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全国博士毕业生5.4万人,而去年大概到了6万人,按照很多人的说法,读到博士就应该去做学术,但我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费米估计,结果比较有意思,列出来供各位打算做学术的博士参考。
如果成为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算学术巅峰的话,那么院士的选拔可以看作到达顶峰的路径。选拔方法是什么呢?两年一次,一次总共大概150人,工程科学对半分,平均一年75人。
我们假定若干年后每年还是75人,因为两院院士总规模这么些年并未有很大规模的变化,就算加上文科一级教授也就是100这个数量级。
那么若干年后竞争这个数的人选平均看大概都是同年级的博士同学。目前每年全国土鳖博士毕业生6万多人,算上海归,同一年龄组大概7万人应该比较合理。
那么你看到了,你需要在同年级博士毕业生里成为千分之一左右的精英才算有希望成为院士级别的学者。这个似乎有点丧气,可能院士这个比较难搞,那么准院士的杰青呢?全国每年选拔200人为杰青,那么成功概率乐观估计是千分之三,杰青其实也很难了,我们再放宽到优青。全国每年选拔400人为优青,那么乐观估计成功几率大概是千分之五。即使我们大胆认为博士有一半不从事科研工作,几率翻倍成为优青也要是百里挑一。
也许你会说优青杰青比较遥远,那么教授或者正高不算遥远了吧,毕竟每个博士背后都有一个博导。那么全国博导能有多少呢,乐观估计6万,年龄分布从35岁到65岁,如果是均匀分布的话且保证65岁退休,那么每年能产生出2千正高岗位,除以当年大约7万的博士人数,这个比例不到百分之三。就算我把那些做学术但不培养博士的岗位算上,这个比例也不会超过5%。硕士毕业生15年大概50万,说明副高大概最多也就这个数,每年也就1-2万岗位,也就是说大概20%的博士最终能走到副高,其实这个比例也不算高,不过可以作为大多数人可以预想的目标。
你可能会说做学术要有一定理想,不能这么功利,说这话的有相当比例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你已经走到教授研究员这个档次自然可以跟人谈理想,但坦白说现在的博导平均拿到学位都是20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博士一年毕业7千多人,而现在博士毕业生数目翻了10倍,换句话在目前的晋升条件下你成为教授的概率大概是50%,如果有一半不做学术,几乎可以肯定就是教授了。10年前一年博士毕业人数大概是现在的一半多,这意味着其晋升教授可能性也有十分之一,尚算合理。但10年后如果博士年毕业生达到10万,那么其成为教授将跟现在成为优青差不多难度,代际不平衡是十分严重的。不了解基础状况就把人往坑里带的后果挺严重的,自上而下,金字塔顶端人数就那么多,一味扩大底端几乎意味着大量博士要陷入无尽的博后循环之中去拉伸等级。
所以其实我挺理解很多劝博士毕业转行的看法的,那怕你手握博士学位,目前在国内想走到教授也是个p<0.05的事,大概20个人里有一个。考虑到一般博士同学同院系大概也就是20个人,如果学术水平不在前面,基本可以重新考虑下人生规划了,因为此时你选择科研就真的需要兴趣激发了,不然身边的落差会折磨你几十年。而且上面的估计有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大量使用了均匀分布,但真实的情况却是极不均匀分布,你的师承关系跟毕业院校都会把这个分布搞得更加极端,而且后发者优势在科研里面非常常见,但前面的坑都满了你怎么让后发者上?
同时要注意,国内博士毕业生人数还在不断上升,一方面说明教职还是有空间的,另一方面则暗示了今后博士毕业生生存环境将会更加恶劣,竞争会更加激烈。同时,目前教职数目会逐渐趋稳,如果你没赶上新学科新方向的窗口期大爆发,基本就是始终要接纳这个竞争强度了,只会更强不会更弱。而且有些研究方向必然因为学科发展走向没落,没必要跟一伙老气横秋的人抱团取暖,该转方向就转,反正大家都没基础。
读博转行可能也是个好事,早点把青春奉献到知识洼地去才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相比学术界科研,业界科研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能磕下博士学位,搞点别的也应该没啥问题。
同时,如果选择了科研道路也要知道上面的概率,当不成分子也可以先做分母,心态上说服自己静下心来做科研就OK了,乐在其中则何乐不为?切不可惶惶不可终日,空费时光。
数据参考:http://www.moe.edu.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