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向往文明的国家不珍视自身的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过往连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包括了数不清的人与事,研究历史,总结经验,追寻自我,形成人类社会不停向前发展的轨迹。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不间断地和自然对话的过程,研究自然,发现规律,利用自然,乃至产生改造自然的野心,并不断付之实施。这个过程中人类科技从无到有日趋强大,不断发现科学,发明技术,总结经验,升级进化,不断重复,历史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科技作为社会前进的动力,科学史、科技史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科书里有很多知识,而科学史书籍带给你的更多的是创新的思想、方法以及遇到挫折而不气馁的勇气,以古为鉴,有很多意义。
曾经出版的科技史书种类确实不少,可是我们仔细搜索就会发现,大部分优秀的科学史书的内容还是集中在上世纪中期以前,探讨层面属于比较广泛科技通史,内容往往以流水账的形式而浮于表面。如果想找一本时期覆盖到本世纪,主题是关于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或者医学等某专门领域评述结合的科学史书,很不容易。譬如我们在网络商城搜“遗传学史”,会发现基本上找不到好的出版物。
科学史类读物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给某领域专业人士看的,另一种是比较通俗面向大众的。前一种类型好说,一般研究人员也只关注自己具体而微的专业方向,想了解本领域的发展,有很多专业期刊的综述类论文可以看。后一种,给大众看的某一学科的科学史书就很少了,一般人想一窥某个大学科领域的全豹,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书。什么原因呢?关键就是能够驾驭这方面内容的专业人才太少了。现代科学发展,研究领域越来越细,一个生物学家,可能只是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某一种植物的某几个基因或蛋白质上,真的所知所学有限,无法驾驭一本科技史书。还以遗传学举例,随着近一个世纪科技不断的发展,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粗略就可以分出诸如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群体遗传学、体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几十个大分枝,这些分枝研究内容有互相交织,研究对象也五花八门,仅仅植物、动物、微生物又有多少种研究种类和课题,科研人员面对的科学领域越来越庞大,分工越来越细,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智识来跟进大量不同方向的前沿科研进展,进而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角,不仅仅是总结而且能有所评论“遗传学史”的人太少了。例如图示的《遗传学史》,东德学者亨斯·斯多倍六十年代修订二版,1981年赵寿元翻译出版的一本专业学科史书,但是时间跨度也是“从史前期到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很希望有一些“与时俱进”的遗传学史图书,不过很难找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2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