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周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suozhoukan 科学也可以很美!轻松有趣的阅读科学!

博文

不能被忽视的彩码

已有 2881 次阅读 2013-6-24 13:56 |个人分类:延伸阅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二维码, 科学报, 彩色, 探索周刊

■本报记者 童岱
 
随着二维码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它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二维码信息需要通过手机摄像头来读取,只有支持近摄技术的终端才能满足用户的主动识别需求,除非事先下载相关软件,不然许多终端都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受技术、终端、信息容量等瓶颈限制,于是,手机彩码应运而生,走向前台应用。
 
彩色或许比黑白更诱人
 
彩码技术最初是韩国延世大学的韩教授发明的。原本是为没法操作数字键或按键的残障人士能够简单上网的一个技术,通过电脑自带的摄像头来监测。由于手机键盘非常小,操作起来非常麻烦,这个技术应用在手机上就不用很麻烦地操作键盘了,直接用摄像头拍摄一下就可以上网并获取有用信息。日本Colorzip公司获得授权并申请专利,在全球首家开发出5×5四色矩阵彩码,并将这项技术运用于手机3G,率先在日本和韩国取得成功。
 
彩码在传统的条码表现技术上加入了黑、蓝、绿、红4色矩阵。可以设计成各种漂亮的图案,具有其独特性。彩码在尺寸上有更为宽广的设计空间。彩码和二维码一样也是方形的,只是在信息表达和外形大小上有所不同。最小的6*6mm,可至任意大。而且这种条码技术非常成熟,可以支持彩码的变形,也就是说可以在一些曲面上打印这种条码。在读取彩码的时候无论是远距离还是高变形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其他的条码设备识别、读取。
 
彩码与一维码、二维码有很大区别。它既不像一维码那样只在水平方向也就是x轴上表达商品信息,也不像二维码那样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这个二维空间上承载信息。彩码既可以在x轴y轴上表现信息,也可以通过多元颜色,它是一种多维条码。彩码除了具有二维码所能包含的信息元素和服务功能外,也可以表现它所不能表现的色彩元素。
 
应用前景广阔
 
彩码在未来应该也有不错的市场前景。网上有些资料显示,彩码的信息量是“可移动的数据库,无容量限制”,这实际上是误读。相较于二维码,彩码信息量不是很大,但是它可以给广告创意带来很大的空间,一面墙或者产品本身就是一个码,带给大家更强的视觉冲击。
 
由于采用了有别于传统二维码的识别技术,彩码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并允许图形有一定的畸变,同时在四色取值上也有较大的范围。综合上述特点,彩码整体形态可以表现得十分丰富,即在遵循一定的规则下,彩码可以通过平面创意设计,将企业的行业特质、服务特性及CIS标志融合其中,形成具有视觉意义的移动领域的新LOGO。
 
一般的商品、名片甚至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都可以附有相应的手机彩码,用户拍摄彩码图案主动识别彩码所包含的信息,即可自动链接到相应的WAP网站上,直接浏览商品、下载折扣券、用手机支付购票,也可随时随地体验铃声、游戏、视频等流媒体信息。目前手机彩码在日韩等国已成为新时尚,户外屏幕、广告牌、杂志、商品、电影海报、广告宣传品上已随处可见,它比以往的识别方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和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彩码仍面临多项挑战
 
尽管彩码市场的前景和规模很大,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新兴业务,还要经历培育期、成熟期,以及民众的接受度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广泛应用。
 
首先是统一标准问题。二维码发展过程中,市场上存在多种码制技术,这也造成各技术提供商各自为战,这造成了用户在使用二维码时的困难,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彩码需要建立统一的彩码标准和规范,从政策上引导彩码的发展。
 
另外,运营商需要在产业链上发挥主导作用。拿手机彩码来说,其产业链涉及技术开发商、识读设备提供商、解码服务提供商、运营商、用户等多方参与,而运营商具备移动网络控制能力并有庞大用户群,需要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推动核心技术、标准及彩码解析识读软件的开发。
 
还要推动商家和用户的认知。对于老百姓而言,彩码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在市场推广中,商家应该为个人用户提供信息查询、电子票务等应用,加强、美化用户的体验和感知,从而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中国科学报》 (2013-01-04 第9版 探索周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73055-702279.html

上一篇:二维码与体育“联姻”
下一篇:2030:人体系统进入 2.0 时代
收藏 IP: 106.120.2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