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孔子“和而不同”考释
边家珍 2024-6-29 07:4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论语》等国学经典的持续关注,对孔子“和而不同”含义的探讨也成了一个热点。这里,笔者根据相关经学文献,略谈自己对“和而不同”的几点理解。    ●把“和而不同”与“和实生物”混为一谈,是不妥当的   孔子讲的“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篇:“君子和而 ...
9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真有“天坑”专业?
热度 3 汪晓军 2024-6-29 07:44
真有“天坑”专业? 随着国内大学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每年毕业到社会上去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毕业后的待遇问题,也就慢慢显现出来。不同专业之间的比较与差异,也就慢慢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有些人并没有经过认真调查,通过专业分析,只从一些社会的 ...
284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7:思维方法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例子
吴超 2024-6-29 07:42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 197 :思维方法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例子 科学思维方法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集中体现在事故预防方法、事故统计分析方法、危险源管理方法、事故调查方法、风险控制方法和安全管理方法等方面。通过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些科学思维方法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例如,研究安全思维就是 ...
104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6:联想发明法
吴超 2024-6-29 07:38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 196 :联想发明法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分为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自由联想是对事物不受限制的联想,可以海阔天空,不受约束。控制联想是对事物作有限制的联想,联想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着某种相的、因果的或其他联系。联想发明法是运用联想来构思新事物,寻求新 ...
19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5:联想方法
吴超 2024-6-29 07:36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 195 :联想方法 联想方法是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一,即从事物的现象或本质、功能或结构获得启发,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提供启发作用的事物或原型。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启发作用,但它能否起这种作用,不仅决定于该事物本身的特性,还与实践主体所具有的经验和知识有很大关系。 ...
1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4:理想化方法
吴超 2024-6-29 07:35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 194 :理想化方法 理想化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有意识地突出事物的主要因素,完全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使事物之间的关系大大简单化和纯化。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主要有理想模型方法和理想实验方法两种。前者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建立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状态。 例如 ...
20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3:抽象方法
吴超 2024-6-29 07:34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 193 :抽象方法 抽象方法是理性思维方法的一种形式,是透过现象抽取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 。即人们在获得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后,运用理性思维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去掉事物非本质的、表面的、偶然的东西,抽取事物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东 ...
19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2:纵横思考法
吴超 2024-6-29 07:33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 192 :纵横思考法 纵横思考法又叫缜密思维法,由英国思维科学家德 · 波诺在《思维的训练》一书中提出,是一种确定纵横两组注意区域,再根据考察的特定情景逐一注意各个区域的一种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思维时,思维者根据纵横两个轴线组成的思维框架,在每个区域中进行扫瞄、注 ...
16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1:逆向发明法
吴超 2024-6-29 07:33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 191 :逆向发明法 逆向发明法即从现有事物或传统理论的对立面出发,探求新事物、新理论的一种科学方法,亦称反面求索发明法。 事物的对立统一法则是逆向发明法的基础。不仅事物内部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侧面,而且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也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事物的对立面常蕴涵着事物 ...
2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24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定日县珠峰国家公园-0618
朱朝东 2024-6-29 07:22
06 月18日晴 记录人: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秦雨瑶 队 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清涛 队 员:李标、余润泽、蒋雯、秦雨瑶 导师组:程瑞、罗阿蓉、朱朝东 自珠峰 ...
1033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