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毕业入职后是否要转方向?
冯培忠 中国矿业大学
青年人才入职新单位后独立做科研,到底是否要转方向?这个问题可能困扰着很多人,不转吧,和新单位无法结合,转吧,不知道转啥,转了也不知道能咋样?但还是有许多转型成功的例子。
某知名专家,早期做金属材料的无余量熔模铸研究,在近50岁的时候转方向做高温陶瓷,同样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同样某知名专家,本科到博士一直从事锻造的工作,成绩显著,但博士后以及后来从事陶瓷材料的研究,成绩斐然。
此外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A教授博士的时候在一个大团队做电池,Science文章也有他的名字,但是工作后转团队转方向,做了传统的领域,风生水起;B教授博士的时候做传统领域,然而工作后却做了电池,同样风生水起;C教授博士的时候就在大子刊发过论文,令人膜拜,但是现在面向工业界做传统的提强增韧;D教授更厉害,当年博士学位论文影响很大,小论文发的令人膜拜,现在也在做传统的提强耐用;E教授当年做的比较传统,现在却做电池。每个人的身边估计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当然这里是转型成功的,也许还有失败的,别人不怎么说,也不大知道。
博士入职,或者独立开始科研工作的时候是否要转方向?这个问题经常想、反复想,周围的朋友也经常一起交流和讨论,感觉没有统一的答案。是否转方向,有个基本判断。
自己的方向在单位是否有人一起干?是否是主流?是否能得到学院并进一步得到学校的持续定向支持?单位在这方面是否有影响力?工作是否被认同?如果这些回答都是否,就意味着做着和单位格格不入的工作,估计要转,转入学校学院单位的主流方向之中,利用时代的大势和单位的大势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科研影响力,尤其影响力,更多的是单位的整体实力和长期口碑,不是个人轻易可以改变的,个人可以发NS,但对单位影响力的提升非常有限。剩下的就是怎么转?
大牛\大团队带着转,这样至少在行业信息方面大牛可以给提供很多的基础知识,避免自己琢磨找方向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绕走大量的弯路。这就是在大团队的好处,也是跟着大教授的好处,大教授创新能力可能一般,但是把握方向的经验还是有的。
凭兴趣转,博士仅仅当获得学位,做完博士觉得原来的课题没意义,不想继续,而对其他方向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或者说喜欢热点,转方向,这个普遍存在,因为热点方向好发论文等。另外,大学毕业考研转方向也广泛存在,例如有位校友,本科学材料,不喜欢,喜欢国学,后在TOP2高校国学博士毕业,入职TOP20高校工作。
面向应用转,过去20年比较重视论文,所以大家博士毕业都发了论文,但如果一直发论文,一味走基金的道,全世界的命中率都很低,可能年龄大了干不动基金,写本子眼花,但是年龄大了,经验越来越丰富,这时候转做服务社会需求也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成为教授之后转,当了教授职称到头了,少了一样压力,可以做一些自由的探索,或者为了改善生活,做一些服务社会的研究都可。
不管怎么说,转方向还是阵痛的事情,如果没人带就自己琢磨着,转阿转,估计得走不少弯路,但是相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人一起商量着转,必会少费很多力气,如果有大牛带着、同时配备一些学生,那还是值得尝试。如果作为导师手下学生足够多,也值得转。
转什么方向?入主流、有特色,转到和单位最强方向结合的轨道上来,转到让单位给你加分的方向来,转到一说到陕西人就想起BiangBiang面的方向来。
不管转与不转,都需要一个品质,好学力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以及特有的敏锐、统一的思想、群体的力量、屡败的屡战,持续的经费等,尤其吃苦耐劳的韧劲,否则半途而废最后躺平更可惜。如果不转把自己的方向做着单位的主流也是牛掰,但同样需要上面的品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