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anguib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anguibe

博文

写在高考前:学校式微,专业为王?

已有 5486 次阅读 2018-5-30 14: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18,聊聊教育这个事儿(十):

 

写在高考前:学校式微,专业为王?

10-0.bmp 

又是一年高考季

莘莘学子考场遇

含辛茹苦父母心

鱼跃龙门创奇迹

 

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幕又将拉开,这幅巨幕开启了很多人的梦想,也撩拨着更多人的回忆。每到这时,填报志愿无疑都会成为一个最热的话题,“到底该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呢?”这个问题每年都毫无疑问地出现在各种“志愿填报”问题榜的榜首位置。

10-0-0.bmp 

学校和专业到底哪个应该成为第一关键词?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的见解。今天小人物就和大家一起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这个角度,来聊聊这个老生常谈的新问题。

首先,这个问题之所以广受关注,一定是基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对学生后续发展的影响。所以我们采用倒叙的方式,从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融入不同的社会群体谈起。

聊起社会群体的划分,惯性思维的结果通常会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以货币收入、社会地位和可支配资源等因素为坐标系的横向阶层划分,随手问问度娘,如下图示扑面而来: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是以职业特征、工作内容和从业方式等因素为坐标系的纵向行业划分,大致划分如下:

 10-4.bmp

那么对社会群体的这两种不同划分方式存在什么实质上的差异呢?其实从两个坐标系的内涵就可以看出个大概,前者坐标系中,各阶层的划分基于的因素相同,只是数量存在差异,所以很容易产生比较后者坐标系中,不同产业的职业特征、工作内容和从业方式不基于相同因素,使得划分中的各类缺乏比较的基础

那么“比较”这个行为本身对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时下有一句流行语叫做“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当然这种说法未免有些太过绝对,因为适度的向上比较可以激发个体努力奋进缩小差距的斗志,适度的向下比较可以增强个体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然而我们还必须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当其中的向上“比较”范围由个体蔓延至群体,又无法通过短期努力缩小差距的时候,中性的“比较”就会演变为带有负面效应的“攀比”,进而引发心理的失衡,这种失衡会极大地影响该群体的幸福感,幸福感的丧失会引发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疏导和缓解继续发酵,就容易导致“报复社会”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所以,这种对社会群体进行横向阶层划分的导向不利于基础群体的幸福感维护和提升

与此相比,对社会群体进行纵向行业划分的方式就有效阻断了“攀比”行为的发生,直接的后果是各个行业的从业者各美其美,各乐其乐,从而构建和稳固了各个行业群体的幸福感

当然,以上分析都是基于大多数群体的趋势研判,具体的个体肯定存在不同的差异。但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在以纵向行业划分为基础和引导的国家和地区,大众群体的幸福感会更高。但在我国,目前社会认知中普遍以横向阶层划分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群体的幸福感。

如何才能有效引导大众认知将社会群体的划分方式从横向扭转为纵向呢?这个时候,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支撑引领作用大显身手的时候就到啦!为什么这么说呢?目前我国,大家对高等教育判断的第一关键词是学校,所以985”、“211”等入选名单和各种学校排名方式成为大家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的首要因素。其实这种唯学校论的大众认知本身就是横向阶层划分在教育领域和民众心理中的映射。因此,从高等教育改革入手,打破唯学校论的格局,逐步树立和完善以专业+学校的做法,不仅是扭转社会群体划分方式的有效抓手,同时也是将社会产业链与学校专业链有效对接融通,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有效支撑和引领的最优选择

另外,我们还必须看到,专业+学校的高教改革趋势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外部要求,同时也是学校自身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国家自2009年起实行“五位一体”的新时期评估方案,如下:

 10-5.bmp

 

我们看到,这其中就包含专业认证和评估,那么为什么要在对院校进行评估的同时进行专业认证和评估呢?因为从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的看,专业认证和评估是被院校评估重心更低,内容更详实,指标更具体的评估方式,通过督导和帮扶专业这个学校构成细胞的良性发展和内涵建设,达到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此外,备受社会关注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中同时存在着这样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但这个现象背后其实存在的是专业链和产业链没有联通融合的结构性失衡。只有把专业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从院校单一主体转变为校企双主体才能实现这种融通,校企深度融合,联手重构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环节设计,并有所侧重,例如:

校:基本能力的普适性;

企:核心能力的针对性;

融:创新能力的延续性。

这种以专业建设为出发点、发力点和落脚点的新视角才是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并存的结构性失衡的有效方式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或许可以有这样一种判断:不论是社会发展的外在宏观引导、产业发展的中观需求还是学校发展的微观要求,以及社会群体整体的价值感和幸福感提升来说,“学校式微,专业为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地发现,强化专业的教育创新模式在国际上大都以失败告终,例如最近教育技术界发生的那桩引人注目的收购案:美国美国教育创新公司MissionU被WeWork收购,就又引发了教育界对此问题的热议。著名的微信公众号MOOC”就在527号发布了原创文章“为何这些教育创新形式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pdoauiwhtr-4HKew71q7Q)对以专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讨。

10-6.bmp 

这些失败的案例提醒我们,专业建设为核心并不是忽视学校发展,而是改变唯学校论的单一评判模式,充分考虑专业内涵建设,并且通过逐步完善“学校+专业”的发展模式,最终过渡为“专业+学校”的发展模式。

而且,我们不能因为新模式的失败就为“专业”唱衰,因为审时度势之后不难发现,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在“新工科建设”,“匠人精神”等外部环境的支持下,“学校式微,专业为王”的变革或许正处于一个历史发展的拐点。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一些应用型和职业类院校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弯道超车的机遇,同时也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向“大专业、小院校”的改革发展成为一种可能。

 10-7.bmp

同时,我们还欣喜地看到,现在国内个别省市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已经将专业作为第一关键词进行引导。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相对稳定的院校排名正在逐步被异军突击的专业排名代替。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学校带着专业跑”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专业扛着学校跑”的新局面将会悄然而至,社会群体的划分从横向向纵向的扭转也会慢慢开始

最后,诚挚祝愿所有的考生们“考的全会,蒙的全对!”

10-8.bmp 

 

聊主简介:

李芳,昵称偶然,对外经贸大学人士,微信公众号:小人物聊大事情。

爱教育学教育从事教育,聊生活聊工作聊天为乐!

欢迎找我(lifang@uibe.edu.cn)一起聊教育^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8024-1116489.html

上一篇:母爱的终身培训——最伟大的师徒制
下一篇: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青椒(下)
收藏 IP: 183.16.195.*| 热度|

1 姚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