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agaw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tagawa

博文

百日百篇-012 GPC-5000万年前的湖南曾是漫天黄沙

已有 2670 次阅读 2021-1-28 14:47 |个人分类:百日百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文献精读笔记在上一篇之后做了一些,但开始忙于考试,后来回所又疲于工作,一直没有后续完善。

    很开心瞎写的东西给同学还有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自己也在努力读懂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收获实多,而写出来、讲出来会让看懂的东西更加融会贯通,所以放假回家这一阵想继续这项工作。

    以后可能更专注为提炼后的东西,而不是琐碎的笔记式记录。今天就简单写个吧,谢宇龙博士2020年的GPC《Early Eocene southern China dominated by desert: Evidence from a

palynological record of the Hengyang Basin, Hunan Province 》 


    关于东亚地区新生代早期的气候演变,东亚季风形成前后的变化,估计大家都听过很多了,这里不赘述。简单来说就是,现代东亚季风形成前,纬度较低的我国南方受控于行星风系,受到副热带高压统治,其气候面貌与今天同纬度的中东、撒哈拉相似。

    早期sun& wang(2005)和Guo(2008)对已有的地质证据进行汇编,张仲石老师2012的模拟结果也很好地反映了这种格局,虽然尽管大家一直认同这种干旱的气候面貌,但一直以来好像并没有很多的直接证据对其证实。

    这篇文章的价值就在这,通过对衡阳盆地早始新世的孢粉进行分析,识别出了占比相当大的麻黄属植物,为东亚季风形成前,我国南方的极端干旱提供了关键证据。

    通过孢粉鉴定,发现了占比巨大的耐旱、耐热植物,其中麻黄的占比达到了36%,指示了极端干旱、炎热的气候环境。结合沉积相和其他沉积证据,作者认为,在东亚季风系统形成前,华南地区可能为沙漠环境。

image.png

衡阳盆地中鉴定出来的部分孢粉种属

image.png

鉴定出的各种植物孢粉及其占比,可以看到,耐旱、耐热植物占比巨大


image.png

古地理古植被模式图,衡阳盆地在早始新世是这种沙漠-湖泊环境


以下是些碎碎念...

    很可惜的是,目前为止仍未找到华南地区关键时期的沙漠地质证据,这也是我们这些做古沙漠的迫切关注的。植物是生境的直接表现,但很难直接重建古地理面貌。

    就目前手里的资料来看,贯穿东西的沙漠带在新生代早期断掉了。要知道整个白垩世,华南沙漠沉积相当连续。这背后的古气候逻辑和机制就值得让人好好考虑了。

    早始新世是关键的气候演变阶段,谢博士的几篇文章都在强调华南炎热、干旱的气候,但也有点潮湿。也是手头的资料,这种干旱可能不是白垩纪时期极端缺水的那种,而是一定降水条件下,大量蒸散的表现。另外,极热事件时期的高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对古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比如,对流过程、风暴强度等等。所以我觉得,早始新世的干旱格局相比于白垩世是发生变化的,他们不是一种干旱。

    问题也出在这,对于季风、干旱的具体定义目前学界还是乱的。总感觉大家吵来吵去根本说的不是一个东西,衡量的标准都不一样,再去讨论问题根本没有意义。想的总是好的,要把现代大气这一套引进到古气候研究中,但太难了。目前也就能说个干湿变化了,但这也是个混合信息,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对于这篇文章另一个可以改进的点就是年代。找到了证明组里年代童永生老先生的文章,是根据化石鉴定得到的早始新世。但没有磁性地层和更加精确的年代约束,所有的古气候讨论都是空中楼阁。

    最后就是红色泥岩问题,这也是约束新生代早期气候研究的老大难,华南是这样,西北更是。多少泥岩泡进去就是那么几种,常规的植物都被氧化掉了,就剩下麻黄,那这个高比例的麻黄是当时的真是占比吗?当然这篇文章的红色泥岩连麻黄都少,都是在有限的还原层中找到的。

    总之,材料是好材料,华南新生代早期的工作还有很多空间,能做的也有很多。希望疫情早点消失,也能抽时间跑跑野外,看看这些地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55920-1269417.html

上一篇:百日百篇-011 ESR-什么是土壤碳酸盐?
下一篇:古气候天文驱动理论的简明史:(1)序言
收藏 IP: 119.115.154.*|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