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SC

博文

三年打工竟然是更难走的行政管理之路-4

已有 2290 次阅读 2017-1-22 12:42 |个人分类:科研回忆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01年9月中旬,我心有不舍、情非所愿地回到了教务处。在这之前,我只知道原教务处长已被免职、调离。钟院长把教务处所存在的问题,作了很详细的介绍。他告诉我,现在教务处的工作失控,人心不稳,几个骨干人员都要求调出。如果再不调整处长,可能要出大乱子。学院决定由我任处长,由石油学院原教务处长曾广锡教授任副处长。这个决定使我感到非常不解,在教学工作会议之后的三个月内,竟然三次变动我的工作;使我无法比较完整地作好这些事!先是调出教学行政科组建基础部;当组建工作刚有眉目,可以开展工作时,钟院长突然通知我去组建督导室。并说这是胡院长在院长办公会上亲自推荐的,认为我的协调能力很强。现在组建督导室的工作已基本完成,督导室刚刚开展工作,我又得重回教务处任处长。这一圈实在是转的太大,调动过于频繁,确实使我已经身心疲惫、无所适从。每次调动都不曾征求过我的意见,感到自己就像一枚可以随意拨动、不知放在何处为好的棋子。我对钟院长说:虽然我已经在教务处工作过半年,但对于全处的工作仍然缺乏全面的了解。而且我也没有教务处工作的完整经验,曾广锡教授是比我更为合适的处长人选。钟院长又说了一些学院非常信任、非我莫属之类的话,看来不去是不行的。我当时提出的要求,是希望钟院长全力指导、支持教务处的工作,希望原任的副处长薛广元老师留任;因为他很熟悉非统招生的教育工作。刘尔宁副院长、钟副院长当即答应,会考虑我的要求。但是在宣布任命时,却没有这位前任的薛副处长。后来才知道这位薛老师已经被任命为新闻系主任,而他原来是一位中学的数学教师。人家是提升,我还能再说什么话。

 我和曾教授到任后不久,发现教务处的情况比我所了解的还要糟糕。首先是工作骨干不稳,想调出教务处。象刘敏这样积极肯干的年轻人,也认为教务处已经没有她的位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前任处长企图调整教务处班子的做法不妥。他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做法却不符合民办院校的管理实际。对于教务处各科科长的调整非常敏感,他们都是有根基的实权派。老实说处长的权限,比科长们大不了多少。别说要调整他们,没有树立起威信的处长,连科员都未必能指挥得动。在公办院校,党委尚未正式下文前也要尽可能保密,以免出现意外情况。而在民办院校中,则没有不透风的墙。比较妥当的做法,是在院务会研究决定之后、尚未正式下文之前,先向有关部门吹吹风,使工作人员有反映意见的机会,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院领导尚未决定的事你先透风,说轻些你没有留下回旋的余地,说重些你在逼院领导就范。如果弄成现在这种下乱、上烦的局面,你这个处长还怎么样能当下去!教务处的科长们之间,也是矛盾重重、互相告状,甚至闹到要求离开欧亚学院的地步。当时教务处只有三个科;继我接任教学行政科科长的李八绳上校来自部队院校,教师科科长梁武范是一位大夫,教材科科长胡文娟是一位护士长、胡院长的二姐。后面两位科长都有些女强人的味道,二人是明不争而暗斗,各显神通。胡文娟来校时间较长,熟悉本科及考试的业务,工作非常投入、细致认真;也很尊重象钟院长和我这样的老教师。由于这所万人院校中每学期都有大量的教材进出,自然也有数额巨大的款项流动,她的工作非常重要。但胡院长却不希望她抛头露面、干预其它事务,以免给人留下口实。李八绳对考试管理业务很熟悉,也是教务处中唯一在三所民办院校工作过的人;此人对于吸取其它民办院校的经验、教训是极为难得的。我再三劝李八绳上校留下来,帮我度过难关。尽管他与我的个人关系一直很好,但最终还是离开了欧亚学院;原因是一个要害人物辱骂了他,使他感到失望。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只要学校的上层领导能够以诚相待教职工,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会成为忠诚的欧亚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8426-1029236.html

上一篇:三年打工竟然是更难走的行政管理之路-3
下一篇:三年打工竟然是更难走的行政管理之路-5
收藏 IP: 1.85.11.*| 热度|

1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