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建议人们多吃昆虫!营养专家说,昆虫味美、且营养丰富。多吃昆虫,有助于缓解饥荒危机、有利于保护环境。虫子富含蛋白质、钙、氨基酸和维生素B,和传统的家畜----比如牛、羊比起来,养殖昆虫有更大的可持续性优势,因为养殖昆虫占用的土地、使用的水源和饲料更少。
虽然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昆虫都被当作盘中美餐,但是西方人心理上对吃虫子还是有难以克服的抵触。
五年前,某西方记者在柬埔寨旅游。一次,在路边一间小吃店停下来小憩、顺便吃点东西。导游指给他看熟悉的面条、米饭柜台,然后,又介绍了当地一种美食----油炸大毒蜘蛛!当地人一个接一个地把大蜘蛛吃进嘴里,仿佛这是世界上再自然也不过的事了,对他们来说,确实如此。另外,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总计还有20亿人把昆虫当作盘中餐。
西方记者胆小,最终谢绝导游的好心邀请。但是,嘴边挂着毛茸茸的蜘蛛腿……那一个画面,却让他至今难忘。这是他第一次见识人吃昆虫。那一瞬,一生所受的全部教育和影响都受到了挑战:昆虫是害虫?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噩梦?还是……食品?
加拿大兄弟三人好像想出了对策……他们把昆虫加工成细细的粉末、或者“面粉”。这样,娇气的西方消费者就不用和自己的盘中餐面面相觑、四目对视了!
现在,昆虫粉已经被加入富含蛋白质的蛋糕、饼干和高能量压缩饼中,打入曼哈顿的时尚超市。
但是,昆虫成为烹饪原材料之前,还是昆虫。记者去一家蟋蟀养殖车间参观,无法不时时刻刻记起这个事实。车间内,一排排的蟋蟀笼直接码放到房顶。里面,成千上万的长腿蟋蟀四处乱窜,或者一个压一个地叠罗汉。这一幕,仿佛是印第安纳•琼斯电影中让人头皮发麻、毛骨悚然的恐怖画面。
和米虫比起来,蟋蟀真是可爱到令人想亲密拥抱的地步。下图,左边蟋蟀右边米虫。
米虫放在另外一个车间,这里光线跟黯淡、更拥挤,温度更高,让人流汗。如同深陷无法逃脱的噩梦。雷恩伸手抄起一把粘糊糊、滑溜溜的小虫子,把未来的食品举到我眼前让我好好看看。雷恩的哥哥加洛德说,“他这样做,仍然让我很害怕。”
接下来去加工车间,这里从前是匹萨店。成千上万的蟋蟀摆在烤盘上,放入烤箱,等待变成可口的食品。
受对方的温柔蛊惑,记者决定从他们品种日渐繁多的昆虫食谱中挑几种来品尝。覆盖着奶酪、罗勒、烤蟋蟀的意式面包片看上去很不错,但是,还是让他倒胃口,因为心理知道这些事虫子。
他选择了蟋蟀粉姜味饼。吃起来确实和普通的姜味饼干一样,不过更柔软,吃完后嘴里也根本没有留下昆虫味。
勇气倍增,他又吃了一块巧克力布朗尼。布朗尼也是用蟋蟀粉制作的,吃起来正像布朗尼,柔软、美味。
另外一个盘子上,是当地一位巧克力大师制作的巧克力米虫。看上去还算养眼,不过,吃米虫?恐怕为时过早、有点过分。
记者被成了“吃昆族”,日子虽然还非常有限,不过已经多次审视盘中餐,考虑食品的出处。
至少有一点记者非常肯定,他绝对愿意成为蟋蟀的粉丝,根本不爱米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