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给研究生导师的五个问题 精选

已有 9666 次阅读 2018-1-19 18:28 |个人分类:观点交流|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研究生, 人才, 导师

给研究生导师的五个问题


蒋继平

2018年1月19日


在提这五个问题前, 我先假设研究生导师都是经过国家资质认证, 受学校正式聘请的合格的教授学者。所以, 在这里, 我不会花时间质问研究生导师是否称职这样很尴尬的问题。 因而, 读者中的研究生导师尽管可以放心地读完这篇博文。

第一:您为什么要培养研究生?需要科研帮手, 或者合作者为您完成某项科研任务?还是想为社会培养富有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科研人才?

第二:对所找的学生了解多少?具体地来说,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得学生的信息资料?1. 学生自己提交的申请资料;2. 推荐信; 3. 面试。4. 对学生有过私人交流和接触。

第三:看重学生的哪个方面?这些方面包括成绩,学校, 个性特长,能力,兴趣爱好和以往的表现以及读研究生的动机。


第四:实验室具备哪些条件?科研设备的档次,研究经费的数额和来源?最大限度可以供几个研究生一起做实验?

第五:培养研究生的途径和方略?引导启发型还是强制灌输式?

我对这五个问题的答案的分析评论如下:

假如您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为了自己完成某项资金规定的科研任务而找研究生为自己做实验, 把学生当科研帮手或者合作者使用, 顺便给他们一个学位, 那么, 您很可能在培养过程中与学生产生深刻的矛盾,同时也可能耽误学生的科研前途。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所找学生的素质,要是答案是:

  • 只中第一条。那太粗鲁大意, 风险很大, 所以, 是对双方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 第一加第二条。 稍微比上面好一点, 但是, 还不足以对学生有更加客观真实的了解, 因而, 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

  • 前三条都采用了。 这个已经不错了, 很可能找到的是一个合格的研究生。

  • 四条全中。 那恭喜您找到一个称心的弟子。 这种情况大多数是自己带的本科生, 然后继续读研, 或者在同一个学校的本硕生, 以往就互相认识或者共事过, 彼此互相了解。

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师的个人价值观, 是一个重形还是重才的问题。要是只看成绩和学校以及样貌, 不注重才能和品行, 那么, 很可能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

第四个问题涉及到实验室的规模容量和资源。 要是现有条件只能供三个学生读研究生, 您找五个学生, 那是过度招生, 对所找学生很不负责, 也很不公平。

第五个问题关系到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虽然导师属于领导, 具有指挥管理学生的权利和职责, 但是, 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却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真正优秀的导师一定采用引导启发型。 这对学生走向社会独立工作非常重要。 强势的导师可能会采用强制灌输式。采用强制灌输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 所以, 对学生不利。

我希望这五个问题能够引起研究生导师们的一些思考和自审, 从而使自己培养的学生出类拔萃, 为社会提供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1095774.html

上一篇:做科学研究要有四个“T”
下一篇:人生的每一个磨难都是走向成功的添加剂
收藏 IP: 71.208.135.*| 热度|

21 王从彦 郭战胜 吕洪波 黄永义 张忆文 宁利中 刘浔江 胡华明 徐耀 姬扬 汪啸 张启峰 石岩 王亚娟 李东风 黄仁勇 李久煊 彭真明 王德华 江克柱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