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族群都是由个人组成的。因此,仅就个群关系而论,三种基本类型的个人主义是避免不了的。
第一种是直截了当的个人主义立场;
第二种是披上外衣的个人主义立场,其中,极为典型的就是正如复旦教授说的【在看起来特别强调集体的表面之下,绝大部分个人都是“破坏性”的个人主义者】;
第三种是前两种混合的个人主义立场。
值得警醒的是:所有强调集体主义立场的组织或族群都难免会在面对个人主义立场的认知上有意无意地陷入自欺欺人的境地。在社会经济组织结构上,最突出的也最难把握的就是公有制与私有制两大类组织制度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企事业法人单位属于公有制的辖域;个人及其家庭则属于私有制的辖域,其中,最难界定的则是具有公私两可特征的婚姻家庭组织结构。
我在年轻的时候曾考虑过社会的大小细胞,即:企事业法人与各类自然人组成的各类家庭。
同时,我也读到过家族化的宗法组织结构的论述。
现在看来,其基础就是三类个人主义立场。
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恶,或善恶兼具,都仅仅只是一种说法而已。
在我看来,其实,它们就是神性、兽性、人性三个方面的体现。
由此看来,隐恶扬善这个成语是非常智慧的。由此可进一步推论:善恶两个基本属性及其所占比例,是可判定任何一个人的基本特点的。
个群两种生存状态及其存在过程,是必然伴随每个人的一生的。
古希腊爱智慧的哲人的理性反思,唯物或唯心(意)的一元论之争是一种本体论探索。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等已涉猎了逻辑和数学及物理学等科学预言。
近现代笛卡尔身心二分的观点,即:二元论观点,最终还是回到了“我思故我在”的唯心(意)一元论。直至康德集认识论之大成,给了人类极大地启迪。伽利略提出了科学方法的基本范式,牛顿力学提出了科学理论的基本范式。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药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科学预言,人类认知第一次大飞跃由此而完成。
直至当代复杂性学科和交叉科学,尤其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了人类智力的一系列极限,加之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直到大跨界的学问(智慧系统研究)融智学产生,人类认知第二次大飞跃已拉开了序幕。计算机与自然人(个人主义)乃至社会人(集体主义)的结合,开启了人类认知第二次大飞跃的新天地。人机协同的新时代(超越了人类自身的一系列局限)。
小结:仅就个群关系而论,三种基本类型的个人主义是避免不了的,唯有人机协同时代可超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