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上小学五年级,日前问我:“你是文人吗?”我没有直接回答问题。既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吧啦吧啦……小孩怼我:“那就不是呗。”扪心自问,我确实算不上。同时还产生了系列困惑。文人的标准是什么?我无法准确描述。鲁迅是,胡适是……我无法同小孩解释清楚。随后进行了粗略检索与学习。
网络上,关于文人,有许多说法,比如:会写文章的读书人;会做诗文的读书人……“古代文人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这一群体形成了多样的文化自信、文化情怀。例如济世情怀,家国情怀,山水情怀,落魄情怀,隐逸情怀,悲秋情怀,诗酒情怀,忧患情怀等等。他们的文人气质和文人情怀世代传承,独树一帜,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024168994710187&wfr=spider&for=pc )我的综合印象便是,文人是“不一般”的读书人。读书人又指什么呢?有一种说法:“读书人,是一个汉语词汇,是人们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口头称呼,代表着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一类人。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为人类科技,文化的进步做着巨大的努力与贡献。”
读书人的概念是在发展变化的。当前九年义务教育普及较好。我这一代人(1970年代),五年级筛一批,初三筛大批,高三筛大批,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并不多(比如:1993年的高考人数为286万人,共录取人数98万人,录取率为34%;1995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253万人,录取人数为93万人,录取率为37%。)。我父亲这一代人(1940年代),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很少,父亲从初中到高中(1956-1962)都是在县城上的,那时的交通条件差,父亲乐安中学学习期间,只有临近毕业时坐过几次车,之前都得靠步行。县城距离所在农村60华里,来回靠步行。乐安中学的高中是1958年创办,之前读高中得去崇仁县读,父亲是乐安中学第二届毕业生。1962年参加高考,该年乐安县参加高考考生36名,而且是到崇仁县(崇仁、乐安、宜黄三个县一个考点)去考,这届毕业生应届没有人考取大学。我查阅了一下,1962年全国高中毕业生44.1万人,高校招生10.7万人,录取比例24.3%。再往前,有机会受教育人更少,且多属于晴耕雨读、耕读传家模式,我爷爷是没上过学的。
我算读书人吗?读书的年头倒也不算少。我从6周岁入学至今,算是一直在学校,先是上学,后是工作,一晃40多年了。这些年,图书、期刊、报纸等纸媒及新媒体算是“全面开花”,笔耕不辍。会写文章、会做诗文,很惭愧,我觉得还算不上“会”。近年,我愈来愈觉得自己肤浅,读书太少。我1990年到县城上高中,之前家里没有电灯,用的是煤油灯(偶尔用蜡烛),读的书基本就是教材教辅,很少读课外书(或“闲书”)。后来,上大学、参加工作、乃至今天,读书也基本是为稻粱谋,似乎也一直没闲着,一直在读,只是所读仍太少太少,越读越觉得少。这没读过那没读过,读过的印象也不深刻。小孩追问我一些关于四大名著的问题,很多问题我答不上来,需要借助“我查查看”。如果是同小孩一起做关于阅读的语文题目,真的许多题目答不上来。我倒是愿意读、想读,种种原因,似乎真的是时间和精力不允许,眼睛不适或屁股不适的情形亦常有。如此这般,文人、文人情怀等,距自身很遥远。
近读申畅《中国目录学家传略》(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李万健《中国著名目录学家传略》(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全根先《中国近现代目录学家传略》,三本书中均有姚名达先生。申畅书中为2页篇幅,题名为《姚名达》,评述性语句有“姚名达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姚名达一生虽短促,但著述颇多……以《中国目录学史》为上乘,广有影响”“他的目录学思想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李万健书中为12页篇幅,题名为《爱国目录学家姚名达》,结论性评价为“姚名达是一位具有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又卓有学术成就的著名目录学家。他是我国目录学界的光荣和骄傲。”;全根先书中为17页篇幅,题名为《一代目录学大师姚名达》,评价性语言有“在短暂的一生中,姚名达用了十多年时间下苦功夫对目录学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优异成就,为我国现代目录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近现代目录学史上,在社会的变革、文化的冲突与学术发展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目录学生存与发展为己任的目录学家。……而在这一大批目录学家中,姚名达无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尽管他英年早逝,以身殉国,然而他在目录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已足以令后人敬仰,名垂史册!”“盛年绩学,以身殉国”“穷究历史,考辨精详”,评价姚名达《目录学》(1933)为“全书以内容全面、简明扼要见长,是目录学史上系统地论述目录学理论和方法的最早著作之一,被誉为我国第一部新的目录学著作。”,评价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1937)为“全面论述了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客观评价了中国历代目录学家目录学理论、观点和方法。此书是姚名达的代表作,也是国内目录学界的代表作之一。”,评价《中国目录学年表》(1939)“对两年多年来中国图籍文化发展变迁情况作了全面记录,专成一书”“无一字无来历,故每事皆注出处”。
姚名达(1905-1942.7.7)又名显微,字达人,江西兴国人。1925年考取清华大学国学院研究生,师从学术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1929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和撰述工作,参与编辑《万有文库》。1933年与夫人黄心勉创办女子书店,并编印《女子月刊》《女子文库》。1940年被聘为中正大学文法学院文史系教授兼导师。著有《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中国史学丛书》《史学家传谱丛书》《史理要义》《中国民族来自北方考》等。1942年在中正大学与爱国师生组成“抗日战地服务团”并亲任团长,奔赴前线,“宣传民众,慰劳将士”,7月7日夜壮烈牺牲。中正大学胡先骕校长亲自撰写挽联:“ 盛年积学,识贯古今,黉序获良师,平生读尽陈篇,学有鸿文垂宇宙;溽暑遄征。志吞胡羯,荒村斗强寇,今日缅怀教泽,永留浩气壮山河!”姚名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个勇赴国难、壮烈殉国的教授。姚名达,是名副其实的读书达人,不仅如此,还是具有文人气质、文人情怀的“鸿文垂宇宙”“浩气壮山河”的文人。
文人、读书人与读书达人,共同点是都得读书,还得做文,还需要会做人,品评之事,留给他人或后人。凡夫俗子如我,有机会读点书,走近读书人,幸遇读书达人,致敬文人,三生有幸!
延伸阅读:
1 姚名达:抗日战场唯一殉国的江西籍教授.https://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3/10/16/012720387.shtml
姚名达,字显微,1905年生于江西兴国,20岁时姚名达考入清华研究院,成为清华大学首届研究生,师从近代名士梁启超,主要研究中国史学史和目录学史。据了解,一次梁启超正在给学生讲《中国历史》,姚名达站起来问梁启超说:“欲集中精力于一点,此一点为何?”梁启超答曰:“史也!史也!”从此,姚名达开始全身心地专研史学。他所撰写的《目录学》和《中国目录学史》以及《中国目录学年表》,是我国目录学研究的奠基性著作之一,被尊为中国目录学的开创人。
3 王启云.中国目录学家工具书四种.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25519.html
中国的古代的目录学,可以追溯到汉代刘向、刘歆时期。清代学者王鸣盛认为“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本文特此辑录4种关于目录学家的工具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