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估计会刺激某些人的眼球,骂我复辟和老朽。实际上我并不老也不顽固。我只是从我这么多年来求学、科研和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重振传统师生关系的必要性。我说的传统师生关系是春秋战国时期如孔夫子与其弟子间的探索与治学关系。这些值得今日去研究和探讨。
今日之教育,我的感觉如同工业化时期的流水线生产。诺大一个教室,面对几十个学生,按照一种方法、一种模式来培养人才,并没有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进度和兴趣,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很少,老师能记住几个学生的名字就已经不错了,要说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那就是不合时宜了;即使到了研究生阶段早些年间师生间那浓厚感情的情景也越发少见了。在这种大工业化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会培养出创新人才的,倒是如复旦大学校长所言学生变得更为功利了。
上学期参加一本科生的论文答辩,大意是讲西方导师制和中国传统师徒制的对比,开篇即是西方导师制如何先进,中国传统师徒制多么落后,需要革掉。且不说这个论点的对与错,单就从人的角度来讲,在师生关系忽略掉师生之间真挚师生感情的培养和建立,是不可能有协调的师生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教师以个人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了。因此,呼吁研究历史和管理的同人可以合作一下,真正挖掘一下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价值,使之不要继续成为某些人的“糟粕”,使之能够在现代教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继续提供动力。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337-365859.html
上一篇:
我对土地生态学的看法下一篇:
大四的学生难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