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茶坊,一品茗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树涛 噩梦醒来是幸福

博文

文章评析:企业员工流动机理及控制策略(李向民、程春梅)

已有 3831 次阅读 2007-12-21 23:27 |个人分类:映雪夜读,挑灯苦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章评析:企业员工流动机理及控制策略(李向民、程春梅

 

本文首先分析了员工流动的分布特征,总体来说服务业员工流动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为建筑业、制造业和农、渔、矿及公用事业。然后分析了员工流动的影响因素,指出人口统计学因素中年龄与员工流动呈负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一般来说与员工流动性是呈正相关的;可控因素中,工作满意度和员工流动呈负相关关系,不满的雇员更容易离开岗位。对于不可控因素中,主要是察觉的可选择的雇佣机会(PAEO)和跳槽(Job-hopping)

策略:1. 正确看待员工流动问题,保持合理的员工流动率。作者指出员工流动率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其理论的含义是对于每一企业而言都存在一个最优的流动率该流动率使企业的员工流动成本和员工保持(Retain)成本之和最小。

2.针对人口统计学因素和可控因素的策略。( 1) 人口统计学因素是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就可以控制的。管理者可针对本企业所处的行业、经营特点、发展阶段和发展重点招收不同特点的员工。 ( 2) 可控因素是组织控制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后续工作, 即组织招聘员工之后, 在其工作的过程中设法做到对人才的发掘和保持。3.针对不可控因素的策略不可控因素对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无法消除, 但经验证明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最小化。

评析:首先,这种研究方法是否合适。本研究取的是新加坡的统计数据来观照中国,虽然二者文化相似,但是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以及经济模式的不同,使得直接以这个数据来分析中国企业员工的流动机理根本就不合适,这篇文章应改成《新加坡企业员工流动机理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策略中的第一条指出要正确看待员工流动问题,保持合理的员工流动率。合理是多少?文章说还需实践摸索,那这个对策还有什么用?等于没说。作者至少应该查阅相关权威研究作出一定的估计。

 

                                            选自《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06-13066.html


下一篇: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与组织承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1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