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在FT中文网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当我们谈论元宇宙时,我们在谈论什么?”https://dbdzmnhotmzi1.cloudfront.net/story/001094532?adchannelID=&full=y&archive
读后感到,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当他们在谈论元宇宙时,他们是谁?”以下就以此思路梳理原文。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到元宇宙的讨论之中,然而不同群体对元宇宙的具体设想逐渐出现巨大的分歧。谈论元宇宙的人群首先是元宇宙的直接建设者,包括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巨头和蓬勃发展的科技新锐,简称技术方;其次是元宇宙的投资方,他们从财务投资的角度支持元宇宙的发展并期望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以上两方合为供方。
最后是元宇宙的潜在参与者,他们的身份是学者、作家和公众人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需方,进而超越供需双方和眼前的纷争。
图1: 不同人群对静态元宇宙的观点汇总(资料来源:ICBC International)
https://dbdzmnhotmzi1.cloudfront.net/story/001094532?adchannelID=&full=y&archive
在元宇宙的新一轮洗牌中,技术方和投资方更有可能为自身谋求利益或者成为规则制定者。
技术方的成员中也有分歧,各自强调自身的优势,掩盖弱项。
例如,Facebook以改名Meta来展现自己转型元宇宙的决心,正是因为Facebook当前尚未建立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的优势,转而寄希望于将VR/AR设备作为全新世界的入口。另一些人突出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在元宇宙中的作用,把去中心化而非AR/VR看作元宇宙的核心。Apple则不想割裂已经建立的硬件行业领先地位,希望后续推出的AR眼镜以与现有硬件系统兼容的状态发展。
投资方随元宇宙概念的变迁寻求机会。初期,元宇宙概念酷炫却定义不明,(参见为什么火起来的不是“全真互联网”?)资本市场投机情绪浓厚,炒作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与游戏和5G相关的公司。随后开始深入挖掘具有强可塑性和价值的元宇宙题材。资本市场快速的自我学习与价值判断,与技术一起驱动元宇宙。
原作者程实还注意到内地资本与海外市场在介入元宇宙过程中的区别。前者更热衷于短时间内的题材炒作,而海外市场则偏向于细水长流。
以上是供方的细分。
独立学者基本上代表了需方和无声的大众,目前看来只能选择被动接受。期待独立学者进一步发挥作用和影响力,以在发挥元宇宙正面影响的同时,避免其负面影响。
元宇宙不仅是认识论范畴的概念,而且是实践的过程,其间充溢着各方的期望,以及权力和利益的博弈与合作。
原本三足鼎立的权力、资本和大众,作为其中之一的大众,在现实世界中可以游行等方式表达意愿,在互联网时代可以由流量说话,在科技大潮和通往元宇宙的途中,或是被裹挟,或顺水推舟,或纵身一跃,为了多巴胺而投身于其中,最终实际上遂了技术方与投资方之愿。
三足鼎立的权力、资本和大众,正在或已经演变为权力、资本、大众和技术四方之间的关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