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亩地一座楼
那些高低、结构不一样的楼房,组成了一个微型小区。
其中最简陋的那座,是1999年入住的。起初的住家,都有穿军装的家庭成员。也有夫妻双方都穿军装的。进入2000年以后,居民的成分开始发生变化。有的住户全家都是不穿军装的。
关于那些居民的传说,也许只是一些传说。
比如,有个博士被引进后,不久转业了,打乱了伯乐的如意算盘。
也有名牌大学毕业的研究生,趁裁军之机会转业的。(正如
这座楼有8个单元。有人喜欢8这数字,那就从8单元开始说吧。
这个单元,曾经居住(不知道是否还在居住)过一个人。这个人有些才华,比如写新闻报道,发表了3位数的作品。他的才华不仅表现在写作上,也表现在礼贤下士上。对于编辑,对于比他年轻的编辑的夫人,他也会必恭必敬地唤师母。这个人很善于,区别对待各色人等。这从他鼻孔的倾斜角度可以看出来。平时走路,不小于45度,遇见上级,低于10度;遇见下级或者用途不大的平级,绝对大于100度。此公调任某部政治处主任后不久,这个单位就破天荒地推出了一种奖励政策。凡是发表文字的,奖励已经得到的稿费的100%。
此举一出,乐坏了至少两个工程师人。因为他俩的论文出产率比较高;但,同时也惹恼了不止20个人。一个人员达三位数的单位,把自己名字经常变为铅字的是1位数。这项政策在他光荣转业后,消失了。
这个居民,还是攫取荣誉的行家里手。比如,一次,某大单位组织下属单位比赛篮球,为了活跃一下人们的生活吧。此公有篮球的爱好,没有人防守的话,3分球命中率比较高。他所在的业余球队,在一场比赛中,前半场输了球。后半场,这个球队的队员面孔换了不下三个。而且个子都在
后来,他的经历很有戏剧性,在接任政委以后不到一年,就被迫辞职了。因为他遇上了民意,民意不赞成他。事情是这样的,这个单位在几年一度的党委委员选举中设立了两个差额。选举的组织者,不会遇见到结果是:现任政委在候选人中得票最少,依照选举规则,进入党委的有一个是没有担任行政职务的女同胞。而,预料自然当选的此公则落选了。
3单元,曾经居住过一个医院的护士。2003年,在那次白口罩畅销的季节里,她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回家去了。当时,20亩地还只有一座楼。这座享受了一天的“隔离”待遇,累计时间不足24小时。
居民以科技工作者为主,自然有医生,有通信工作者,还有其他专业的人。一个平常的下午,有位居民在操场上打篮球,抢篮板落地时,突然扭伤了。场地不够平整。他在家里被“软禁”了一个月。于是,就机会通过铁窗防护栏朝外张望。就看到那些经常在楼下游荡的幽灵。他们形象委琐、眼神空洞,语言含混不清。
20亩地,还发生过一件近乎怪异的事情。
一位花季少年,调皮地爬到了窗户外面的空调部件上。结果从9层跌落,当场死亡。有人说,那个孩子在玩捉迷藏,也有人说是其他原因。
他成了20亩地小区的第一例死亡。
这个小区的告示栏目,还曾经张贴过这样的告示,大意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有位胆大的保姆,在顾主的家里,把自己的主顾绑架了若干小时。这里属于城乡交界地带,小区外面的马路边经常有些青壮年,聚集在一起切磋牌艺,不知道他们的生活来源如何。有收购废品或者修理自行车的摊位,在20亩地扎根了。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准时并且敬业。收废品的经常用外省口音很浓的所谓普通话广播:旧电视、洗衣机、冰箱…..好坏都要!
20亩地最高、质量最好的那座楼入住以后,居民中出现了一位平民意识强的文字工作者。他的作品多次获奖,无论是中篇小说还是长篇。一位熟悉这位文字工作者的人说,在50岁以下的作家中,他的风格已经形成,尤其是语言,比较怪异。当然,也有评论家不赞成他的作品风格。熟悉这个作家的作品的邻居不多。可是,他的宠物狗的名字,许多邻居都知道。因为,一位大名鼎鼎的明星也是那样令人爱称的。
20亩地,一座楼,2座楼,还是3座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居住了一些人。他们的个性值得描述。可惜,我笔力不逮,否则,一定可以传达出20亩地的奇特或者怪异之处。
20亩地,是因为人怪异了楼,还是楼怪异了人,无法下结论。有的人,本来就怪异,他们来到20亩地;有的人,本来不怪异,离开20亩地以后,就变了。
第一个8年中,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那么下一个8年呢,80年呢?21世纪呢?没有答案。
有答案的是,20世纪的前97年,这里曾经是荒原或者庄稼地,这里是否发生过那么多的流血事件,有待考证。有这样的传说,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曾经驻扎过清军,他们的营房大多是四合院式的两层楼。如今,那些连窗棂都雕刻着奇特图案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了。20亩地的居民,有些就是从那些老式建筑中走出来的。
20亩地的故事,可以书写成一本书。
有人,在20亩地写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