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08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ara0807

博文

科技抗疫——无人车新战场

已有 1446 次阅读 2021-6-10 19:13 |个人分类:平行驾驶|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微信截图_20210610190839.png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原创 steve


导读 /


虽然现在的无人驾驶概念热度很高,各家发展的策略也都大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识就是现阶段还不能在任何一种场景下进行大规模的落地。因此很多人都对无人驾驶技术报有质疑的态度,尤其当看到无人驾驶车辆上还配载了安全员时,更觉得享受到自动驾驶带来的便利与安全仿佛是天方夜谭,还很遥远。但在现阶段全国共同抗疫的环境下,无人车辆终于有了其用武之地,向人们第一次展示了科技带来的质的改变。


微信图片_20210610191042.jpg


图片

开往疫情封闭小区的无人驾驶车辆


近日,广州的疫情防控正处于紧要关头,荔湾区多处风控区区域的居民都无法走出家门,“宅家抗疫”。目前在荔湾区,接受封闭管理的已经有 18 万人,这也给物资保障带了不小压力。比如运输物资的人员每次从封闭区出来都要进行核酸检测,部分区域更是「只进不出」,这就可能影响物资运转效率。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打通物资配送成为了关键问题,当地组织的无人驾驶车队承担起从非风险区将物资运输到疫情风险区的重任。

 微信图片_20210610191050.png


从6月4日开始,广州的自动驾驶企业开始派出无人驾驶车辆支援疫情管控区域的物资运输,其中文远知行成为第一批进入荔湾区的车队。,这次参与物资运输的包括 2 辆无人驾驶小巴 (Mini Robobus) 和 2 辆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而且车内没有配备任何人员,到达目的地后由当地工作人员直接接收物资,避免前线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广州作为无人驾驶的先进示范城市,多家自动驾驶创企都坐落其中。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在广州已经有部分自动驾驶企业获得了政府给与的无需随车安全员上路测试的许可,而中国首张全无人驾驶路测的自动驾驶牌照就发给了文远知行,这次疫情刚好派上了用场。

在这种无人驾驶小巴上,甚至没有安全方向盘、油门、刹车等传统汽车的配件,感知主要依靠车辆四周搭载的 4 颗激光雷达。据文远知行介绍,Mini Robobus 最多可乘坐 10 人,载重 1.2 吨,行驶速度可以达到 40 km/h。 

图片

多家自动驾驶企业齐上阵


虽然疫情期间,部分路段进行了封闭,道路上的车辆很少,情况非常适合无人驾驶车辆的行驶,但是向风控区运输物资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根据文远知行的现场回放来看,进入疫情小区后,由于道路过于狭窄,而且还有不少的违停车辆在路边,还是对无人车辆的算法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压力。
 
除了文远知行,百度、京东、小马智行、亿航等企业也陆续将无人车或无人机投入到了疫情管控区域的物资运输中。百度 Apollo 已经调配了载重 500kg 的物流配送无人车、熟食配送无人车、载重 1 吨的阿波龙,载重 2 吨的 Robobus、共享无人车等五种车型,共 9 辆无人车赶赴抗疫前线。


微信图片_20210610191057.png


而在6月4日下午,百度的 4 辆无人车已经抵达荔湾区,剩余车辆也将在周末到位。这些无人驾驶车辆同样无需配备安全员,而是通过 5G 云代驾等方式远程操控。
 
而小马智行则派出了挂载重量 20 多吨、载重最高可达 30 吨的自动驾驶卡车,主要负责协助荔湾区东漖街、芳村地区内紧急生活物资的配送。 


图片


科技抗疫——无人车的社会责任


微信图片_20210610191102.png
在科技抗疫的一线战役中,无人车具备天然的优势,其“零接触”、“多功能”、“全天候”的特点,可以充分减少在疫情感染区域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能在阻断疫情传播链条的前提下,完成户外关键的物资配送。

与此同时,无人车具有搭载物流运输、保温送餐、移动零售、移动服务等不同场景的服务模块,能在区域内实现多种无人化的服务。
 
在疫情爆发前,可能没有人能想到无人驾驶有一天会率先落地在此类场景。但毫无疑问的是,无人驾驶技术必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空间与应用场景非常广阔,而无人车的技术发展,也会很快让我们提前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安全与便捷。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这些无人驾驶公司展现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一次对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关于实用性的最好考验。
- End -


微信截图_20210610191502.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51291-1290614.html

上一篇:[转载]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六足机器人运动规划
下一篇:[转载]基于DQN的列车节能驾驶控制方法
收藏 IP: 159.226.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0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