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干旱的深盆地注水一次可以让它永久不缺雨水?!
张学文。2022 05 06
是的这个博客的标题就是问:如果我们设法向干旱的盆地一次性的引水,并且让它蒸发,那么盆地将永远告别干旱而长期维持着降水比较多的局面,而这可能吗?!
但是细一想,按照现在的空中水及其水分循环知识,确实应当如此!
这可是一个十分利好的水分循环新预言!
真的会是这样吗?下面让我先说明其道理,后面再补充一些疑点。
道理:
设想有个很深的盆地(5公里深的盆地就可以让90%的空中水跑不出盆地),其日光充足而降水稀少。而我们通过调集其他流域的河水到此盆地让它蒸发(依靠太阳能)。则其直接结果是盆地内的空中水含量大幅度增加。而檀成龙等人的研究说明,至少在中国,空中水数量的增加其降水量也是正比例的增加。即调来的水分基本在本盆地内不断的进行着蒸发-空中水-降水-再蒸发变成空中水、降水的不断的循环过程(我提出的蒸发去向矩阵也可以获得这个结论)。
于是干旱的深盆地一次注水,推进了水分在盆地内的多次多年循环。---这几乎就是一次调水却可以一劳永逸获得年年雨顺之举!
打个比方
你把一个玻璃瓶子注入很少的一点水。拧紧盖子。在日光下,瓶子里总有一些水分蒸发到上部,而后在瓶子的盖子等处出现凝结现象,最后凝结的雾变大而滑落回瓶子底部(就是水分循环)。而如果日光充足,瓶子里的水分一次加多一些,则蒸发加快,瓶子内的水分凝结加快,水分循环也加快了。
我觉得在经典的空中水知识的框架中。以上的认识,没有什么问题。当然地球是难以找到如此深的干旱又日光充足的盆地。确实浅一些的盆地水分要跑掉的多一些,具体增雨效果没有这么大,延续年数也没有这么长。
另外
盆地就是一个没有盖子的大锅,如果水汽本来就具有自发向上运动存在。则我们以上的水分循环模型就概括不了这些物理过程。以上的推测也就不会出现了。
2022 05 07补充
水汽的分子量仅是空气分子量的2/3,作为理想气体,它比空气轻2/3。它们类似空中的氢气球(氢气+球皮)应当容易被其周围的空气推挤到上层而溢出盆地。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334478.html
所以没有盖子的盆地,可能档不住水汽从顶部外溢...这些环节都需要我们准确回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