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黄可行、贾宁夫妇合影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5月21日发布(第29952篇)
5月17日《31年前的巴尔的摩、马里兰、华盛顿、纽约之行(1991.3.21-4.2)》(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5月17日发布第29924篇)中提到:
31年前的1991年3月21日-4月2日,我有一次自纽约州府奥伯尼前往巴尔的摩、马里兰、华盛顿和纽约,并返回奥伯尼之行,这也是我1991年在美国为期一年的访学期间的第一次美东之旅,得到了在美国的学界同行和北师大历史系1977届毕业生留美同学和中国留美历史协会的相助,深切感受到北师大人和中国留美学生在美国的凝聚力。我当时所在的访学单位是SUNYA at Albany,即位于奥伯尼的纽约州立奥伯尼分校。3月21日上午11时,我由奥伯尼乘坐Greyhound Bus前往巴尔的摩,傍晚抵达巴尔的摩Greyhound Bus Station时,黄可行、贾宁夫妇已在汽车车站等候接我到他们的住地。当晚可行、贾宁以新鲜鱼虾和青口白菜粉丝鸭汤热情接待,我们促膝长谈到深夜12时就寝。黄可行、贾宁夫妇是北师大历史系1977届毕业生,80年代初他们克服困难先后来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和政治学博士学位,实属难能可贵。(2月5日我到美国奥伯尼后即和黄可行通信, 2月23日12:00-12:15接贾宁、黄可行长途电话,3月2日又收到黄可行、贾宁来信,热情邀请我方便时去他们那里小住。3月14日他们再次来信,我即时复信并于当晚11:03-1:09和黄可行通电话,商定行程)
3月22日上午早饭后黄可行、贾宁驱车陪我们参观巴尔的摩内港、巴尔的摩大学、麦克亨利堡及广场、市容。下午参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含开放的计算机房,以及在里弗农广场的华盛顿纪念碑(建于1815年,高62米)和麦克亨利堡保卫战纪念碑、1812-1814年战争纪念碑、拉斐特将军纪念碑、美国内战纪念碑等。当晚10:30-凌晨2点和黄可行、贾宁继续聊到深夜。我在巴尔的摩逗留的时间虽然很短留下印象十分深刻。我在2005年出版的《美国纪行—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一书中有一篇“写新中国一代中国留美学生的自强不息”散文中专门提到黄可行、贾宁夫妇,文中写道:“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北师大历史系学生(一般称1977级)58人中,先后赴美留学、进修的就有十五、六人,我作为他们毕业前两年的任课教师与兼职班主任,和他们有着较多的联系和交往,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就和他们中的11人有着联系。同时我作为研究生导师兼任研究生班主任又和历史系的世界史研究生有着多方面的沟通和了解,他们中又有10来位先后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留学。一些校内外学生听过我讲授美国史课程的同学中也有二三十人到美国留学,我们在美国有不少联系,有的还见了面。通过相互了解、交流和接受我的录音采访,对于新一代留学生的自强不息精神,我也有了具体而深切的了解。20世纪80年代初,自费留美比起公派留美要困难得多,公派留学生不仅数量少而且在当时也极少有77级毕业生的份。年轻学生要出国留学或者以优异成绩取得美国的全额奖学金,或者有美国亲友的赞助,到美国后靠勤工俭学维持生计和学业。此外,还会遭遇人才管理机制上设置的障碍。北师大77级学生H君在修完学业课程的情况下,毕业前夕申请自费赴美国留学,就遭遇过这样的麻烦。好不容易获准自费出国,他的姑母提供了邀请和最初的赞助,但是到了美国后一切需要自力更生。他为学习、为生计,勤工俭学,什么困难的活都要干,同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坚持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不久他在北师大的同班未婚妻J君也来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两人共同奋斗、克服困难先确保一人取得博士学位再争取另一人也拿下博士学位,两人日以继夜地工作和读书,几乎没有一天不到凌晨才休息,为了双双取得博士学位,他们商定推迟他们渴望有自己小宝贝的计划。1991年3月21-23日,我去巴尔的摩他们的住地看望,看到他们比在国内时要消瘦得多的身躯,但是显得更加坚定和成熟,他们向我详细叙述了在美国的艰辛和创业。我了解到J君终将很快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而且参加有几十个人竞争的一所高校的研究职位,很有可能取得这个职位。”(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19-320页)
下面的三张照片,两张拍摄于黄可行、贾宁夫妇的家中, 还有一张拍摄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机房。
1,
2,
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