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土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hliu 理论物理博士,湖南大学教授。

博文

几何动量的实验验证----中国理论和德国实验之间的一场美丽邂逅 精选

已有 16549 次阅读 2018-5-6 07:11 |个人分类:拾穗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几何, 物理, 弯曲空间, 几何动量

2011年,我们提出几何动量的概念。2015年,国际上(德国三个单位的一个合作小组)首次在在论文题目中使用几何动量。

Ron Spittel, Patrick Uebel, Hartmut Bartelt, and Markus A. Schmidt 

Curvature-induced geometric momenta: the origin of waveguide dispersion of surface plasmons on metallic wires

Optics Express Vol. 23, Issue 9, pp. 12174-12188 (2015) https://doi.org/10.1364/OE.23.012174

Optics Express还是一个顶级(top)刊物。

oe is a top j.jpg

好友提醒我,这篇论文的结果说明他们的实验,验证了几何动量。

知道这篇文章,但是没有细读。论文更像一个数值模拟,而不像一个实验结果。欧洲人也不太会主动验证一个中国人提出的概念吧?

后来,好友再次提醒要仔细读读他们课题组的文章。几何动量被实验验证对约束体系量子力学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中国人的理论研究来说也是一件大事,要认真对待!要我查查究竟!于是,认真做了一点文献检索。

原来,德国合作组早在2012年就在实验上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了和实验结果相符,他们进行了一些不合理的理论假设。等到注意到我们的文章,用几何动量计算,才发现,原来不从几何动量计算出发的计算是错误的!

——————————

2017年,他们在两个国际会议上,报告了全过程。

一次在美国加州,San Jose, California,时间是14–19 May 2017。报告的题目是:

Nanowire-based hybrid optical fibers: a platform for nonlinear light generation, nanoscale plasmonics and single nanoobject detection

论文集:https://www.osapublishing.org/conference.cfm?meetingid=124&yr=2017#STu3K

一次在欧洲慕尼黑,Munich, Germany,时间是25-29 June 2017。报告的题目是:

Nanowire-based hybrid optical fibers: A platform for nonlinear light generation and plasmonics

论文集: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087745/  或

https://www.osapublishing.org/abstract.cfm?uri=CLEO_Europe-2017-JS_LIM_CLEO_Europe_1_3

关于几何动量的实验验证部分,大同小异。

早在2012年,在一根金属纳米线的表面,产生出一个螺旋状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化子(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他们发现激化子的轨迹仅仅受到金属纳米线的平均曲率的影响!注意:近代物理学建立在内蕴(或者内禀)几何的基础之上,而平均曲率是所谓的外曲率

gm exp comfirmation.jpg

(Planar SPP spiraling on the surface of a metallic nanowire (lower image: SEM of a gold NW))

实验结果见:

[12] P. Uebel, M. A. Schmidt, H. W. Lee and P. S. J. Russell, Opt. Exp. 20, 28409 (2012).

[13] H. W. Lee, M. A. Schmidt and P. S. J. Russell, Opt. Lett. 37, 2946 (2012).

为了和实验结果相符,他们自己的计算"依赖一个靠不住的数学替换"

gm exp comfirmation4.jpg

直到2015年,他们小组注意到我们提出的几何动量。然后利用几何动量进行计算,才发现原来没有几何动量的的理论是不对的:

gm exp comfirmation1.jpg

gm exp comfirmation2.jpg

gm exp comfirmation3.jpg

不过,在2017年的两次报告中,在说明几何动量的实验验证时,都是直接引用的是2015年他们在OE上的文章,例如:

gm exp comfirmation2012.jpg

2016 talk.jpg

——————————

进一步的文献检索发现,在多个场合,他们都提到了几何动量的实验验证。例如:2016年的如下两次会议上:

1,Proceedings Volume 9916, Sixth European Workshop on Optical Fibre Sensors; 991601 (2016); doi: 10.1117/12.2242681

Liquid and solid nanowires in fibers: a new base for plasmonic nanoprobes and single virus sensing

Markus A. Schmidt, Leibniz Institute of Photonic Technology e. V. (Germany)

2,https://www.european-mrs.com/2016-spring-symposium-m-european-materials-research-society

Hybrid optical fibers: a new base for plasmonic nanoprobes and optofluidic nanoparticle sensing

Authors : Markus A. Schmidt

——————————

本质上而言,这些实验并非专门为了验证几何动量而设计,而是为了探讨新奇的实验现象而设计。换言之,验证几何动量不过是无心插柳而已。这和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解释很像。观测数据和牛顿的引力理论就是不符,很久也解释不了,一直等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出现,结果成了该理论的三大检验之一。

——————————

最后,摆出课题组长的照片(取自Adv. Optical Mater. 2016, 4, 13–36)。对这位帅哥表示感谢!

ProfMASchmidt1.jpg

ProfMASchmidt2.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7-1112519.html

上一篇:第一推动力之延请顶级专家给本科生开坛设讲
下一篇:爱因斯坦,杨振宁,费曼和贝利如何解读麦克斯韦方程
收藏 IP: 49.123.82.*| 热度|

40 赵柳 姬扬 张林 王林平 尤明庆 王振亭 谢力 朱晓刚 康建 檀成龙 耿修瑞 张江敏 张云 杨正瓴 武夷山 孙宝玺 张忆文 都世民 孙长庆 邢志忠 刘立 惠小强 蒋金和 徐洪亚 柳林涛 李泳 史晓雷 陶勇 李春来 葛素红 李学宽 王安良 鲍博 李毅伟 王涛 陈敏伯 zjzhaokeqin puhj Hyq18936853798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