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好最近需要补一点相关知识,就翻出了以前下载的关于土壤碳酸盐的综述来读(下了就等于读了),是2016年ESR上的《Pedogenic carbonates: Forms and formation processes》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讲土壤碳酸盐的成因机制,后半部分讲了各指标的影响因素,很基础很详细,很适合我这种啥也不懂的新手小白。
今天整理的部分多是一些基础知识,但琐碎,接下来几天(可能是一周),都会继续说土壤碳酸盐的东西。还是很多不懂的地方,慢慢来吧。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的风化壳,也是陆地表生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碳库是地球上的第三大碳库,其含量(2470 pg)次于海洋碳库(28715 pg)和化石燃料碳库(4000 pg)。
土壤中的碳进一步可分为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和无机碳(soil inorganic carbon, SIC)。其中,土壤有机碳包括植物残体、根系和微生物等,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土壤碳库,在0-30cm深度其含量达到686 pg,在0-100cm可达1000 pg。土壤有机碳循环速度快,与大气碳库之间交换密切。
与有机碳库不同,土壤无机碳含量相对较小,但长期稳定,可以记录长时间尺度的碳循环信息。无机碳在土壤中埋藏深度更深,0-30cm为160 pg,0-100cm为695-748 pg,2m为950 pg。在2m的深度,无机碳的含量将达到有机碳的约2倍。
由于无机碳保存时间更长,因此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古环境信息的恢复。同时,全球变暖背景下,土壤无机碳的释放也会形成正反馈过程加剧变暖,对未来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土壤无机碳酸盐多富集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地区,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SIC的形成与保存。低降水和高蒸发的干旱环境内,成壤作用被极大限制,土壤碳酸盐生成速率与含量很低。而在高降水环境中,土壤SIC库被稀释,土壤溶液向下淋滤而很难达到结晶条件。
这里说的土壤碳酸盐是soil carbonate,按成因可分成三类:
地质成因碳酸盐(geogenic carbonate):这一类别指保留原先土壤母质的碳酸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生碳酸盐。
生物成因碳酸盐(biogenic carbonate):这一类别指陆相环境中,动物、植物生命过程或残体保存形成的碳酸盐,如蜗牛壳体
成壤作用碳酸盐(pedogenic carbonate):这一过程特指成壤过程中,土壤SIC库发生溶解、迁移、沉淀形成的碳酸盐,也就是我们平时随口称呼的“土壤碳酸盐”,这个也是我们进行古环境恢复中的一个研究要点。
前面说了成壤碳酸盐(pedogenic carbonate)是特指在成壤过程中形成的碳酸盐,这个过程简单来说包括三个steps:溶解(dissolution)、迁移(transportation)、再沉淀(re-precipitation)。
溶解过程,是指将原先存在的碳酸盐溶解进土壤SIC库中,单纯的溶解过程符合下述方程,受控于溶解系数。而具体在土壤过程中,该过程受到土壤PH值、土壤CO2分压,及碳酸根离子存在形态的影响。土壤PH降低,或PCO2分压增加,使得方程右移,溶解度增加。
迁移过程,是指溶解后的Ca离子和不同形式的碳酸根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该过程一般分为上升、下降或水平迁移。主要涉及植物根系吸水(向上)、水分渗透(向下)、蒸发(向上)等过程。物质的迁移发生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小到土壤剖面,大到不同的水系、生态系统之间。
尽管存在着不同方向的迁移过程,但一般仍以向下的渗透为主,向上过程最多的就是毛细吸水、植物根系吸水和蒸发,向上迁移过程中PCO2减小,多对应了碳酸盐的形成。
再沉淀过程,指碳酸根、Ca离子充足的土壤溶液迁移至温压合适的位置,土壤溶液过饱和,发生结晶沉淀。这里使用re-,可能是为了与原生碳酸盐加以区分,特指经过溶解再结晶形成的碳酸盐。形成过饱和环境通常需要两个条件:PCO2降低;水分减少。而沉积方式、沉积条件、沉积速率不同,也产生了不同形态的土壤碳酸盐。
对应上述溶解、迁移、结晶过程,按照其结晶位置,可分为:向上迁移、向下迁移、原位结晶和生物作用结晶4种机制。
文中归纳了8种常见的土壤碳酸盐,并对他们的成因、特征进行简单叙述。
A-生物壳体碳酸盐(earthworm biopheroliths):很奇怪,文中用了蚯蚓这个词来叙述这类碳酸盐,但实际上这类碳酸盐就是生物壳体碳酸盐,不仅蚯蚓,蜗牛壳体也常见与土壤之中。尽管这类碳酸盐应该被归为生物成因之中,但小的碳酸盐体会成为后续碳酸盐结晶的核,促进土壤碳酸盐的形成。
生物壳体碳酸盐的出现指示了相对稳定的土壤条件,土壤的侵蚀作用较小。该碳酸盐也常见于黄土-古土壤旋回,并可用于14C定年。该类碳酸盐形成速度较快,通常在几周-几天内就可以结晶。
B-根茎体碳酸盐:由于植物根系的吸水作用,土壤水向上迁移,碳酸根、钙离子在植物根系附近大量富集,在植物吸收大量的水后,剩余的Ca在根系附近饱和沉淀。根茎体碳酸盐多见于灌木、树林,在生命周期短的草地中不常见。
C-假盖层碳酸盐(hypocoating or pseudomycel):这个词的准确翻译不清楚,字面上看是覆盖在表面上的假盖层碳酸盐。从成因上说可能会更清楚些,土壤溶液在迁移至疏松的土壤缝隙中时,CO2分压降低,且有充足的沉积空间,沿着缝隙向内结晶碳酸盐。这种沉积一般是地下水波动导致的,沉积速度较快,在几周-月际尺度完成沉积。
D-原位钙结核:可能是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土壤碳酸盐,是土壤基质对原位的碳酸盐浸渍形成的。浸渍过程中产生扩散边界,其内部成分与寄主土壤成分一致。尽管钙结核应用较多,但实际上对钙结核形成过程的研究还不是十分清楚。对于一些边界较为尖锐、突出的钙结核,通常可能不是原地土壤自生的,可能发生了搬运作用。
E-碎屑附着碳酸盐:向下迁移的土壤溶液被碎屑物质盖住,在秋冬季的时候,蒸发量增大,饱和的土壤溶液在粗碎屑底部形成新的碳酸盐沉积层。一般这种碳酸盐附着在大石头底部,生长过程中杂质较多,颜色发暗。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对不同的生长层位进行14C定年,可以建立长时间尺度的气候演化序列,类似石笋。但这类碳酸盐并不完全生长在碎屑底部,在水热充沛的条件下,也会在碎屑顶部生长。
F-钙质胶结砾岩(calcrete):这类碳酸盐反映了较为稳定的地下水条件,和较强的蒸发环境。饱和土壤水在粗粒碎屑间沉淀,并将其连接,形成钙质胶结砾岩。
植物根系的吸水作用、地形导致的地下水迁移可能是这种碳酸盐的主要形成方式。但不同的形成机制,通常对应了不同的碳酸盐特征。如,高镁方解石可能对应了地下水作用。这类碳酸盐形成时间周期较长,需要百万年的尺度形成。
G-钙质盖板沉积(Laminer cap):是土壤水垂向移动,受到渗透性限制,发生平行迁移形成的。干旱条件下,蒸发作用较强,浅表土壤优先沉积碳酸盐,并进一步限制土壤的渗透性,使得后续的土壤溶液发生侧向迁移,形成连续的钙质平面,几乎切断上下部分联系。
与钙质砾岩不同的是,钙质盖板包含粗碎屑成分较少,以有机质、黏土颗粒为主,砾石成分不到1%。该过程的形成也与植物根系作用关系密切。
环境因素通过对溶解、迁移、沉积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对成壤碳酸盐的形成起作用,总得来说有如下几个重要环境因素需要考虑:气候、母质、土壤性质、地形、植被。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主要通过调控水热变化,对土壤碳酸盐的形成速度、位置、时间产生影响。
前面已经叙述过,成壤碳酸盐的形成需要半干旱-半湿润的条件,水分过少或过多都不行。对于一个土壤剖面而言,季节性降水变化同样会影响土壤生成深度的变化,降水量小于500mm时,碳酸盐多在接近地表的位置形成。降水对碳酸盐形态也有影响,相对干旱环境多生成边界清楚、棱角分明的碳酸盐,而降水较多的环境中,其边界多被淋滤,呈过渡状。
温度对碳酸盐形成的影响机制更为复杂。理论上,温度升高,会使土壤中的PCO2分压下降,影响碳酸盐的形成。但实际上,植物根系呼吸作用增强,反而使土壤PCO2上升,温度升高导致的生物作用盖过了无机过程。
水热对成壤碳酸盐另一个影响方面,是蒸发和降水的平衡。蒸发和降水共同控制了成壤碳酸盐的形成深度与形成时间,成壤碳酸盐一般形成于蒸发略大于降水的环境。
成壤母质:
母质为土壤提供了Ca离子和绝大部分的C,对土壤溶液的成分、饱和程度,以及碳酸盐的结晶速度起到关键作用。一般可以通过同原岩微量元素、Rb同位素的对比,确定其Ca来自大气还是基岩。对于风尘沉积,这种影响就是源区的原生碳酸盐背景值。
土壤性质:
这个因素强调的是土壤自身的质地、结构、成分、PH值等等。土壤结构通过渗透性来影响土壤溶液的迁移过程,PH通过溶解度来影响碳酸盐的形成。
地形条件:
这个因素指地形坡度的作用下,发生土壤溶液的斜向迁移,并在局部富集结晶。
植被因素:
植被主要通过根系来对土壤碳酸盐形成产生影响,包括根系的吸水和呼吸。根系吸水会导致土壤溶液的垂向向上迁移,使溶液过饱和结晶;而土壤呼吸作用会使根系附近CO2浓度上升,增强土壤的溶解能力,同时植物产生的有机酸也会进一步强化溶解性。
土壤微生物也会对成壤碳酸盐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在溶液浓度饱和的条件下,假菌、真菌可以在几天内快速结晶大量碳酸盐晶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0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