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家里住着一间平房,有个不大的院子,在九十年代初那个物资还相对匮乏的年代里,春天买几只小鸡小兔子养着,毛茸茸的,很适合给我当宠物,冬天里养大了又适合做一锅辣子鸡红烧兔之类的“硬菜”。冬天,房子里架上煤炉子,可以取暖,可以烧水,也可以烤红薯。后来搬了楼房,小小的阳台,养只兔子骚味特别大,就再没养过了。在那个平房的家里,我更喜欢和小动物们玩,更喜欢去不远的外婆家,到了晚上,就赖在外公的怀抱里,不愿意回家。那时候,不懂得表达,就是一味地赖着,不肯走,外公以为我贪恋楼房的舒适,其实,我是怕回家以后的无趣。是的,无趣,晚上回了家,没有机会在院子里玩小动物,就得洗洗睡了,“睡觉”后,就得听着妈妈咯噔咯噔踩缝纫机做衣服的动静,父亲回来的比较晚,但是我都是等他回来了才真正睡着。这是一种有点奇怪的习惯,我那么怕严厉的父亲,但是只要家里少一个人,我就睡不着,有时候,母亲做针线活到很晚,转过头来看到我乌黑的眼睛骨碌碌地转,气就不打一处来,总要上来招呼我两巴掌,“快睡!快睡!这么晚了,睁着眼睛干啥?”
父亲和母亲在一起,话不多,回来的晚了,也没啥电视可以看,因为看我在“睡觉”,收音机也不敢放大声,有时候洗洗睡了,有时候和母亲悄声地说这话,声音太小,我估计是听不清的罢,因为现在也不记得。但是我记得的,也是因为这个,我更排斥父亲的是他们有时候说着说着,母亲就啜泣起来,“完了,他们又背着我吵架了!”,这时候我心里是忐忑的,不安促使我把他们“吵架”怪罪到父亲头上……他们老是背着我“吵架”,我爸爸妈妈关系其实并不好,也许妈妈是为了我委屈的……这些观念,一直到我高三。直到父母送我上大学去的时候,我和妈妈即将分别,妈妈忍不住哭,我抱着妈妈安慰她的话是“妈妈别怕,他欺负你,你就去我姥姥家住,我长大了,你想离婚就离吧!大学毕业了我养你。”那时候,妈妈训斥我“胡说什么呢!”。那时候,我还是觉得,哼,你就装吧!
直到我大一寒假回家,有一天,妈妈带我逛街,指着一家卖冰糖葫芦的店,问我要不要吃,这家糖葫芦可好吃了。我才不吃这种小孩子的东西呢。“你爸就买给我吃,你不在的时候他陪我逛街,就给我买这一家的糖葫芦吃!”我现在还记得她那时候的表情,混合着初恋一般的娇羞与幸福,总之,我被“雷”到了。那时候,是我第一次怀疑根深蒂固在我脑海里那个“父母感情不好,他们是因为我而勉强在一起的”想法……也许,他们好着呢?
我开始冷静地,仔细地回想那些所谓的“背着我”的细节,不带先入为主的偏见,我想起来,第二天母亲的眼睛并不像他平常白天和父亲吵架以后抱着我哭的时候那么红红肿肿的,也没有和父亲冷战,而是正常地做早饭,依旧是父亲两个煎蛋,而我只有一个,摒弃这些“吃醋”的不平衡感,母亲是从生活的点滴里爱着父亲的吧。我和父亲的关系紧张到后来都不说话,是从搬到楼房以后开始的,那时候,我有了自己的独立卧室,但是还是不习惯,晚上上床早睡觉晚,总是机警地听着房间的动静,一听到隔壁母亲又“哭了”,我就以为他们又背着我吵架了,然后,我迅速地跳下床,去拍他们卧室的门。
“妈妈,我害怕,睡不着!”
这时候父亲多半会吼一嗓子“睡不着躺着去!”
我继续拍几下门,去搬小凳子,从门上的玻璃看里面,不过,从来都没有成功过,我搬来凳子,门就开了。我很开心妈妈来陪我了,也自以为是地认为我做了件好事,觉得我救妈妈“脱离苦海”了。
第二天,父亲就更“嫌弃”我,我也更“敌视”他……看吧,我傻了吧唧的十八岁,跟母亲说出希望他们离婚的话,我和父亲紧张关系到顶峰,那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后来,我知道他们背着我不是每次都吵架,这得看第二天我母亲的反应,“阴云密布”那是真的吵架了,“如沐春风”则是没有,父亲也有一丝不明显的改变,第二天会做菜,会讨好母亲,则是真的吵架了,如往常一样,则是没有。这些,都是我当时注意不到的细节。
现在,我真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也真正知道我有时候真是一个“熊孩子”,怪不得十岁以前我和父亲的合影都还挺亲密的,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合影,甚至我单方面地以为他很不喜欢我。
近几年,和母亲聊起父母夫妻感情的事来,我说出曾经的不平,母亲说,“夫妻间磕磕碰碰难免的,我们哪里叫吵架,就是闹闹,而且每次都是他怕我,我一不跟他说话他就慌了。”我们家,看似是父亲做主,实际上中心是母亲,小时候,我和父亲“争风吃醋”,现在,以后,我想让他们倚靠,嗯,我爱我的父亲和母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