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忆31年前在加州硅谷科技园区的两次聚餐(1991年8月8日、10日)

已有 3837 次阅读 2022-5-26 09:38 |个人分类:美国所i见所闻(2017--)|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31年前在加州硅谷科技园区的两次聚餐(199188日、10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5月26日发布(第29994篇)

     31年的往事要准确还原当时的场景是困难的,既没有摄像资料也没有数码相机,电脑通常用的硬盘是286,电脑记录资料用的磁盘为5.25或者3.25,由于活动时间一个又一个紧张衔接,也无暇详细用圆珠笔记叙事实过程,而往往在记事本上用简要的字句来记录,如果没有这个记录的保存,那么类似199188日到816日我的加州旧金山、库比提诺之行,住吕建琳家,和吕建琳、吕建平、吕建立三家团聚及访问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游览湾区等活动概貌都只能是大概且模糊的。幸好我有尽可能保存原始资料的训练,其中包括了当时用带胶卷的相机拍摄的照片,限于条件这些照片只能是有选择的少量的,有的是自己拍摄的,有的是堂弟妹和其他亲友拍摄的。即使这样,我至今还是一下子想不起来照片里所有人的名字,恐怕需要有兴趣的当事人来辨认了。

 

199188日(星期四),1000-1310 我乘坐25次航班由JFK飞往旧金山; 1330(西部时间)堂弟建立驱车来机场已在出站口等候接我。1430车到达堂妹建琳家(库比提诺10336号),建立家距离不远,稍事休息和聊天。1900-2200他(她)们驱车带我到Cupertino 一家华人餐馆聚餐,为祝贺堂妹夫臧大化五十寿辰(194288日生),我见到了建琳一家(两个儿子史蒂文、维克托在场,但两个女儿式莲和式兰时在学校未回)、还有建立一家和建平一家(堂妹夫托尼及一子一女)。另外还有大化、建琳的朋友魏韦夫妇和陶先生夫妇。

 

810日(星期六)1900-2220 大化、建琳又带我到圣何塞的万里香饭店参加Ta-Lin –HAS先生的宴请,在这次聚餐时硅谷华人圈科技名家徐大麟也来了,大化还专门介绍我和徐先生认识和交谈,他是大投资家,有项目可以找他投资。可惜我是一介书生,对经商一窍不通,自然也对此从不在意。徐大麟,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山东高密19474岁时随父母来到我国台湾地区安家落户70年获得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利分校的电机工程博士学位,1985年,徐大麟为IBM研究实验室里职位最高的华人。1987年创办起了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开始了风险投资)

回家路上,2240-2400 又在五月花酒店五月花酒店参观参加八月生日的PARTY(庆贺八月出生的亲友聚会)。

 

照片6张拍摄于1991.8.8. 8.10

11991.8.8晚库比提诺华人餐厅为臧大化50寿辰

臧大化居中,左堂弟建立、艾丽丝夫妇,右堂妹王显渝、建平夫妇

 1991.8.8晚库比提诺华人餐厅为臧大化50寿辰 DSCN8804.JPG

21991.8.8晚库比提诺华人餐厅为臧大化50寿辰

左二起臧大化、吕建琳、黄安年

 DSCN8806.JPG

31991.8.8晚库比提诺华人餐厅为臧大化50寿辰 臧大化、吕建琳、黄安年


DSCN9022.JPG

4,1991.8.8. 晚库比提诺华人餐厅为臧大化50寿辰上大化(中)和魏韦夫妇和陶先生夫妇。

 DSCN8819.JPG

51991.8.10晚在圣荷塞万里香饭店和臧大化、徐大麟合影

 DSCN8809.JPG


61991.8.10晚在圣荷塞万里香饭店建琳和Ta-Lin –HAS的太太

DSCN8821.JPG

跨世纪的西部硅谷

已有 4060 次阅读 2007-6-20 08:35 |个人分类:美国纪行见闻(A)

跨世纪的西部硅谷

 

黄安年文  2007年6月20日

 

(按:美国西部硅谷是包括台湾、大陆及世界各地在内的华人的骄傲,今天的西部硅谷依然是科技人员的创新园地。

 

《跨世纪的西部硅谷》一文写于2000年1月12日、2004年2月下旬,载黄安年著《美国纪行——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第213-216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1月,文字上有修改)

***********************************************88

 

 

我于1991、2000、2004年来过美国西部硅谷(Santa Clara Area)地区三次,每次都住在库比提诺我的堂妹家,时间都是10天左右。妹夫臧大化是早期硅谷的创业者之一。由于地处硅谷心脏地区又在和直接参与硅谷创业发展的企业家接触中获得不少感性认识,因而也增加了硅谷的深入了解。1991年那次硅谷正处在蓬勃发展;2000年那次遇上硅谷发展的最高峰,而2003年这次硅谷行则是经历低谷后开始复苏的时期。

 

西部硅谷(一称矽谷)的成长是20世纪美国高新科技迅速发展的集聚地,也是跨世纪网络时代华人的淘金地。以旧金山海湾地区为依托,沿101公路两侧为轴心,由圣他克拉拉县向弗里蒙特地区扩展的硅谷地区是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美国以IT为代表的最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世界高新技术的龙头地区和华裔和中国技术人员云集的地方。如果说19世纪中期旧金山和太平洋铁路的兴建使美国东西部联成一片,成为横贯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的美洲新兴大国,华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那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硅谷地区的兴起则使美国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继续成为超级大国并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华人为此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记得《世界周刊》2000年1月9日刊登长文:《矽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矽谷到网谷》文称:“1971年,英特尔发明了第一颗电脑晶片,矽谷(Silicon Valley)正式进入风起云涌的半导体时代,八十年代是个人电脑时代,九十年代,网际网络带领人类走向无国界的新世纪。”然后文章论述“进入电脑及网路时代”时说:“微处理机的诞生以及个人电脑的兴起,把矽谷带入黄金时代。1972年以后的十年间,矽谷出现了三千多家电子公司。”文章接着分析在矽谷“五分之一的工程师有华裔血统”,“有人笑称:若这儿没有华人,矽谷大概就会沉下去了。”“文章详尽叙述华裔人才对矽谷开发的贡献:八十年代华裔创业家渐多、九O年代更见创业传奇,其中提到臧大化的Oak公司等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文章还说:"华人圈,创投界大哥大则是徐大麟,他是科技出身,1973年加入IBM,服务了十二年后进入创投界,离开时是IBM圣荷西研究中心储存系统和科技经理。1985年,徐大麟进入汉鼎(H&Q),是把美式创投公司带入台湾的第一人,现在是位在旧金山的汉鼎亚太董事长。1998年,他获选为商业周刊的‘亚洲之星'”记得1991年我在矽谷参观旅游时,一次在聚餐时臧先生还特意介绍我认识这位徐大麟先生,说他是大投资家,有项目可以找他投资。可惜我是一介书生,对经商一窍不通,自然也对此从不在意。那篇文章还论述了网际网路带来新商机、并购频频,华商不缺席、未出校门先创业、矽谷里的中文网站雅虎,奋扬,新浪潮等大陆人才展身手,创业园地高潮不断,称“科技与商机是部分国界的,而矽谷则是科技‘联合国',在这个世纪中,许多高科技发展大第一波在矽谷开始,随波到其他地点,它已成为一个最完整的创业园地。”同期周刊还有一组关于矽谷传奇的小档案:1997年,圣荷西升为全美第一大出口城市;1998年,矽谷平均薪水为49060美元,比全美平均的30860美元高出50%;1998年全美成长最快的500家科技公司中,硅谷占62家;1999年圣荷塞是全美地十七个最热门城市;目前硅谷最热门行业是软体专业人员,平均年薪达到9万余元;20%的全球100大电子及软体公司在硅谷发迹;1998年圣他克拉拉县平均房价304500美元,租赁公寓平均月租为1300美元。由于硅谷的急剧发展,大湾区(Greater bay Area)尤其是圣他克拉拉县和圣荷塞市(San Jose)的人口迅速增长,现在圣荷塞人口已经超过150万,跻身于美国10大城市之列,尤其是IT等高新技术人员远高于美国其他城市,整个圣他克拉拉县的平均房价高达56万,高于美东城市。

 

经过了2000年春夏的股市崩盘、IT大滑坡和“9·11”的冲击,2004年初,在硅谷地区的10天里,我们浏览了IT行业的大公司,其中包括IBM在硅谷地区的三个办公地点, 和参与开创Yahoo的创业者先阿里巴巴公司的TCO吴炯见面聊天,接触在硅谷地区生活的各个层面人士。硅谷地区可以说是美国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虽然这里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是还是机遇大于挑战。硅谷的发展依赖于IT电脑业,而IT电脑业的快速发展和纳斯达克科技股的急剧飙升分不开,这种飙升在2000年3月10日达到最高峰,纳斯达克指数该指数为5046.62点。然而科技股的急剧飙升总有尽头,泡沫继续膨胀,期望值过高,极大地助长投机行为,人人梦想炒股做发财梦,以为只要购买IT股票就一定升值,只要在公司里得到一部分股分,一旦上市就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四年前的硅谷热闹非凡,大中小公司林立,所有的公司建筑物日夜灯火通明,人流、车流、飞机流、会流、消费流交织在一起,高速公路、快速公路、街区道路车水马龙,站在所住的彩虹路终端的山坡上鸟瞰库比提诺、圣荷塞、森尼维尔(Sunnyvale)、芒挺维尤(Mountain View)、圣他克拉拉、萨拉托加(Saratoga)等地简完全是一片灯火海洋。

 

然而股市低迷、IT行业不振使硅谷地区遭受沉重打击,直到2004年初纳斯达克科技股好不容易爬出2000点,3月初还在2000点出头处徘徊,我们这次来到硅谷所见所闻,似乎还没有完全从低谷中走出。随着公司关停并转,流行裁员风,有的裁员一半以上,有的干脆将公司移出硅谷。在库比提诺距85号公路不远的南第安萨( S De Anza Blvd)路上繁华地段有一家华人开的华美花店,店主来自上海,曾在一家拥有2600人的IT公司任职,该公司后来迁往中国珠海,裁员后剩下60余人,他两年前被裁后,就从原先花店主手里盘下由他们夫妇两人经营,虽然改行,但是日子过得还算自在,硅谷地区裁员风到现在还没有停歇,影响最大的是那些从大陆刚来这里创业不久的携带家小的年轻人,一般还没有解决身份问题,买了一套与自己的偿付能力不相适应的住房,本以为有了收入不菲的工作还会再上一层楼,支付住房贷款不成问题,那知一下被裁,就很难挺得住。咬牙坚持下来的,只有缩小消费水准,有的闲着没事,干脆生儿育女起来。如果实在坚持不住就只有加入“海归”、“海待”行业打道回国或者离开加州到美国东部或中西部城市另找机会,至少那里的房价要比硅谷地区低些。在整片的公司,裁员对象往往不分水平高低和是否名牌大学毕业,那些年薪10万以上的技术人员一旦被裁难以找到理想工作,他们在苦苦等待好时光的再次降临硅谷。

 

公司关停并转和裁员已经明显地从日常生活运转中表现出来。和四年前相比,人流、车流显著减少。人们普遍感觉现在车好开了,四年前交通堵车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好像迎刃而解,我们每天出门极少碰上堵车,只有一个风雨交加的早上高峰时间堵了车,这在拥有400万人口的圣他克拉拉县硅谷地区来说是很少有的现象。餐饮业生意清淡竞争激烈也和四年前大不一样,硅谷地区的中餐馆几乎在每个市镇均有“中国城”,以前门庭若市,排队和预约的情况很少,满座率呈下降趋势。还有一个突出的情况就是我们几次经过在IT公司云集的路上两旁,看到招租办公用房的大横辐,夜间看到整片办公用房里空无一人,说明公司已经关张。

 

说到硅谷地区的前景,有人以为硅谷的顶峰已经过去,硅谷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业内人士还是充满期望。臧大化认为硅谷的创业者有变,但是硅谷的创业精神不会变,硅谷的高兴技术领航地位不会变,硅谷的技术转型会加快,在转型期会有新的企业、新的创业者崛起,也会有一批公司和人员被淘汰。臧先生从90年代后期就开始投资多元化,一如既往地充满活力,不仅工作在科技开发前沿而且还活跃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在雅虎创业中的新贵、阿里巴巴的TCO吴炯谈起硅谷前景充满信心,他以为目前的低谷是正常现象,只要转型成功硅谷在创辉煌,硅谷人的创新精神不会减弱,会在逆境中得到新的磨练,硅谷永远是属于具有创业精神的硅谷人,华人在硅谷创业中拥有许多优势,来硅谷创业依然是理想的场所。

 

毫无疑问硅谷的发展依赖于IT电脑业,而IT电脑业的快速发展和纳斯达克科技股的急剧飙升分不开,然而科技股的急剧飙升总有尽头,如果存在泡沫总会有一天发生崩盘的,在快速发展的时候还是保持必要的警惕性为好。尽管硅谷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在跨世纪的导航产业的地位不会改变。

 

(写于2000年1月12日、2004年2月下旬)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350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40266.html

上一篇:【苏】赫鲁晓夫著《关于文学艺术问题的讲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下一篇:31年前加州硅谷OAK公司的公园聚餐(1991年8月10日)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