未能充分释放潜力和能量。农业研发院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人才进入全球市场流动的大循环,人才的流失问题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农业科研院所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缺乏活力,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依然严重。社会上非农部门争夺农业科研尖端力量,一些农业科研带头人相继离开,造成人才外流,农业科研队伍很不稳定。

 

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步履艰辛,进展缓慢,障碍很多,问题不少。相当一部分科研院所负责人强调农业科研的特殊性和弱质性,淡化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的认为体制改革“过急、过快、过狠”,指摘举办科研型企业是“左”的取消主义;有的对计划经济体制表示浓厚的感情和眷恋,抵制科研体制的任何改变,甚至组织研究人员联名上书国务院直抒胸臆。特别是涉及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以及农业科研性质引起的争论。一位省院负责人说: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其实都是高层意图的延伸,依据政府部门和主管官员的指示,发一个文件、开一次会议、某位领导发言,所谓深化改革基本上是被形势裹挟推往前走,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性” 改革不多。在传统“稳定”思维影响下,使改革的一些重要举措和很多时间被延误了。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基本上未触动存在的深层弊端。在20067月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很多农业科学院所负责人陈述遭遇到的困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说:“目前省级农业科学院普遍是‘一边挎篮,一边伸手’,四处要政策、要项目、要资金,科研攻关很难开展。”还有的负责人反映:“农业科技长期存在投入不足、科研资源条块分割、竞争过度、协调不够、科研自主创新实力薄弱、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很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实际上是农业科研院所“新”形势下存在的“老”问题。从这个视角说,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依然徘徊于市场经济边缘。一位科技官员坦言:农业科研院所可能是计划经济体制唯一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地方,这表明最后改变的地方往往是最难改变的地方。现在又锦上添花地在全国组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创新中心、工程中心、改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等,国家就是再增加几倍几十倍的投入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困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3-13688.html

上一篇:农业科研院所“衙门化”之测试
下一篇:科学家在政协会议上“角色错位”
收藏 IP: .*| 热度|

1 刘闻铎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