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炉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jiangxiao

博文

人类的意识--自己给自己讲的故事 精选

已有 5638 次阅读 2010-12-2 09:2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昨天一个学生来找我, 一起坐地铁到邻近大学里去听个名人的报告. 讲报告人是Roger Sperry 的学生, 叫Michael Gazzaniga. 两人因研究"裂脑人" 而闻名于世, Sperry 还因此获1981年若贝尔奖.
       这裂脑人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 20世纪初对癫痫病不太会控制, 导致一大批人出现频繁的大发作. 癫痫发病率占人口的7%左右, 在几十年的病程中, 如果控制不好患者会突然发作而丧失知觉. 对开车和操纵机器的人极为危险. 在晚期患者中癫痫发作可能从大脑一侧半球流窜到另一半球, 而且两半球会互相呼应, 使发作更加频繁.于是脑外科医生就想出一个办法,切断两半球之间大部分的联系. 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发作. 大脑左右半球是有分工的, 左边管语言逻辑, 右边管非语言的艺术,感情和空间感. 两半球中间有2.5亿根神经纤维连起来. 想想大脑皮层每个半球中有几百亿神经细胞, 几亿条线联系实际是很少一部分的. 所以手术后病人除了症状改善外好象其他变化不大, 甚至连自己都不觉得.
       Sperry 等从50年代后开始对这种裂脑人进行研究. 他们的惊天发现是切断两半球联系后竟然使一个人变成了两个!  一个比较逻辑的人住在左半球, 而另一个十分艺术情绪化的住在右边.  左边那个人认为自己是原来的那个患者.那右边的那位呢? 他可能也认为自己没变, 但是却说不出来, 只能比划.  有了这种发现以后再做裂脑手术就不再会切断两半球间所有联系了. 而在此之前的患者也就成了研究人类意识和感知的绝对珍稀的实验品.
       说裂脑使一个人变成两个是有很多实验证据的. 一个实验是让患者子看一个图案再从桌上拿个最相近的物件, 比如看到大雪覆盖的房子就拿个铲雪的锹. 患者可以很好地完成. 如果让两边半球看不同的图案, 两只手也会拿起不同的东西, 表示两半球都清醒且正常 (左手受右半球只配, 所以能通过手的行为判断右脑在想什么).   Sperry 在1994 年辞世. Gazzaniga 还在继续这些研究.
       Gazzaniga 在报告中说,  如果让左脑看积雪覆盖的房子而右脑看鸡爪子, 两边互不知道对方看什么, 这时左手就会选烤鸡而右手会选铁锹. 这些早在Sperry 时代就知道了. 但他讲的一个新东东是, 如果问患者为什么会选这两件东西, 患者就会编一个自圆其说的故事, 比如拿铁锹是为了清扫鸡舍里的粪便等等.
    Gazzaniga 由此引申到人们的意识实际上是自己编的一个自圆其说的故事. 人是要活在一个故事里的,这个故事越编的合理, 人就越幸福, 与真实生活的幸福或困难程度无关. 比如一个人拼命工作都快累死了, 可是只要有个故事说明他的贡献多大,他比旁人更优越, 他就会继续快乐地过着悲惨的生活. 反之一个人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生活,本来欠社会很多,但只要告诉他旁人比他拿的更多, 他就会觉得社会对他很不公平. Gazzaniga 继续讲了很多证据说明这种讲故事的逻辑是从婴儿时代就有的,我们的意识就是一个梦, 一个自圆其说的故事.   
         他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网上一个 几百万人次玩过的游戏. 有一个角色99%的人都不喜欢. 但若问每个人为啥不喜欢, 则各有各的理由. 看来每人都需要一个自圆其说的故事来为自己为何不喜欢那个角色来自圆其说. 
       我对人的意识的了解太少, 不足以写个科普. 但听了他的报告突然觉得明白了一些道理. 比如做梦的时候被外界的一声巨响惊醒, 可是在回忆梦境的时候常常会看到巨响之前的事, 比如一个小孩在放鞭炮. 说明梦境把外来刺激编进故事里了.本来是先听见声音后有故事,但自己却觉得是先故事后有声音.
        我还由此想到中国的许多俗语, 比如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想到为什么那么多的被冤枉的人要的不是经济补偿而是一个"说法". 想到为什么北朝鲜在国家宣传的故事下公民心甘情愿地饿死, 并说全世界都羡慕我们的幸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1685-389512.html

上一篇:让人面红耳赤的推荐信
下一篇:抛硬币分享的若贝尔奖—发现胰岛素的故事
收藏 IP: .*| 热度|

7 武夷山 阎建民 刘进平 杨正瓴 孙永昌 蔣勁松 齐霁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