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读图偶拾320)
张晓良 2024-3-13 11:03
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森(1917-1989)1974年创作的玛瑙巧雕作品《五鹅》,采用高11cm、宽14cm、厚13cm 的一块多色玛瑙料设计创作,五只鹅的红色头冠、黑色眼睛都是天然原料原色巧雕。五只鹅围着一个食盆,争吃里面的小鱼虾,姿态各异。 王树森《牧鹅》(俏色玛瑙) 白玛瑙上有些许黄红,雕琢成牧 ...
10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式大屋顶”与悉尼歌剧院(读书小记)
孙南屏 2024-3-13 10:47
约翰・伍重(Jorn Utzon) , 丹麦建筑师,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师。 据介绍其悉尼歌剧院基本创作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大台基 +小墙柱+大屋顶产生的空间意象。 悉尼歌剧院设计实质是将曲面大屋顶直接作用在地面平台上。 中国人解读为 “薄壳结构”。 ...
122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赵洪钧:《易經》所載日食初考
热度 1 聂广 2024-3-12 13:44
按:去年, 赵老师的《赵洪钧说周易》由兰台出版社出版,是他多年的呕心沥血。在 40年前 《内经时代》,他就专门撰写了“《内经》与《周易》”一章( 第八章) ,并附有“医易答问”的通俗讲解。他的讲解,详尽地阐明了《周易》与科学的巨大鸿沟,以及当代中医人应该如何与时俱进,以优雅的姿态拥抱未来。本书 ...
95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看来却是鹭鹚饥(唐人杜荀鹤咏鸬鹚捕鱼)
张晓良 2024-3-12 09:51
【唐】杜荀鹤《鸬鹚》:一般毛羽结群飞,雨岸烟汀好景时。深水有鱼衔得出,看来却是鹭鸶饥。 杜荀鹤(约846—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唐末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鄱阳湖渔民用鸬鹚捕鱼(图片出处链接 https://www.bjnews.com.cn/inside/2020/07/24/752155.html ...
117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竹风轻履舄 花露腻衣裳——扬州小玲珑山馆
热度 1 王从彦 2024-3-12 09:42
小玲珑山馆是扬州城内东关街南的私家园林,亦称街南书屋,毗邻扬州个园、馥园、华氏园和逸圃等园林。 园内主要景点有:小玲珑山馆、看山楼、红药阶、透风透月两明轩、石屋、清响阁、藤花庵、丛书楼、觅句廊、浇药井、七峰草亭、梅寮。 小玲珑山馆始建自清雍正时期,乾隆年间声誉日隆,至光绪年间,山馆历经五姓七代 ...
141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日照澄江红雾开(读图偶拾319)
张晓良 2024-3-11 15:25
瑞强 《旭日东升》(寿山芙蓉石)高5.6cm 瑞强,1984年生,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会员 【明】张吴曼《沪城八景集唐》其一·海天旭日:碧落摇光霁后来(杜牧),独寻春色上高台(薛能)。涛翻极浦烟霞外(权德舆),日照澄江红雾开(刘禹锡)。 首句出自杜牧《长安晴望》,二句出自薛能《汉南春望》 ...
28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的主体民族从哪里来?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读书笔记摘录
热度 1 赵玉民 2024-3-11 13:37
前段时间我偶然在图书馆借到《中国古史传说时代》 , 觉得这本书像天书一样把整个中国民族传说时代的古史说得很通透,所以很激动、忍不住做了许多摘录笔记。本文从中筛选其中一小部分,与像我一样对于古史没有太多基础概念、只知道一点儿古史传说的读者朋友分享,而对于希望了解更多的读者,则推荐阅读原著。 ...
262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镇江一叶庵
王从彦 2024-3-11 10:22
宝华山,隶属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渊源于梁代志公宝志禅师,一叶庵初结庵于此,乃宝华山之开山祖。一叶庵的庵名源自《华严经》中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明嘉靖间,普照禅师,随着妙峰禅师奠定其禅宗基业。崇祯十二年,三昧寂光法师,改禅为律,成为宝华第一代律宗开山祖师。第二代由见月老人继任,月老 ...
150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养鱼去作陶朱公(千载种鱼忆范蠡之二十六)
张晓良 2024-3-11 08:16
【北宋】黄庭坚《还家呈伯氏(叶县作)》:去日樱桃初破花,归来著子如红豆。四时驱迫少须臾,两鬓飘零成老丑。永怀往在江南日,原上急难风雨后。私田苦薄王税多,诸弟号寒诸妹瘦。扶将白发渡江来,吾二人如左右手。苟从禄仕我邅回,且慰家贫兄孝友。强趋手板汝阳城,更责愆期被诃诟。法官毒螫草自摇,丞相霜威人 ...
20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汉兴”“大收篇籍”考
姚小鸥 2024-3-10 18:10
【按语】 《 “汉兴”“大收篇籍”考》是多年前在《历史研究》杂志刊发的研究汉代文化史的文章。因为编文集,所以把它翻出来了。文章的内容是,《汉书·艺文志》所载“汉初”大规模收集、整理文献一事是可信的。请注意本文的基本出发点,即希望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复原,呈现出被低估的中国历史的真实面貌。 ...
10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