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08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ara0807

博文

中国智能车驶向未来智能社会- 第二届中国智能车大会精彩实录

已有 3398 次阅读 2016-11-15 07:48 |个人分类:智能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6智能车大会, 精彩实录

中国智能车驶向未来智能社会-
第二届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精彩实录


2016年11月11日上午8时30分,“2016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在常熟成功举办。数百名来自于高校、科研机构或产业界的无人驾驶领域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与企业人员相聚江苏常熟,共同探讨中国智能车技术发展历史、核心技术发展现状与智能驾驶未来形态。本文是大会主报告精华的文字实录版,讲述了智能汽车从研究走向产业需考虑的核心问题、核心软硬件限制、核心控制技术等内容。




自世界上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车辆问世至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但直到近几年,随着谷歌、百度、阿里、乐视、腾讯、讯飞等一众非传统意义上的汽车企业陆续宣布进行无人驾驶领域,智能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非凡的高潮。

技术发展改变社会形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科研人员逐渐走出象牙塔,走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的一线。在无人驾驶研发历史上,美国的DARPA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挑战赛,吸引了大量科研学术以及技术产业界的人员关注,并为美国无人驾驶领域输送了一大批的技术人员。在中国,我们同样有这样一个无人驾驶领域的顶级赛事——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今年的赛事已是举办的第八届。

“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Intelligent Vehicle Future Challenge, 简称IVFC)创办于2009年,它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赛事的目的是通过真实物理环境中的比赛来交流和验证我国“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研究进展和成果,以推动重大研究计划将应用基础研究与物理可实现的系统有机结合,产生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并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研究成果。经过近几年的连续比赛,“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不仅汇聚了国内无人驾驶智能车领域的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参赛,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无人驾驶智能车的研发进程,现已成为我国参赛队伍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无人驾驶智能车比赛。


经过8年的发展,“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的参赛队伍从2009年的6个参赛队伍,增加到了2015年的22个参赛队伍;而参赛人数也从最初的200多人,增长到2015的1200余人。因此,为方便国内无人驾驶与智能车领域的广大科研、产业界的人员交流,增强我国智能车自主研发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智能车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动其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国自动化学会决定于2015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期间在江苏常熟召开首届“2015年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

毫无疑问,无人驾驶将是未来智能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各国部署新一轮的国家发展战略时,无论是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法国的新工业法国与“未来工业”计划、德国的《高技术战略2020》、美国的《国家先进制造计划》、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也都能看到智能汽车制造与应用的影子。

11月11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共同主办,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协办,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处、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车工作委员会、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联合承办的“2016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数百名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讲者与嘉宾再次相聚常熟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分享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学术研究、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与未来发展路线。


开幕致辞:八年赛事,凝聚中国无人驾驶领域顶尖人才

大会开幕式由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飞跃教授主持,王教授首先对到场的所有嘉宾进行了欢迎,并回顾了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下已经成功举办八届的“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历程。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院士代表自动化学会对大会致辞,希望到场嘉宾对中国智能车发展前景的共同探讨,进一步增强我国智能车自主研发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郑理事长同时指出,智能车的发展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离不开的,和人的发展是离不开的,人车协同的混合智能也将是下一步无人驾驶研发的一个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部原信息处处长王成红教授表示,我国无人车未来挑战赛是目前全世界发展时间最长、发展最为连续、规模最为系统的赛事,下一阶段大家一定力争把赛事汽车的发展水平再提高一个水平。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惠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陈市长指出,常熟坚持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培育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的龙头来抓,目前拥有“两整车、一中心”的汽车产业格局,本次是常熟第四次举办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真诚的希望大会在座的来宾共同打造先进的常熟智能汽车产业。


论坛报告:前沿探讨,共促发展

上午的大会主论坛中,李德毅院士为我们带来了《交互认知——从图灵测试的漏洞谈开去》的主旨报告。李院士主要讲到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研究交互认知;2)交互认知的突破口在哪里;3)交互认知的本质是什么。而之所以关注交互认知,是因为李院士认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们太多地关注了计算智能,忽视交互智能和记忆智能,导致创新思维固化,创新能力变弱。我们应该打破这种思维状态,从计算智能的坑,跳到交互智能的坑,再到记忆智能的坑,再回头看看三个坑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一种互相联系看问题的思维,实现跨界创新,所以我们应该研究一下交互智能、记忆智能。

国内无人驾驶领域的领军人物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吴甘沙总从商业化的角度探讨了未来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的挑战。吴甘沙总结合美国DARPA的无人车挑战赛的发展指出,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的参赛人员,将担负着中国无人驾驶车未来发展的重大任务。他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三大支柱:技术、企业家精神,以及复杂系统的管理经验。一个创业的团队在发展时,应该着重考虑自身的技术差异化、服务差异化以及市场细分领域的差异化。

大会论坛的第三位嘉宾是广汽研究院的黄向东教授,他的报告题目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广汽的认识及实践”。黄教授从今年十月我国刚发布的“1+7”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为切入点进行了内容延伸,该路线图是《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延续、拓展和深化。随后,黄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智能网联汽车ICVs在智能化与网联化两个技术层面的潜在应用的深入思考与见解。报告最后,黄教授围绕广汽集团对ICVs的认识进行了讨论,提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内涵,是结合新能源、大数据、互联网、通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智能硬件等先进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应用。”

同济大学的余卓平教授是国内无人驾驶领域的早期实践者之一,从非常具体的问题出发,为大家讲解了“智能汽车的线控底盘系统与运动控制”问题。余教授指出,汽车行业的技术转型主要面临来自能源、环保和交通安全三方面的主要挑战,针对这三个问题,分别利用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智能汽车技术,打造新一代汽车。随后,余教授围绕三种主要的底盘线控技术“线控驱动(Drive-By-Wire),线控转向(Steer-By-Wire)和线控制动(Brake-By-Wire)”进行了主题分享。

此次大会共一个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两个分论坛分别是:智能车前沿技术论坛与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其中每个论坛各有9位讲者进行报告分享。参与大会论坛的嘉宾深刻地感受到了到智能驾驶行业的蓬勃发展,智能汽车产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自动化学会介绍

中国自动化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Automation,缩写CAA),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群众团体之一。CAA是由全国从事自动化及相关技术的科研、教学、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个人和单位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学术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自动化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50年前,为适应1956年我国科学技术十二年发展远景纲要,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在我国自动化事业的老前辈钱学森、沈尚贤、钟士模、陆元九、郎世俊等同志的倡议下,经过有关国家部门的酝酿和全国科学联合会的商定,于1957年5月产生了由钱学森等29人组成的中国自动化学会筹备委员会。1961年11月27日,在天津召开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钱学森被推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现任理事长为郑南宁院士。学会办事机构设在北京,挂靠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测试与研发中心

11月12日和13日将进行第八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赛事将在常熟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测试与研发中心的测试场地中展开。

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建有研发实验室、无人车认知基础能测试实验室和真实交通场景试验环境。通过对现有道路、路边基础设施和交通信号系统的改造,构建典型的实际交通测试环境并配套车联网设施,提供高精度地图和智能车测试等服务,在独特的测试场地,实现智能车测试的智能化和标准化,将建成为中国“智能车驾校”。该中心还将汇聚众多智能车研发单位,提供技术合作的支撑平台,在智能车标准制定、技术交易、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51291-1014822.html

上一篇:Sperry 炮塔
下一篇: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
收藏 IP: 27.223.89.*| 热度|

1 徐令予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