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uio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uioz

博文

纸媒将死,读书何益?

已有 2872 次阅读 2018-6-24 10:06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纸媒将死,读书何益?

 

读者:似为一撮异类,在当今讯息泛滥的社会,仍然固守自我,从文字中汲取营养,了解世界,提升自我。

阅读:读者不假任何外力,专注于玩味读物中的字句,以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通过观察、记忆、想象和思考,努力提升自我。

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世界和自我有了更系统或更深刻的认识,乃用文字著一家之言,携三两知己读者,赏万千风流人物。

 

多媒体能否让我们了解世界,提升自我?

要想了解世界,首先要获取信息。现在社会有太多太多的信息,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媒体传播,更借互联网之势,其兴也勃焉。然而过犹不及,信息泛滥意味着我们无法高效获取需要的知识,甚至不能有效辨别知识的真伪,这会严重阻碍我们了解世界的步伐。

要想提升自我,就要将知识融会贯通。然而现在的媒体和网络,太过精心设计,千方百计不让观众和听众思考,直接将信息和结论灌输于公众,不过为了博眼球和提高点击率。大众停止思考,不肯主动整理和辨析,谈何提升自我!

 

读书是否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提升自我?

网络信息泛滥,大众过于被动。读书却不比上网冲浪,她对读者的要求更高。首先,书籍几乎仅靠文字一种载体传播信息,读者要想从文字中获取画面、声音和情感,则必须借助自己的想象。而想象力之于当今浮躁社会,是一种多么可贵的事情啊!其次,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信息越来越碎片化,相比于此,书籍系统性的优势就显得格外突出。书籍往往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阐述,这就要求读者主动思考各方面、各层次与主题之间的联系。而且读者越主动思考,了解到的知识就越全面,自我提升就越迅速,就越能够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不迷失自我。

优秀的作者,就像一位心灵投手,将思想的绣球准确抛出;优秀的读者,就像一位心灵捕手,从众多往来绣球里,准确捕获自身所需。因此,作者精确投递,读者准确签收,两者相辅相成,自然能增益理解,共同进步。

 

媒体只能获取信息,文字都能增益理解?

这么说不免以偏概全,也肯定会招致众多网民的反感。但我还是要说,整体而言,恐是如此。当然,凡有规则,必有例外。一方面,有些媒体形式也可增益理解,曾经很火的公开课和现在很火的慕课,都是求知者系统性学习的不错渠道。另一方面,读书越多,也不代表理解越深。蒙田曾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如果只重读书数量,而不求质量,每本读过的书都未读懂,未读通,这样的读者就难免变成书呆子。

 

我们怎样读书才能防止自己成为书呆子?

首先,在校学生可以向老师学习和求教,在老师讲解专业书籍和文献时,努力学习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其次,离开学校的普罗大众可以向无声的老师学习和求教,阅读有关如何阅读的书籍。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两本书,一本是艾德勒和范多伦所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本是范寿康所著的《我们怎样读书》。最后,求人不如求己,老师能够回答你的一些疑问,但如果读者想摆脱书呆子的称号,就必须自己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一切要靠自己。

 

功利者言:“上面讲的都太虚,读书能否给我带来看得见的利益?”

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分子往往被贴上有气质的标签,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持之以恒的阅读。气质是自内而外散发的,而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持续增长。容颜则刚好相反,虽能靠玻尿酸暂时延缓,但无法改变随年龄而逝去的趋势。而逝去的容颜刚好可以用气质来弥补,由内而外的美丽才能持久动人。

人工智能大行其道,所有行业都不可避免受到冲击。BBC预测未来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现在很被看好的会计、银行职员和政府职员,都有非常高的被取代概率;而科学家、教师和管理者这些需要思考力和想象力的行业,被取代性则较低。读书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保障我们在未来世界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9077-1120586.html

上一篇:三流大学何去何从:从执着到迷惑
下一篇:【暮暮黄金屋】地球的未来
收藏 IP: 59.46.74.*| 热度|

2 马志超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