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向军的科学研究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冯向军 在本博客中专门从事以统计力学为核心的理论物理研究。

博文

天下司空见惯的“中”---何悖之有?---笑谈【排中律】

已有 1959 次阅读 2018-8-30 10:0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现代泛细人性化逻辑, 形式逻辑, 排中

 天下司空见惯的“中”---何悖之有?---笑谈【排中律】

美国归侨冯向军博士

2018/8/30

  天下司空见惯的“中”---何悖之有?

“这个人的人品一般般”---不好不坏或同时又可以说好又可以说坏。

“这个人的能力一般般”---不强不弱或同时又可以说强又可以说弱。

“这个女人的长相一般般”---不美不丑或同时又可以说美又可以说丑。

 ......

  中俄边界界碑的中线属于中国还是属于俄国?

  现实世界的“中”无处不在,和两极同在。这个与【现代泛系最不可能逻辑】等价的【形式逻辑】却硬是要【排中】,就不能不是【万悖痴梦】了。

  【形式逻辑】可以用在远离现实的抽象王国里。在那里,【排中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教条。

  【现代泛系最不可能逻辑】就包含【排中律】。

  【现代泛系人性化逻辑】也不排斥【排中律】。

  【附录】

【现代泛系人性化逻辑】-【 r-逻辑】

美国归侨冯向军博士

2018/8/30


  【现代泛系逻辑】的思维对象不是A,也不是非A,而是A和非A的【现代泛系叠加态】。

  【现代泛系叠加态】=rA+(1-r)非A   (1)

这其中,0<=r<=1,或者说,r是大于等于零小于等于1的实数。A与非A是任意給定的一对相互对立的单位广义向量。所谓广义向量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指向的量。所谓单位广义向量就是大小为1的广义向量。r和(1-r)是【现代泛系叠加态】在A与非A所构成的二维广义正交坐标系上的归一化坐标值,也是【现代泛系叠加态】在A与非A上的概率分量。【现代泛系叠加态】的柯尔莫哥洛夫公理化概率分布就是二维数组(r,1-r)。

  对应于r的无穷多种取值,作为【现代泛系逻辑】思维对象的【现代泛系叠加态】也有无穷多种状态。所以【现代泛系逻辑】又叫【现代泛系复杂逻辑】。在【现代泛系复杂逻辑】中,业已开发出【现代泛系实在逻辑】、【现代泛系最大似然逻辑】以及与【形式逻辑】等价的【现代泛系最不可能逻辑】等确定性或决定性的逻辑。

  本文再引入另一种确定性或决定性的逻辑:【现代泛系人性化逻辑】-【r逻辑】。

  模仿人类的思维习性,当r大于0.5,就称【现代泛系叠加态】为A,并称r具有A性。当r小于0.5,就称【现代泛系叠加态】为非A,并称r具有非A性。当r等于0.5,就称【现代泛系叠加态】为零界,并称r具有零界性。【现代泛系叠加态】的零界就是冯向军泛有序对=0.5A+0.5非A 

【举例】

人=r好人+(1-r)坏人   (2)

当r大于0.5,就称人为好人,并称r具有好人性。当r小于0.5,就称人为坏人,并称r具有坏人性。当r等于0.5,就称人为零界,并称r具有零界性。

在【现代泛系人性化逻辑】-【 r-逻辑】中,我们定义:

Ar=rA+(1-r)非A=【现代泛系叠加态】  (3)

Ar=A,当r具有A性。

Ar=非A或不A,当r具有非A性。

Ar=零界,当r具有零界性。

Ar1=Ar2,当r1和r2同性。

Ar1=非Ar2,当r1和r2异性。

【举例】

1r=1,当r具有1性。

1r=非1或不1,当r具有非1性。

1r=零界,当r具有零界性。

1r1=1r2,当r1和r2同性。

1r1=非1r2,当r1和r2异性。

  在【现代泛系人性化逻辑】-【 r-逻辑】看来,【罗素悖论】中的所有不自吞的集合的集合,不过是处于零界而已,【形式逻辑】所谓的矛盾体,全都不过是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临界或零界而已,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现代泛系人性化逻辑】-【r-逻辑】的思维法则是

(1)思维对象在不同场合可以分别是A,非A和是【同时是A又是非A】。

(2)在不同场合,既可以有A≠非A,又可以有A=非A。

 (3)即使【假设命题为A就有命题为非A;假设命题为非A就有命题为A】,也不被看成悖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68-1131830.html

上一篇:【现代泛系人性化逻辑】-【 r-逻辑】
下一篇:【现代泛系复杂逻辑宝库】的基础到底是什么?
收藏 IP: 58.48.13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