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dn

博文

“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是造成千百万中小学生近视的祸根

已有 10701 次阅读 2018-9-15 21:3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是造成千百万中小学生近视的祸根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成为困扰儿童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尽管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上上下下都做了很多的工作却一直没有成效。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我们发现在全国的中小学,都在不折不扣的执行着下面的一个号称“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的规定:

读书写字时,“三个一”的具体内容 ①一尺:眼睛离书本一前小臂的距离。 ②一寸:指尖离笔尖一中指寸的距离。 ③一拳:胸离书桌一横拳的距离。这一个所谓的“读书写字姿势”在全国中小学广泛流传。

这个姿势真的是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吗?

我们知道,除了遗传性或器质性的近视以外,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累”出来的。也有的人说是用眼过度的结果。

人活在世,除了睡觉闭眼睛以外,眼睛多数时间都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过程中,正常的眼睛运动是不会造成眼睛疲劳而近视的。

很多“专家”把近视眼的成因归咎于读书、看电视、玩手机。实际上读书、看电视、玩手机过程中的这一些眼睛的运动过程,都属于人的眼睛的正常活动,与人在平时的眼睛运动并无明显的差别,并不能造成眼睛“累”出近视眼的问题。

我国在预防近视的各种措施中,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这种研究与措施的实施,不仅不能减少青少年学生近视的趋势,反而越演越烈,每年预防学生近视的行动轰轰烈烈却并不能有效地让学生的近视人数减少。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用眼的卫生问题。

而教育部、卫健委在中小学不遗余力推广的这个“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才是造成千百万中小学生近视的祸根。

我们知道,近视眼是累出来的。那么,不扛重物、不做累活的青少年学生是怎么感觉到“累”呢?大多数不扛重物、不做累活的人之所以能感觉到累,主要原因在于一个动作保持的时间过长造成的。我们以最舒服的躺姿为例,如果这个姿势保持不动半个小时以上,没有人会感觉不累的。任何人保持一个姿势不变做事,坚持半个小时以上都会产生累的感觉的,看书用眼睛也是一样的,何况正在长身体的中小学生乎?在日常的生活中,躺累了坐一会儿,坐累了站一会儿,站累了走一会儿,人们只有经常的变换姿势与距离,才不容易产生累的感觉。

正确的读写姿势,应该是经常变换距离与角度的轻松的读写姿势。

而这个被众多教育与卫生专家推崇的“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却强迫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学生在上课、读书、做作业的时候,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必然会使这一些学生感觉到累。这个规定,起到的作用并非是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的作用,而是在有组织的摧残着这一些正在长身体的青年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回到近视眼的问题上,由于神经支配和解剖因素,眼球所有的运动都涉及六条眼外肌。这一些支配眼球活动眼外肌的平衡转换运动,支撑了眼睛的健康。人的眼睛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运动的过程中,正常的眼睛运动并不能使眼睛感觉到累。而这种保持“三个一”的强制规定,要求学生眼睛离书本一尺的距离,使得眼球中的焦距调节机能长时间保持一个距离,眼睛焦距的调节肌肉长时间保持一个位置与强度,时间长了,必然使眼睛调节肌肉组织形成疲劳。这种疲劳难以恢复时,就会形成了近视眼的疾患。

“三个一”必然使眼睛感觉到累。请“砖家们”自己体会一下,如果让你严格的执行“三个一”,长时间保持一尺距离看一页书时,你自己的眼睛究竟累还是不累?这个强制规定造成了这种眼睛累,形成了近视眼的疾患,这才是造成千百万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的祸根。

这个所谓的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不仅造成了青少年学生的近视问题,对身体的正常发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都起到了很恶劣的作用。

    希望教育部、卫健委尊重科学从爱护全国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取消“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这个规定,让青少年学生保持健康快乐平衡的读书身体姿势与心理状态,不要再用“三个一”这种伪科学摧残全国的中小学生了! 


       老师你这样看书时间长了真的不累吗?


blob.png

blob.png

孩子们板板正正的这个姿势,时间长了不会累坏了吗?


blob.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36597-1135013.html

上一篇:研究生应该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标来选择导师
下一篇:西医发达的美国为什么没有提高人均寿命?
收藏 IP: 111.166.196.*| 热度|

2 刘山亮 简小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