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agaw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tagawa

博文

百日百篇-002 NC-轨道尺度上的气候变化-碳循环相互作用机制

已有 3513 次阅读 2020-11-10 12:33 |个人分类:百日百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这篇是2020年10月NC上的一篇:《High-latitude biomes and rock weathering mediate climate–carbon cycle feedbacks on eccentricity timescales》

前一段时间读的文章,但当时没做笔记,过了两周只记得了个大概,所以找来重读了一下,简要记记。


概述:

    新生代期间长尺度的古气候工作做了很多,但是背后的机制一直也没有说清楚,尤其是面对Zachos经典的碳氧同位素的两条漂亮的曲线,总是不禁会发问:它们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篇文章就试图对气候-碳循环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文章里以100ka的短偏心率周期对碳氧同位素数据集成,考察C-O同位素之间是否同步变化,并对C-O同位素在不同时段出现的相位差提出合理的机制解释。结论认为,在渐新世-中新世(34-6Ma)碳氧同位素同步变化,两者的先后关系受控于2.4Ma的超长偏心率。而在6Ma之后,碳氧同位素变化呈反相位关系,意味着气候-碳循环系统的重组。考虑到6Ma之后高纬地区显著变冷,提出高纬生物群落竞争机制:认为冷期高纬生物竞争使得碳库收缩。

    总之新生代里,碳氧同位素背后的气候-碳循环系统呈现出相互作用关系,且受天文因素影响强烈。

科学问题:

    主要矛盾是地球系统内,碳循环与气候变化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问题。

    比如单论海洋DIC库中的碳同位素变化,自身存在很多调节机制:陆相的有机碳埋藏可以导致大洋DIC偏正;但当陆地植被群落大幅衰减,海洋12C相对陆地增加,导致海洋碳库相对于陆地偏负(12C流向海洋);火山脱气作用会为海汽系统提供略微亏损轻碳;海洋内部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样会影响到深海碳库变化,形成垂向上的生物碳泵——深海有机质的呼吸作用,深海DIC偏负,产生垂向上的13C梯度;大洋翻转和洋流混合进一步使深海碳库组成复杂。

深海氧同位素是全球冰量和温度变化的信号,代表了气候系统的变率,而碳同位素对应了地球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为此,本文试图通过考察长尺度的C-O同位素关系,对气候系统与碳循环过程之间的作用模式进行研究。

高纬生物群落导致的C-O同位素相变:

    下图所示,可以清晰地看出6Ma前后碳氧同位素相变关系发生突变:由同向变化变为反相变化。即便在MMCO期间并不是标准的同向关系,但仍认为6Ma之后大幅度的反相位关系才标志着碳循环-气候系统作用机制发生改变。

    对于35-6Ma的同相位变化,文章提出了偏心率主控的影响机制。偏心率最小时,对应较冷气候阶段(18O偏正),年际季节性减弱,冬季夏季差距小,全年都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气候阶段。这种稳定的气候模式通常能维持很长时间,使得大陆碳库扩张,尤其是低纬碳库大幅增加。由此,全年产生有机物的大陆碳库大量储存12C,导致海洋相对陆地偏正(13C偏正),两者同步变化。

    对于MMCO这样的异常现象,作者认为自己的假说只是基于最小偏心率的假设,但地球系统存在很多在此之外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是可以在气候事件阶段出现这种异常关系的。

    对于第三阶段(6Ma-0)却为不同的机制:对于偏心率最小时的全球变冷(18O偏正),由于高纬生物群的竞争机制,陆地碳库快速收缩,轻碳流向大洋,使得大洋DIC偏负(13C偏负),由此变为反相位关系。该机制发生改变的一个主要因素是,6Ma之后全球快速变冷,尤其是北半球高纬地区,可能出现大量冰盖。

    关于这个机制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首先是,目前对于6Ma北半球是否形成大量冰盖的问题,虽然大量证据认为北极冰盖在2.6Ma前后形成,但是6Ma前后发现大量的冰筏沉积和陆缘粗碎屑物质,同时模拟、PCO2,及轨道参数转向斜率为主导等证据,均说明北半球高纬度至少有大量海冰发育,碳循环-气候系统也向高纬转变。

    其次,文章内没有对6Ma后高纬、低纬植被竞争机制进行对比,实际上低纬地区的高生物量才是陆地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高纬植被收缩是否能引起这么大量级的变化暂且存疑。最后,文章对大洋通风模型进行讨论,认为6Ma之后的冷阶段,NADW减弱,大洋通风减弱,13C偏负,也会造成相似反相位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大洋通风过程在6ma之前表现为正相位,即冷阶段时通风过程加强,13C偏正。虽然对于通风模型的机制及转变目前尚不清楚,但两个机制对现象的解释暂且不发生冲突。

image.png

C-O in-phase interval with leading and lag:

    为了更好理解碳循环与气候变化之间的作用关系,这里对对于第一阶段(35-26Ma)第二阶段(26-6Ma)中C-O同位素变化先后进行研究。

    其结果如下图所示:100ka短偏心率尺度上的同相位变化表现为,第一阶段C滞后O约1.9ka,第二阶段滞后约2.5ka。过去认为这种滞后关系式地球系统内部反馈机制所致,即大洋65ka的碳循环周期对天文强迫信号的非线性响应。

    但实际上,C与O的关系更为复杂。碳循环受控于超长偏心率2.4ma控制,C不总是晚于O的变化,在第一阶段中,2.4Ma超长偏心率最小时C领先O;而在第二阶段中,2.4Ma超长偏心率最大值时C领先O。

image.png

碳氧同位素不同步变化的解释——风化调节作用:

    既然考虑到地球系统内部的调节机制会对上述反馈过程进行影响,那么大陆风化过程则是连接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的一个桥梁。风化最强时,大量的碳埋藏使得13C减少对18O的滞后,或者在大陆风化很强时使C达到领先地位。由于风化本身就是气候的一个函数,因此温度驱动性风化过程可能很难对上述现象解释,非温度因素的风化过程(构造隆升)可能就是上述调节机制的关键因素。

    在第一阶段里,C在2.4Ma超长偏心率的最小值期领先O。在南极冰盖发育的渐新世,2.4Ma偏心率最小值产生了相对稳定且寒冷的气候阶段,适宜冰盖发育、以及高纬的大量风化,使得更多的碳埋藏,导致大气中CO2大幅下降,进一步驱动气候变得更冷。该机制意味着,风化作用调节下的碳循环可以驱动气候变化。但是除了偏心率极小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表现为O领先C的现象。

而在第二阶段里,C在2.4Ma偏心率最大值期间领先O。不同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南极仅为有限的低冰量,同时认为青藏高原在第二阶段中快速隆起。这两个因素促进了低纬水文地质循环,并产生了季风主导的气区域候类型。因此在偏心率最大时,季节性差异放大,季风过程增强,低纬水文循环过程加速,化学风化加强,同样导致大量碳埋藏,驱动全球变冷。

综上所述,导致同一现象的轨道参数条件变化,意味着风化反馈机制发生改变:从高纬(冰川)主导变为低纬(季风)主导,从具有明显气候带和南极完全冰川化的渐新世,变为南北大气环流更强、季风主导的中新世 ,这个转变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南极冰盖的收缩相关。

image.png

不同时段C-O相位关系及先后关系机制图

总结:

       第三阶段0-6Ma:是新生代以来最冷的阶段,尤其是北半球。在这个阶段里,C-O在偏心率尺度上发生反相位变化。作者认为北极大陆碳库在轨道参数驱动的冷阶段快速收缩,高纬生物群的竞争机制引起大陆碳库的变化。此外,大洋通风模型认为对反相位关系同样有贡献,两者并不矛盾。

       在35-6Ma的第一第二阶段,C-O同相变化。但2.4Ma偏心率周期对C-O变化有调制作用:第一阶段(35-26Ma),在2.4Ma偏心率最小时,C领先O;第二阶段(26-6Ma),在2.4Ma偏心率最大时,C领先O。为了研究2.4Ma偏心率如何影响地球系统,我们提出了两种模式,第一阶段为高纬冰川驱动的风化模式,第二阶段为低纬季风驱动的风化模式。

一些想法:

    对于作者提及的高纬竞争假说实际上并非首创,文中提及了Herbert几篇关于高纬生态的研究工作,可能这个才是真正的来源。考虑到高纬有限的碳库含量,局部生态过程驱动碳循环的可靠性仍值得进一步考虑,后续工作或可结合模拟共同解决。

    其次是对于大洋通风模型一直也没搞懂,关于他和NADW的关系以及在大洋碳储库过程中的作用也不是很清楚,问了几个同学也都说不知道(他们太菜了!),改日找个老师问问。  

    对于关键事件以及阶段的划分很有特色。说实在的,新生代每个事件boundary的划分都不是白给的,EOT、MOB、MMCO...每一个都有被认为是不同气候阶段,或不同地球系统反馈阶段的边界。所以如何正确认识这些事件在新生代气候演变的重要程度呢?这个需要后续进一步讨论。

    举个例子:EOT被认为是冰室期和温室期的分界,蒙古革命与其相关,但是真正的生物系统分类转折是在MOB,以及很多有机指标证实EOT只是一个冷事件,温度很快又与晚始新世一致,但实际上MOB的气候效应更弱,但这个弱的边界条件同样催生了新近纪以来恒定低浓度的PCO2...最疑惑的还是MMCO,这个事件对生物圈以及生态的作用程度更大,或可与6-8Ma并列。

    总之,正是因为过去的事情没人说得清,所以才有无数的工作可以做下去,回避预设结论的研究很重要,但如果不预设一种情况,可能永远都跳不出前人的圈子里。

    下午可能接着看沙漠,然后再补补齐泽克的事件哲学hhh


ps. 虽然看文章的时间不长,但是整理、编辑、写出来太耗时了...真感觉一天一篇这么搞不动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55920-1257810.html

上一篇:第一条博文
下一篇:百日百篇-003 深海氧同位素的发展历史与应用演变
收藏 IP: 123.114.24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