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感慨] 孤独:已经成为奢侈的幸福
热度 3 杨正瓴 2023-12-11 21:44
孤独:已经成为奢侈的幸福 非宁静无以致远。 可是,21世纪里, 孤独,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可望而不可即的幸福。 & ...
1318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安德森猜想之证明
王龙 2023-12-11 20:49
Anderson猜想之证明.pdf Albert Einstein:How can it be that mathematics, being after all a product of human thought,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experience, is so admirably appropriate to the objects of reality? ...
840 次阅读|没有评论
180采用多种方法能将隐身的场态粒子分解成正反粒子
张延年 2023-12-11 18:52
180 采用多种方法能将隐身的场态粒子分解成正反粒子 1951 年,施温格成功地描述了在静态均匀电场中的电子对的产生过程。之后,科学家已经采用各种方法将施温格的静态空间均匀电场扩展为空间和时间依赖的场,并计算出超强电场在 “ 真空 ” 中电离出电子对的概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这也充分证明 ...
497 次阅读|没有评论
179正反粒子产生湮灭是可见物质与暗物质互相转化,是互逆过程
张延年 2023-12-11 18:52
179 正反粒子产生湮灭是可见物质与暗物质互相转化,是互逆过程 暗物质和可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另外,负质子、正电子等被认为是反物质,实际上,物质和反物质的产生与湮灭也是暗物质与可见物质相互转化。迄今,已经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在 “ 真空 ” 中可以生成正反粒子对以及正反粒子对湮灭消失。这均表明 ...
5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178正反粒子对的碰撞消失是显态粒子恢复对称性成为场态粒子
张延年 2023-12-11 18:52
178 正反粒子对的碰撞消失是显态粒子恢复对称性成为场态粒子 冷暗物质探测 I 合作组的研究表明暗物质候选者具有电离特性。 Walters 认为电子偶素是最轻的原子类粒子。然而,所观测到的电子偶素是一个中间过程,电子偶素会进一步结合成能量较低且稳定的场态粒子。一旦形成场态粒子,无法用现有技术直接观测,被误认为正 ...
473 次阅读|没有评论
177显态粒子传递机械波,场态粒子传递电磁波,都只传能量不传物质
张延年 2023-12-11 18:51
177 显态粒子传递机械波,场态粒子传递电磁波,都只传能量不传物质 人们一直认为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实际上,真空中散布着隐身的场态粒子,场态粒子诱导震荡相互作用并通过交换光子传递能量的电磁波。机械波是通过显态粒子诱导振动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 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只传递能量不传递物质,在这一点上两者 ...
420 次阅读|没有评论
176光偶极阱是电磁波只传递能量而非物质的一个实证
张延年 2023-12-11 18:51
176 光偶极阱是电磁波只传递能量而非物质的一个实证 显态粒子都具有一定偶极矩和势能,在光场中的显态粒子会被吸引到高场强区域。这个力被称为光偶极力,相应的势阱被称为光偶极阱。 光具有能量和动量,光的能量和动量都是光的基本属性。携带动量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它们间会有能量和动量的交换,从而表现为光对 ...
366 次阅读|没有评论
175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均可视为电偶极子,可相互产生耦合共振
张延年 2023-12-11 18:50
175 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均可视为电偶极子,可相互产生耦合共振 用量子理论研究光同原子或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发现原子或原子核由于能级之间的跃迁可以发射或吸收光子。在这些跃迁中有一种类似于经典电磁理论中电偶极子发射电磁波的情形,例如它们都具有柱对称性。这种跃迁称为电偶极子跃迁,是原子或原子核发射或吸收 ...
373 次阅读|没有评论
174场态粒子振荡频率与光谐振子固有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吸收
张延年 2023-12-11 18:50
174 场态粒子振荡频率与光谐振子固有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吸收 场态粒子一旦对称性破缺,电偶极矩增大,一定会形成一个恢复原状的势。球型的场态粒子在任何方向都可以谐振并产生电偶极矩变化,不同方向的电偶极矩变化均可以叠加。 核外电子本身没有区别,然而由于原子核的存在,电子具有不同的能级。尤其是化学键的 ...
350 次阅读|没有评论
173光子产生与湮灭是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相互诱导震荡交换能量
张延年 2023-12-11 18:49
173 光子产生与湮灭是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相互诱导震荡交换能量 显态粒子有很多种方式可以产生光子,但所有这些方式都是利用显态粒子的相同机制,既原子核或核外电子受激发后跃迁回基态所产生的。核外电子在各自固定轨道上绕核旋转,总是先填充能量较低的轨道,处于稳定的基态,当获得一个额外能量,使它能够争脱核的束 ...
331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