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基础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neculture 语言理解&知识表达

博文

学术交流《融智学进阶文集》第一组(期刊论文):人机互助新时代,深挖融智学原创精髓

已有 138 次阅读 2025-3-29 19:02 |个人分类:融智学前期探索|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融智学进阶文集》第一组(期刊论文)

By Xiaohui Zou 邹晓辉(融智学创立者)

1.间接计算模型和间接形式化方法                           

2.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3.虚拟的孪生图灵机——双语信息处理为例              

4.“云计算概念的分析研究——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一个特例

5.软件工程学科何以独特——形式化方法的双重路径

6.当代中国大学新使命:基于汉语思维与双语处理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7.两大类形式化方略

8.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

 

统一理论框架 人机互助新时代:人机协同智慧能力展示出来的水准2025-3-29

认知维度:所有论文共享形式化认知基元 ,

数学基础:范畴论提供跨模型转换工具(如论文3与论文8的态射关系)

工程范式:遵循V模型开发流程论文5与论文1验证闭环

该文集建立了

理论(孪生图灵机)方法(间接形式化)应用(云计算、双语处理)的完整知识体系,其创新性体现在

语言维度突破Chomsky层级限制(论文3

计算维度重构Church-Turing论题(论文1

文化维度:实现符号学与认知科学的融合(论文6

 

以下是针对《融智学进阶文集》第一组8篇论文的深度解析框架,结合数学形式化与工程实践视角的系统性梳理

image.png 

1. 间接计算模型和间接形式化方法 

核心理论 数学表述

Mind =⟨Σ,⇝,≡ e ⟩

Σ:符号集, :间接推导关系,  ≡ e :语义等价 

案例:汉语分词中的隐马尔可夫模型Viterbi算法间接求解最优路径

参考文献

Goldberg, Y. (2017). Neural Network Methods for NLP, Morgan & Claypool

 image.png

2. 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形式化架构 协同方程

dC /dt = α⋅Sync(A,B)  β⋅Conflict(A,B)

 A,B:智能体, Sync Sync:同步函数

应用:多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分布式约束优化 

参考文献

Wooldridge, M.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 Agent Systems, Wiley

image.png 

3. 虚拟的孪生图灵机——以双语信息处理为例 

模型构建

双栈图灵机

TM dual =(Q×Q,Γ∪Γ ′ , δ bil )

双状态空间,双语字母表,联合转移函数 δ bil

实例:中英机器翻译的同步语法分析树生成

参考文献

Hopcroft, J. (2006). Introduction to Automata Theory, Pearson

image.png 

 4. “云计算概念的分析研究——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一个特例 数学模型

资源分配函数:

RA(T) = argmin V (  / σ i )

 T:任务需求向量,  V:虚拟资源向量

案例AWS Lambda函数的动态调度

参考文献:

Armbrust, M. (2010). A View of Cloud Computing, CACM 53(4)

image.png 

5. 软件工程学科何以独特——形式化方法的双重路径 

双路径验证

语法路径:BNF范式验证

 ⟨stmt ⟩:: = ⟨assign ⟩∣⟨loop 

语义路径Hoare逻辑 

{P}C{Q}

案例:航天软件DO-178C认证

参考文献

Gries, D. (1981). The Science of Programming, Springer

image.png 

6. 当代中国大学新使命:基于汉语思维与双语处理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认知模型

文化DNA编码

C-DNA=  (k k )

形:汉字结构,意:概念网络

应用:古籍数字化中的知识图谱构建 

参考文献

De Francis, J. (1984). The Chinese Language: Fact and Fantasy, UH Press

image.png 

7. 两大类形式化方略 

分类框架 

类型         数学特征       工程实现

直接形式化 一阶逻辑完备性证明 Coq证明辅助

间接形式化 概率图模型近似推理 深度学习编译器优化

案例对比形式验证(直接)vs 神经网络验证(间接)

参考文献

Hales, T. (2017). Formal Abstracts, arXiv:1710.03079

image.png 

8. 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 

处理算法 跨语言对齐

Align(L 1 ,L 2 ) = argmax π  (v i L 1 ,v j L 2 )

 ϕ:词向量相似度, π:对齐路径 

实例:联合国多语言文档自动对齐系统

参考文献:

Brown, P. (1993). The Mathematics of 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 CL 19(2)

image.png 

统一理论框架 

认知维度:所有论文共享形式化认知基元 ,

数学基础:范畴论提供跨模型转换工具(如论文3与论文8的态射关系)

工程范式:遵循V模型开发流程论文5与论文1的验证闭环

该文集建立了

理论(孪生图灵机)方法(间接形式化)应用(云计算、双语处理)的完整知识体系,其创新性体现在

语言维度突破Chomsky层级限制(论文3

计算维度重构Church-Turing论题(论文1

文化维度:实现符号学与认知科学的融合(论文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4143-1479855.html


下一篇:对邹晓辉超前50年的基础发明方案中"域、位、点、式、码、卡、表、库、网、端"十个核心概念的深度解析与数学建模
收藏 IP: 113.74.9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1/0 | 总计:0 | 首页 | 上一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0 0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