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songl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uosonglin

博文

研究生能力培养中的“四会” 精选

已有 7480 次阅读 2012-9-7 20:4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 文章, 能力, center

[引言]看到前面写的博文,一直没有把所谓的研究生教育的"四会"贴出来,时间真快,现在都是2012年9月了。由于今年新的研究生就要入学了,目前在国外且不能近期回国,因此,把这篇以往我的刚入学研究生的开篇教育文章贴出来,希望他们学习它,并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如有科学网的其他网友看到,不妥之处,请指正。
 
 

            研究生培养是以创造新知识和开发新技术为目的的创新性活动为主要特点的教育过程,这也是其区别于以学习既有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本科阶段之所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把研究生的能力培养贯穿在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目前,各个高校都对研究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总体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交流体会和研究生培养实践经验,个人认为可以把研究生的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总结为“四会”,即会学,会想,会做,会表达。 

    

      会学,主要是指两方面的内容:(1)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和这些知识在具体课题中结合运用;(2)获取所需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一项创新性研究活动基本上都是原有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学习。因此,在开始某一项研究时,首先必须掌握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为此,要求研究生能够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既快又准地获取与课题相关的主要文献资料,这样你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重复别人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高效地阅读中外文文献就是会学中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一篇文献通常是解释某一现象,提出某一新理论或新方法,揭示某一规律,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其结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因此,研究生不仅要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获取文献中的主要信息,而且要能够进一步提出和分析文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获取的大量文献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具备这些能力是做好研究的前提,需要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会想,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带有批判性的理性思维过程。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不是非常有利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开展创新性研究活动。事实上,有一些刚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同学,总习惯于等着指导老师发号施令;而对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是人云亦云,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批判和主动探索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之大忌。分析问题是利用逻辑思维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并就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为解决问题,解释现象和提出方法提供基础。这一能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它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文献阅读,文献报告,实验,论文撰写等,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

     

       会做,是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理工科基本都是实验科学, 因此,对于理工科的研究生来说,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实验的能力,有时还需要一定的设计和组装仪器或设备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获取准确有效的数据。没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时会严重阻碍研究的进行。这是实验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当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还与研究生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有关。科学研究要求研究者认真、严谨和细致地对待每一次实验,积极主动地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只有这样,其研究结果才可靠,其创新性活动才有效,否则研究就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财力、物力和精力的浪费。

   

        会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是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在从事科研过程中,每一个工作者都需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得到别人的理解或支持;需要把自己的思想或研究成果清楚地介绍给别人,并接受别人的评价,使思想得到交流和发展。口头交流比书面交流更直接和自由,有时具有更大的启发性,更有利于交流的深入。因此,具备较好的口头交流能力对于做出高水平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学术交流过程中,要学会用简练、条理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夸夸其谈,模棱两可;要认真对待别人提出的问题和质疑,真正起到学术交流的作用,这也是学术交流的特点。在口头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平时的学习研究活动,而且也需要创造一些正规发表的场合,锻炼研究生的口头交流能力,使研究生在许多人面前能较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接受别人的质疑。而目前,我们并没有足够重视,有时甚至忽视了研究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导致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在口头学术交流时有时还表现得不太自信,甚至是怯场。这都不利于学术的交流发展和科研的进行。

   

        思想家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充实,交流使人机敏,写记使人精确。对于研究者来说,交流和写记都是表达方式。口头表达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和评价你的研究成果,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书面表达本身就是一个思维过程,它会促使你明晰原来不是非常清楚甚至是没有想到的问题,使你的想法和观点变得更加准确和完善。因此,研究生撰写文献报告、开题报告以及毕业论文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锻炼研究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契机,需要指导教师和研究生充分重视。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论文或专利的形式进行公开,则需要有更为准确和精练的表达方式,这对研究生的书面表达方式的提高会起着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论文和专利的发表不仅是科研成果的必然表达方式,也是培养研究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会学,会想,会做和会表达,不仅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而且也是培养研究生科学的科研态度和创新精神的要求。显而易见,这些能力不仅对于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至关重要,而且对于研究生今后从事其他工作也非常重要。对于研究生指导教师来说,培养研究生的这些能力不仅是一种教育责任,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需要指导教师以培养研究生的能力为目的,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精心指导每一个环节,严格要求,培养出具有严谨科学的科研态度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研究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4408-610263.html


收藏 IP: 216.165.195.*| 热度|

16 刘海猛 宁利中 唐小卿 刘天亮 曾新林 乔中东 吴顺凡 侯成亚 李健 王兴民 李毅伟 张鹰 李东风 杨正瓴 hustceeesong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